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南外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三...

更新时间:2024-05-14 浏览次数: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下列科学家中在电与磁的研究上没有做出过贡献的是(  )
    A .
    安培
    B .
    伽利略
    C .
    奥斯特
    D . 法拉第
  • 2. 北京时间2024年2月29日21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发射升空,其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火箭燃料在选择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燃料的比热容 B . 火箭发射时,产生的大量白雾是汽化现象 C . 火箭升空时,燃气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D . 火箭穿过大气层时,防护罩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内能
  • 3. 2022年9月30日,我国空间站组合体首次利用转位机构在轨实施大体量舱段转位操作,由两舱“一”字构型转变为两舱“L”构型,如图所示。在转位过程中,若说问天实验舱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地球 B . 核心舱 C . 核心舱上的太阳能帆板 D . 问天实验舱上的太阳能帆板
  • 4.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作战部队向近距离的目标敌人准备发起进攻时,会吹响冲锋陷阵的冲锋号。关于冲锋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冲锋号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用力吹响冲锋号是改变了发出声音的音色 C . 冲锋号发出的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 . 从图中观察冲锋号的长度约为120厘米
  • 5. 2024年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节目震撼上演,如图所示,节目中“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被千人齐诵。下列诗句所蕴含的光现象中与“明镜”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 瀑水喷成虹 B . 绿树荫浓夏日长 C . 倒影入清漪 D . 潭清疑水浅
  • 6. 如图为一款新式无线插座转换器,带有插头、一转多位插座、调光台灯等多种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台灯的外壳是导体 B . 给手机充电时,台灯与手机串联 C . 调节台灯亮度的元件相当于滑动变阻器 D . 给手机充电,手机电池相当于电源
  • 7. 几乎所有的新能源车辆都采用了能量回收制动方式,这能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节省能源的消耗。车辆在刹车时停止动力供电,内部线圈随车轮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下列选项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二、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 8. 家庭电路,电位器可调节灯泡亮度,同时具有开关功能,a、b、c是它的三个接线柱,要求顺时针旋转旋钮时,灯泡变亮,请将其接入电路。

  • 9. 布鲁斯特角,又称偏振角,是指当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相互垂直时,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光学现象和应用场景。请在图中画出满足布鲁斯特角的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准确位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9分)
  • 10. 春季感冒多发,各种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

    1. (1) 如图甲所示,液体体温计的示数是 ℃。
    2. (2) 如图乙所示,额温枪它是利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测量的;
    3. (3) 如图丙所示,智能手表显示体温时,屏幕显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 11. 图1中的智能手表还可以通过运动软件APP监测自己的运动情况。当小南绕操场跑一圈时,软件截屏如图2所示,则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m/s,合km/h。软件上的“配速”指的是跑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若他跑步的速度是2.5米/秒,则他跑步的配速是s。

  • 12. )打铁花—流传于豫晋地区民间传统的烟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如图所示,是春节西安周至水街景区的打铁花表演。金属具有导热速度快的特点,传热快,冷却速度也快,在空中会迅速降温。利用这个特性,表演者用“花棒”将高温铁水击向高空后,便会迅速化为粉碎的微小颗粒,这些微小的铁屑在空中燃烧、冷却、降落,宛如流星划过夜空非常壮观,表演者都是专业人员而且做好了保护措施,同时远离游客所以不会将人烫伤。整个打铁花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游客看到的一颗颗“流星”(是/不是)光源。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 13. 小南利用一个纸筒、凸透镜和半透明薄膜自制如图甲所示的模型照相机。在使用时发现,被拍摄物体和照相机的距离有变化时,像会变得不清晰。老师告诉小华,当物距改变时,照相机可通过伸缩镜头或调节镜头焦距两种方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为了验证老师的说法,小华选取蜡烛、多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1. (1) 实验前应将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调至 
    2. (2) 当蜡烛、光屏、凸透镜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蜡烛向左调节到某一位置时,凸透镜向 (填“左”或“右”)调节,光屏上再次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得出:
    3. (3) 小南将蜡烛、光屏、凸透镜调回如图乙所示位置。将蜡烛向左调节到某一位置时,换用焦距 (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得出:
    4. (4)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为了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如果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 调(填“向上”或“向下”)。
  • 14.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部分器材选用如下:电压为6V的电源,标有“50Ω 1A”的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若干,其他器材。

    1. (1) 甲图是小明同学连接的实验电路,检查发现有一根导线接错,请你把接错的那一根导线找出来,打上“×”,再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2. (2) 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则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 (选填“短路”或“断路”)。
    3. (3) 排除故障后,小明同学首先“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进行了多次实验,并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得结论:

