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成都市棕北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

更新时间:2024-04-28 浏览次数: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以下古代生产工艺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粮食酿酒 B . 冶炼生铁 C . 烧制陶 D . 棉纱织布
  • 2. “见微知著”,研究微观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内容,下列正确的是(  )
    A . 2H2O2:只能表示2个过氧化氢分子 B . :只能表示硫酸根离子 C . :只能表示氩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 Ag:只能表示金属银
  • 3. “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3Al

    26.98

    14  X

    28.09

    30  Y

    65.38

    31  Z

    69.22

    32Ge

    72.63

    A . 镓元素在周期表中应位于Z处 B . 镓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 C . 镓原子核外有四层电子,m=3 D . 氮化镓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GaN
  • 4. “书香”含有糖醛(C5H4O2),测定糖醛的含量可以检测书籍年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糖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 . 糖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 . 糖醛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D . 糖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5%
  • 5. 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甲的质量/g

    乙的质量/g

    丙的质量/g

    丁的质量/g

    反应前

    64

    10

    1

    16

    t 时刻

    32

    a

            x

            y

    反应后

    0

    42

    b

    48

    A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B . a 等于 26 C . 丙可能是催化剂 D . 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
  • 6.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甲烷是由碳、氢2种元素组成的 D . 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所以是CO2使石蕊变红
  • 7. 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 .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 B .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氧气纯度不够 C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 D .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有气泡
  • 8. 善于归纳知有利于培养化学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环保

    ①进入煤矿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②不能用手接触实验室中无毒的药品

    ①保护水资源——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与农药

    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随手关灯

    C.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D.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②纯水一定是软水,软水不一定是纯水

    ①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原子、分子、离子

    ②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量筒、蒸发皿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23·福田模拟)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科学家们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实现这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4O+H2O B . 反应前后共有2种氧化物 C . 该反应可以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方向 D .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和原子个数改变
  • 10. 将固体X加入水中,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是 , Y是 B . X是NaOH,Y是 C . X是CaO,Y是 D . X是 , Y是
  • 11. (2024九上·北海期末)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中,碳元素的化合为 B . 铅笔芯、电池、小灯泡和导线可验证石墨的导电性 C . 金刚石、石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D . 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 12. 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面粉厂内,禁止吸烟 B . 燃气泄漏,关闭阀门 C .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D . 室内起火,打开门窗
  • 13. (2021·潍坊) 将一定量的铝粉投入到含溶质为Mg(NO32、Cu(NO32、AgNO3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滤渣中一定有Ag、Cu B . 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没有Mg C . 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AgNO3 D . 滤液中一定有Al(NO33、Mg(NO32
  • 14. 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某温度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 . m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 . 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 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G<m<W=Z
  • 15. 下列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银粉

    锌粉

    加过量硫酸亚铁溶液

    B

    MnO2

    KCl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N2

    O2

    伸入燃着的蜡烛

    D

    KNO3固体

    NaCl固体

    加水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过量的稀硫酸

    B.等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铁粉和锌粉反应

    C.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D.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加入锌粉和铁粉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
  • 17.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所给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氯化钠溶解度/g

      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溶解度/g

      6

      10

      18

      36.5

      50

      ①t1℃时,NaCl的溶解度是g。该温度时,二者(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②t2℃时,将40gNa2CO3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Na2CO3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③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接近饱和的Na2C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2. (2) 小明同学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①图中操作错误的是(填序号)。

      ②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③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的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④若要将100g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2%的溶液,需要另入水的质量为g。

    3. (3) 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①打开可乐瓶,溢出大量气体,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

      ②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40℃,则t2对应的温度范围是

  •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g,再用100.0g硫酸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 求: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19. 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如图为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及其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被省略)。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C为红色金属,B、D为氧化物,F是白色不溶于水的物质。

    请根据图示回答:

    1. (1) E的化学式为,B的化学式为
    2. (2) A→C的化学方程式
    3. (3) D→F的化学方程式
  • 20. 钨(W)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用黑钨矿(主要含FeWO4)制得金属钨(W)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Na2WO4溶液为无色;H2WO4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固体;WO3难溶于水。

    1. (1) FeWO4与Na2WO4中W的化合价相同,由此可以判断FeWO4中Fe的化合价为
    2. (2) 压煮器中反应为4Na2CO3+4FeWO4+R4Na2WO4+2Fe2O3+4CO2 , R的化学式为
    3. (3) 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目的是
    4. (4) 还原炉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金属钨(W)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 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对装置A做适当的改进,其做法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
    3. (3) 实验室常用(填药品名称)制取CO2 , 化学方程式为。若选用F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除了利用废物的优点外,其他优点是,该装置使用铜丝网而不用铁丝盛放固体的原因(用方程式表示)。
  • 22. I.央视科普栏目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明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实验探究:
    1. (1) “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能燃烧的原因是
    2. (2) 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该“锡纸”中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

      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与纸黏合而成;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的化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I:该“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Ⅱ:该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小明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锡纸”表面有气泡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小明认为“锡纸”中可能是锡(Sn),请写出锡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填“I”或“Ⅱ”)成立

    3. (3) 【交流讨论】

      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②下列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填字母)。

      A.氯化铜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硫酸亚铁溶液

    4. (4)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铁与水蒸气的反应中所得产物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①常见铁的氧化物有关信息如表:

      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粉末

      能否被磁铁吸引

      ②铁的氧化物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取一定量铁粉与湿棉花(棉花成分不参加反应)于装置A中。按如图实验,观察到C管口有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铁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气体是

    5. (5) 甲同学发现A中剩余固体仍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准确称取mgA中剩余固体,加入过量硫酸铜溶液,出现红色固体且有黑色固体残留,则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中剩余固体含有
    6. (6) 乙同学取(2)中实验后的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质量为ng,则A中剩余固体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为(用含有m和n的式子表示)。
    7. (7) 若将(2)中实验后的剩余物置于空气中加热烘干,则计算出A中剩余固体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将。(“变大”,“变小”,“不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