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24-05-16 浏览次数: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1936年,在浙江余杭良渚遗址考古中,发现城墙、宫殿、祭坛等遗址,在遗址中还发现了一些权贵墓地,随葬物品比其他普通墓葬要好。这说明(   )
    A . 墓葬习俗不一样 B . 随葬品跟个人喜好有关 C . 原始农业已兴起 D . 出现了阶级分化的现象
  • 2. 前秦皇帝苻坚任用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等。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这表明(   )
    A . 汉人全面同化了胡人 B . 苻坚文化修养很高 C . 出现了民族交融趋势 D . “王与马,共天下”
  • 3. 宋朝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政策,设立了专门的社会福利机构,救济的对象包括孤寡老人、贫困人口等诸多无法自立的群体。专业的消防队伍、巡夜队伍也在京城建立(见如图)。可见,宋朝(   )

    A . 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南移完成 B . 儒家学说和传统节日备受欢迎 C . 城市管理和社会保障受到重视 D . 民族交融和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 4. (2021七下·东莞期末) 郑和下西洋后,明朝社会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楼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
    A .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 . 增进对亚非国家的了解 C . 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D . 促成明朝调整对外政策
  • 5. 下列表格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的占比情况汇总,其中明清科技占比极少的原因是(   )

    年代

    世界主要科技发明

    中国

    占百分比

    汉代时期

    45(件)

    28

    62%

    隋唐时期

    45(件)

    32

    71%

    宋元时期

    67(件)

    38

    57%

    明清时期

    472(件)

    19

    4%

    A . 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B .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 . 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D . 改革科举,重文轻武
  • 6. 明治天皇刚登基,第一次接见外国公使时,还保持着传统日本皇室的对外形象。可不久,便断发蓄须、军装戎马的形象出现在国民面前。这一改变体现了(    )
    A . 政治改革促进社会平等 B . “殖产兴业”推动经济发展 C . “文明开化”影响社会生活 D . 教育发展提升国民素质
  • 7. 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1850年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
    A .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B . 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C . 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 D . 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 8. 如图是1913-1937年苏联(俄)工业产值变化曲线图。出现1925-1937年工业产值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苏联(   )

    A . 废除了农奴制 B . 实施国家工业化 C . 实施“新经济政策” D . 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9. 在1934年的头四个月里,美国政府实施了“公共工程艺术计划”,雇佣了三千多位艺术家,在全美各地为政府的各种建筑创作了一万五千多件艺术品。政府部门计算了艺术家们的报酬,总计118.4万美元,每件作品约合75.59美元。该计划表明(   )
    A . 政府调控能力的增强 B . 黑人奴隶积极性调动 C . 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 D . 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
  • 10. 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说:“目前,只有美国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倾听西欧伙伴的声音。”促使美国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朝鲜战争的爆发 B . 美苏冷战的爆发 C . 中美关系的改善 D . 美欧实力的消长
  • 11. 二战后,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缅甸和新加坡等国家纷纷独立,拉丁美洲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也迅速发展。1953年,埃及成立共和国,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这表明(   )
    A . 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B . 二战直接导致亚非拉国家独立 C . 社会主义力量迅速壮大 D . 西方的殖民统治在全世界覆灭
  • 12. (2023·武汉) 下图是20世纪80~90年代联合国参与非洲地区部分事务示意图。由此可知,联合国在非洲发挥的重要作用之一是( )

    A . 促进合作与进步 B . 发展教育与科技 C . 维护和平与安全 D . 保障卫生与健康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 13. 【民本思想】

    材料一  孟子将民本思想阐述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苦劝统治者要实行“仁政”,能“制民之产”,就是希望统治者提供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以保障农民生活。孟子的思想奠定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成为民本思想的典范。

    ——摘编自周克浩《马克思”以人为本”与孟子民本思想之异同》

    材料二  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者予以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对其中确有因难而不能按期偿还的贫民,赦免还货;遇到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孟子民本思想的历史地位;说明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文帝治国理政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现实意义。
  • 14. 【古代建筑】

    材料一

    陶院落(模型)

    故宫

    这是豪强大族的住宅。在这个院落,四周有高墙围绕,有前后两个门,四个角有方形角楼,另有临窗眺望的谯楼。

    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明紫禁城,建筑总面积16万余平方米,有各类殿宇9000间。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建筑体系以木材结构为主要结构方法,房身部分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在梁架上,建造富有装饰效果的斗拱,用来减少横梁与立柱交接点的剪力。在平面布置上,中国建筑一般由若干座个体建筑和一些回廊、围墙之类组成,并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这种建筑组群,在艺术效果上和欧洲建筑有着一些根本的区别。

    ——摘编自梁思成《梁思成谈建筑》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选择其中一处建筑,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信息。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
  • 15. 【国际格局】

    材料一  凡尔赛体系是战胜的协约国大国根据一战后的实力对比和各自的利益相互讨价还价的结果。它建立在战胜国相互妥协、对战败国掠夺、对弱小民族和国家奴役、对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运动敌视的基础上的,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

    ——摘编自陈世阳、夏欢《凡尔赛体系解体的原因分析》

    材料二  在两极格局下,两极之外的任何其他大国更换门庭均不影响格局的正常运转;在多极格局下,任何两极的结盟势必打破原有力量均势:而在单极格局下,任何可能的国家联盟都无法同唯一的一极相匹敌,各大国往往既无实力也无意愿同唯一的一极进行对抗。无论在哪种格局下,只要世界能够维持大体的和平与稳定(不包括小规模冲突或局部战争),那么,该格局就是一个正在有效运转的格局。

    ——摘编自周绍雪《美国的实力与单极世界》

    材料三  关于国际秩序演变的原因,当前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存在几种较为普遍的观点。首先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新老强国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使国际秩序发生转型……其次是两次世界大战。有学者指出,大规模战争是推动国际体系变迁的重要因素,两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力量对比,新的国际制度也伴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出现。除此之外,新兴大国的崛起与传统大国之间的关系,对国际秩序的重新构建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摘编自武岑《近代以来国际秩序演变综述》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凡尔赛体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无法克服的矛盾”的具体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影响国际秩序变化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所产生的共同影响。
  • 16. 【改革创新与发展】

    材料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阅读上述材料,请围绕“改革创新与发展”的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综合运用中国古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