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云南师大实验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

更新时间:2024-05-10 浏览次数: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 1.  下列关于简谐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简谐运动的轨迹一定是正弦曲线 B . 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一定在弹簧原长处 C . 平衡位置处,回复力一定为零 D . 振子经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 2. (2023高二上·常熟期中)  如图甲所示为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运动的弹簧振子,图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t=0.2s时,弹簧振子的加速度为正向最大 B . 在t=0.1s与t=0.3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速度相同 C . 从t=0到t=0.2s时间内,弹簧振子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D . 在t=0.6s时,弹簧振子有最小的位移
  • 3. (2020高二下·承德月考) 一位游客在千岛湖边欲乘坐游船,当日风浪较大,游船上下浮动.可把游船浮动简化成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振幅为20 cm,周期为3.0 s.当船上升到最高点时,甲板刚好与码头地面平齐.地面与甲板的高度差不超过10 cm时,游客能舒服地登船.在一个周期内,游客能舒服登船的时间是( )
    A . 0.5 s B . 0.75 s C . 1.0 s D . 1.5 s
  • 4.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4m的半圆槽形物体P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半圆槽半径为R,一小物块Q质量为m,从半圆槽的最左端与圆心等高位置无初速释放,然后滑上半圆槽右端,接触面均光滑,Q从释放到滑至半圆槽右端最高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Q组成的系统满足动量守恒 B . P、Q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为 C . Q滑到半圆槽最低点时,半圆槽的速率为 D . Q运动到半圆槽右端最高点时,半圆槽由于惯性的缘故还会继续运动
  • 5.  如图所示,一质量的长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个质量的小物块A.给A和B大小均为3.0m/s、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A始终没有滑离B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共速时的速度大小为1.5m/s B . 在小物块A做加速运动时间内,木板B速度大小小于1.5m/s C . 从A、B开始运动到A、B共速的过程中,木板B对小物块A的水平冲量大小为 D . 从A、B开始运动到A、B共速的过程中,小物块A对木板B的水平冲量方向向右
  • 6. (2020高二上·嘉兴期末) 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和一根张紧的细线将甲、乙两物块束缚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当细线突然断开后,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

    A . 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 B . 甲的振幅小于乙的振幅 C . 甲的最大速度小于乙的最大速度 D . 甲的最大速度大于乙的最大速度
  • 7.  如图所示,一轻杆两端分别固定a、b两个半径相等的光滑金属球,a球质量大于b球质量,整个装置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设b球离地高度为h,将此装置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在b球落地前的整个过程中,a、b及轻杆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 . 在b球落地前瞬间,b球的速度大小小于 C . 在b球落地前的整个过程中,轻杆对a球做的功为0 D . 在b球落地前的整个过程中,轻杆对b球做正功
二、多项选择题
  • 8.  质量相等的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pA=9kg·m/s,B球的动量pB=3kg·m/s,当A追上B时发生碰撞,则碰后A、B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 )
    A . pA'=6kg·m/s,pB'=6kg·m/s B . pA'=4kg·m/s,pB'=6kg·m/s C . pA'=-6kg·m/s,pB'=18kg·m/s D . pA'=4kg·m/s,pB'=8kg·m/s
  • 9.  一端连接轻质弹簧的物体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物体A以速度v向右运动压缩弹簧,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现让该弹簧一端连接另一物体C(如图乙所示),物体A以2v的速度向右压缩弹簧,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仍为x,知A、B的质量均为m,则( )

    A . 物体C的质量为m B . 物体C的质量为m C . 物体C的最终速度为v D . 物体C的最终速度为v
  • 10.  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当它经过点O时开始计时,经过0.3 s,第一次到达点M,再经过0.2 s第二次到达点M,则弹簧振子的周期不可能为( )
    A . 0.53 s B . 1.4 s C . 1.6 s D . 2 s
  • 11. (2022高二下·汤原月考) 一简谐振子沿x轴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t=0时刻振子的位移x=-0.1m;t=1s时刻x=0.1m。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   )
    A . 0.1m, B . 0.1m, C . 0.2m,4s D . 0.2m,2s
  • 12.  在相互平行且足够长的两根水平光滑的硬杆上,穿着三个半径相同的刚性球A、B、C,三球的质量分别为 , 初状态B、C球之间连着一根轻质弹簧并处于静止状态,B、C连线与杆垂直并且弹簧刚好处于原长状态,A球以的速度向左运动,与同一杆上的B球粘在一起(作用时间极短),则下列关于碰后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A球与B球碰撞中损耗的机械能为20J B .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9J C .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B球的最小速度为1m/s D .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C球的最大速度为2m/s
三、实验题
  • 13.  有一温度敏感元件,室温下它的阻值约为 , 某实验小组想要研究这温度敏感元件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实验室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压表V(量程 , 内阻约

    B.电流表A(量程 , 内阻约为

    C.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 允许的最大电流为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 允许的最大电流为

    E.干电池2节

    F.开关、导线若干

    1. (1) 实验过程中要求流过被测元件的电流从零开始逐渐增加,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填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
    2. (2)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验电路的实物图补充完整

    3. (3) 被测元件的阻值R可根据电压表的读数U和电流表的读数I求出,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得到多组U、I数据,并对应求出多个R值。根据测得的数值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这一温度敏感元件属于(填选项前的字母序号)。
    4. (4) 当电压表读数为时,被测元件的发热功率为W(用分数表示),室温状态下被测元件的阻值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4. (2024高三下·深圳模拟)  某兴趣小组修复一个电流表,实验过程如下:

    1. (1) 拆开电流表,取出表头G,发现表头完好无损,用标准电表测出表头G满偏电流为3mA。
    2. (2) 测量表头G的内阻:按照如图1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移到(填“a端”或“b端”),先闭合开关 , 调节,直至表头G指针满偏;再闭合开关 , 保持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仅调节电阻箱阻值,直至表头G示数为满偏示数的一半,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表头G的内阻为Ω。
    3. (3) 电流表内部电路设计如图3所示,其中 , 但已损坏,请根据电流表3A的量程,推算损坏之前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4) 选取相应的电阻替换 , 重新安装好电表。由于步骤(2)测电阻存在一定的误差,则该修复后的电表测量出的电流值比实际值。(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四、计算题
  • 15.  如图所示,倾角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底端有一挡板,质量为m的木块甲紧靠挡板放置,轻质弹簧一端与木块甲相连,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木块乙相连,弹簧劲度系数为k。开始时两木块均静止,用沿斜面向下的力缓慢推物体乙,到某一位置后撤去该力,将该时刻记为。此后木块乙在斜面上做简谐运动,时刻第一次运动到最高点,此时木块甲恰要离开挡板。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1) 木块乙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
    2. (2) 时刻木块甲对挡板压力F的大小。
  • 16. (2022·贵州模拟)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v=8m/s的恒定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的左端有一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一质量mA=3kg的小物块A在水平面上以v0=8m/s的速度向右运动,与静止在水平面右端质量mB=1kg的小物块B发生正碰后,两物块均无能量损失地滑上传送带,经过4s两物块再次发生正碰。已知B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B=0.5,重力加速度g=10m/s2 , A、B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时间极短。

    1. (1) 求A、B第一次碰撞后的速度vA、vB的大小;
    2. (2) 求A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A
    3. (3) 分析A、B是否会发生第三次碰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