      电压U/V

      1.2

      1.6

      2.0

      2.4

      2.8

      电流I/A

      0.12

      0.16

      0.20

      0.24

      0.28

    4. (4) 接着,小明又进行了“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先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在移动滑片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成图乙所示图像,根据图像可知,实验中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V不变;
    5. (5) 实验中发现将20Ω定值电阻换成30Ω电阻时,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阻两端电压都不能达到预设值。为了完成本实验,接入的定值电阻最大应不超过 Ω。
  • 15. 小南想“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是否有关”。他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乙为实验电路的装置示意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内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液体。

    1. (1) 在“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中”:

      ①在两个烧瓶中分别接入阻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电阻丝R1和R2

      ②该实验是通过 来反映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③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烧瓶内的液体应选用 (选填“水”、“煤油”)。

    2. (2) 将乙图中两烧瓶内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a和b,并接入阻值大小相同的电阻,用来“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丁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液体a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b的比热容。
    3. (3) 请你为以上实验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0

      1

      2

      3

      4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 16.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在空心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已知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需要的时间为2.5s,两声相隔2.33s(此时气温约为15℃)。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空气(0℃)

    331

    3750

    空气(15℃)

    340

    5000

    水(常温)

    1500

    5200

    1. (1) 求空心金属管的长;
    2. (2) 求声音在该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
    3. (3) 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如果在金属管里灌满水,用时间数据简要描述可能听到的声音情况。
  • 17. 如图甲是定值电阻R1和标有“6V 3W”灯泡L的I﹣U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当开关S、S1闭合、S2断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

    1. (1) 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 (2) 电源电压;
    3. (3) 当闭合开关S、S2 , 断开S1 , 电压表示数为6V时,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
    4. (4) 若电源的电压可调,闭合开关S、S2 , 断开S1时,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电源电压的最大值。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 1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成功进入了中国空间站。他们是在当天19时34分顺利打开空间站的“家门”,并受到了已经在空间站内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的热烈欢迎。两个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内拍下了“全家福”(图甲),共同向全国人民报平安。期间,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面对在空间站长期工作,航天员喝的水从哪里来?

    我国空间站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三部分:其一,航天员(货运飞船)上行时携带的少量的水。另外的两部分水,自来空间站的“环控生保系统”——其工作原理图如图乙所示。“环控生保系统”启动后,冷凝水系统会把收集起来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经净化系统净化后,存入饮水储水箱,供航天员饮用。尿处理系统采用蒸汽压缩蒸馏技术,从“尿”中取得“蒸馏水”,这些水经电解系统电解后得到氢气(H2),氢气(H2)在“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水——再生水,再生水经净化系统深度净化后,也存入饮水储水箱。尿处理系统能够从6升尿液中提取出5升蒸馏水。萨巴蒂尔反应器最大产水速度为2.5升每小时。净化后的水,可以满足在空间站中长期作业的航天员饮用、清洁和制氧等用途。

    1. (1) 火箭发射时,会产生频率低于20Hz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在图甲所示的情形下,三名在太空的航天员间交谈 (需要/不需要)通过无线电进行;
    2. (2) 冷凝水系统中将水蒸气凝结成水,这是一种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尿处理系统采用 技术,从“尿”中取得“蒸馏水”的。
    3. (3) 若萨巴蒂尔反应器以最大产水速度产水,3h可生产出的再生水由 L尿液提取而来。
    4. (4)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离地面高度约400千米的天宫空间站轨道,地球半径约为6400千米,空间站环绕地球飞行一圈(假设轨道为圆形,π值取3)的时间是90分钟,则空间站环绕地球飞行的平均速度是km/h。
  • 19. 一台储水式电热水器。外观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热水器剖视图。热水器的内胆是密封的,里面有两个通到外部的水管,a是热水出水管,b是冷水进水管。c和d是两个外层包有绝缘材料的电加热管。

    1. (1) 电热水器的电加热管应该用电阻和熔点满足 特征的材料制成,其外围的绝缘材料除了保障密封,还应满足 的特征;
    2. (2) 电热水器要使用三脚插头,是为了使电热水器的金属外壳与 相连;
    3. (3) 如图甲所示,在热水管和冷水管交会处安有一个水龙头。水龙头的手柄做的较长,这个水龙头的手柄相当于一个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4. (4) 家里仅开启电热水器时,电能表在3分钟里(图丁)转了60圈,则此电热水器的功率是 
    5. (5) 为了防止电热水器漏电,电热水器生产厂家利用自来水导电能力差的特性,发明了一种“防电墙”技术。即用一段空心绝缘管替换一段热水出水管。通过改变此管的内径和长度来改变管内水的电阻大小。如图丙所示,四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绝缘管,A和B内径相同,C和D内径相同,A、B的内径大于C、D的内径。为增大流经空心绝缘管内水的电阻,减小漏电电流,如果你是设计师,会选用图丙中的 绝缘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