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年春季期三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4-05-07 浏览次数:2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抄写词语;请你指出下面的字中哪些笔画容易写错,再在田字格中写一写。

    ​ ​​ ​​ ​​ ​

    ​ ​​ ​​ ​​ ​

  • 2.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
    1. (1) 《元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安石。
    2. (2) 《元日》中的“曈曈”是指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3. (3) 《清明》中的“欲断魂”是形容路上的行人情绪低落、烦闷不乐的样子。
    4. (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的是山东省。
    5. (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思念。
  • 3. 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请你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横线上。

    A 元宵节 B 正月初一 C 中秋节

    D 端午节 E 清明节 F 重阳节

    G 贴春联 放鞭炮 H 登高 插茱萸

    I 看花灯 吃元宵 J 吃粽子 划龙舟 

    K 踏青 扫墓 L 赏月 吃月饼

    1. (1) 《元日》讲的是里,人们都在
    2. (2) 《清明》这首诗写在里,人们都在
    3.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的是,在这个节日里人们的习俗主要是
  • 4. 默写句子

    清明

二、综合性学习
  • 5.  综合性学习。
    1. (1)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

      元日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作品。在阵阵清脆响亮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诗人抓住有代表性的民间习俗: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清明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寓于诗中: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之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是作者十七岁时写的一首思念家人的诗。一个人在他乡作客,孤单寂寞,每遇节日,见别人家欢聚一堂,就更思念亲人。今天重阳节又到了,遥想登高的兄弟们,在佩戴茱萸时少了我,他们难免也会难过的。

    2. (2)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

      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里有哪些习俗。

      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传统节日,怎么了解,用什么方式记录,然后各自开展活动。

      活动后,请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节日

      过节时间

      节日习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