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物...

更新时间:2024-05-17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 1.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物理量大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B . 拿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0N C . 教室里课桌的高度是1.5m D . 中学生站立时对地压强约为102Pa
  • 2. 力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团结小组展开了一场力学知识的辩论赛,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 空中的物体能掉落到地下,说明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 B . 推箱子的时候,箱子对人没有产生力的作用 C . 两块磁铁不靠近也能产生力,说明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 D . 脚踢墙时会感觉疼,说明墙对脚的力大于脚对墙的力
  • 3. 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先,高铁线路总长度世界第一。下列有关高铁的设计描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高铁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压强 B . 图乙,高铁车厢内的破窗锤的锤头做成锥形,便于增大压强 C . 图丙,高铁车头采用流线型设计,可以减小空气阻力 D . 图丁,高铁车厢座椅用软质材料包裹,是为了增大压强
  • 4. 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受重力下落会摔坏,但可以利用物体受重力制成打桩用的重锤,是缺点利用法 B . 托里拆利实验中,利用水银柱的高度表示大气压的大小是放大法 C . 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知力,采用了模型法 D . 二力平衡实验中将小车转过一个角度后松手,通过小车不能静止来间接证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运用的研究方法是逆向思考法
  • 5.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弹簧另一端,下列力中属于“弹簧形变产生力”的是(  )

    A . 弹簧对墙的拉力 B . 手对弹簧的拉力 C . 墙对弹簧的拉力 D . 弹簧的重力
  • 6. (2018八下·深圳期中) 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的小车,速度越来越慢直至停止,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摩擦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B . 小车滑行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C . 小车克服阻力做功动能减小 D . 小车的惯性逐渐变小直至为零
  • 7. 如图,这是创新实验小组制作的中国空间站模型,当它静止摆放在展台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模型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展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模型受到的重力和展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模型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展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模型对展台的压力和展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8. 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是3∶4,甲的质量是6kg,那么乙的质量为(  )
    A . 80kg B . 8N C . 8kg D . 0.8kg
  • 9. (2023八下·江门期末) 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每个人的力F分别为(  )

    A . 4N、8N B . 8N、4N C . 4N、4N D . 8N、8N
  • 10. 如图所示,在汽车中的悬线上挂一个小球m,当汽车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相对于汽车静止的物体M。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的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 . 汽车一定向右做减速运动 B . 汽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 C . 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一定还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D . 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可能还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 11. 如图所示密闭容器甲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水未装满),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 压力为F , 将容器倒过来如图乙,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 压力为F , 则(  )

    A . F=F   p=p B . F>F p>p C . F<F p<p D . F>F p<p
  • 12. 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体,将物体从水面上方某一高度匀速下降,如图甲所示,物体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下降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

    A .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B . 物体的体积是500cm3 C . 物体的密度是kg/m3 D . 物体浸没后,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保持不变
  • 13. 跳绳是大家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小明的质量为50kg,每次跳起高度约为6cm(人整体上升,如图所示),1min跳100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上起跳过程中小明的动能持续增大 B . 小明跳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是平衡状态 C . 为了提高1min跳绳的成绩,小明每次跳起时离开地面的平均高度应略小一些 D . 小明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约为30W
  • 14. 如图所示,人的手臂绕肘关节转动时,可以看成是由肌肉和手臂骨骼组成的杠杆在转动。肘关节是支点,肱二头肌提供动力,手中重物的重力是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手臂组成的杠杆是一个省力杠杆 B . 手臂组成的杠杆是一个等臂杠杆 C . 手臂组成的杠杆是一个费力杠杆 D . 此时杠杆动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 15. 修建房屋时,人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起重机来搬运质量较大的建筑材料,起重机的滑轮组在匀速吊起质量1.44 t的材料上升10 m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 N/kg)(  )

    A . 滑轮组所做有用功为1.8×105 J B . 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为4 800 J C . 降低提升的速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 D . 若不计绳子滑轮组的重力,则不会有额外功
二、实验题(共32分)
  • 16.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做了一个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规格相同的钩码。

    1. (1) 实验时,通过(选填“钩码的数量”或“钢片的弯曲程度”)来反映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研究方法是。此实验也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2. (2) 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3. (3) 比较乙、丙两图,小明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该结论(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 17.  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 (1) 本实验所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2. (2) 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确定的;
    3. (3) 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在相同时,压力越大,
    4. (4) 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比较宽,这是利用了 的方法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
  • 18. 小明和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1) 小明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实验时使杠杆在位置平衡,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大小,因此他在实验前要把图甲中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调;
    2. (2) 杠杆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杠杆B点挂3个相同的钩码,如果在刻度线“A”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 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左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为F2 , 则F2F1
    3. (3) 保持B点钩码数量和力臂不变,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绘制了l1-F1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根据图象推算,当l1为0.6 m时,F1N;
    4. (4) 小华实验时用图丁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课本上所给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原因是
三、计算题(共23分)
  • 19. 水环境质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如图所示,一艘保洁船正在开展湖上环卫作业。保洁船的总质量为600kg,该船以1000N的牵引力在湖上匀速行驶9km用时30min。( , g取10N/kg)求:

    1. (1) 某废弃物悬浮在水面下1m深处时所受水的压强;
    2. (2) 保洁船静止在湖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
    3. (3) 保洁船匀速行驶时率引力做功的功率
  • 20. 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正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所示,记录下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绘制出了F-h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 (1) 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 (2) 圆柱体的底面积;
    3. (3) 圆柱体的密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