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16 浏览次数:1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 1. 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在贵州高高的山岗上,万桥飞架、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各种桥型飞跃山涧。贵州的桥梁类型全、数量多,是míng fù qí shí① 的“桥梁博物馆”。2022年4月4日,xióng kuà②在贵州省清镇市红枫湖上的G320线花鱼洞大桥被国际桥梁大会搅予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金奖,展望未来,贵州桥梁技术将继续不断创新、不断前行!

  •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兔年春晓歌曲《是玛妈是女儿》演绎母女深情,歌词打动人心,让观众触目伤怀 B . 每年6至10月,汛期中的黄果树瀑布如怒吼的雄狮,浩大的声势让游客感到 C .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我国航天发展捷报频传,在浩瀚的太空中刷新中国速度。 D . 目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为“乙类乙管”,这与放开不管绝不可混为一
  • 3.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③ 兴尽晚回舟,。               李清照《如梦令》

    ④看,像牛毛,像花针,,……            朱自清《春》

    ⑤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毛泽东《沁园春·雪》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芦获《风雨吟》

    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诗人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⑧《渔家傲·秋思》中抒发戍边将士思乡忧国、壮志难酬情怀的句子是“”。

  •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始龀”“加冠”“老”在古代都代表年龄,在这里的排序是从小到大。 B . 欧阳修,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D . 茨威格,法国作家,《伟大的悲剧》《列夫·托尔斯泰》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二、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 5. 名著阅读
    1. (1) 下列名著中人物不是朋友关系的一组是(     )
      A . 鲁迅和范爱农 B . 匡超人和王冕 C . 保尔和谢廖沙 D . 鲁智深和林冲
    2. (2)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修行路上翻越过许多山。请仿照示例,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座山,结合相关故事情节,概括在这座山上发生的事及对孙悟空成长的意义。

      五行山  火焰山   灵山

      示例:花果山

      花果山是孙悟空的出生地,生活舒适的他不满足于现状,于是出海拜师学艺,终于在菩提祖师的教导下练就了一身本领。成长意义:走出舒适圈,人生才有意义。

  • 6. 现代文阅读

    送给青蛙的大海

    (日本)山下春雄

    阿和有一条心爱的浴巾,这条浴巾突然不见了。

    今天,妈妈把浴巾洗了洗。刚刚晾好,一阵大风刮来,浴巾被刮上了天,飞了。糟糕的是,大风之后又下起了一场大暴雨。没法去找浴巾了,阿和伤心地哭了起来。

    “浴巾没有了,午睡时盖什么呢?”

    是啊,阿和中午睡觉时盖什么呢?

    阿和降生到人间之后一直盖着这条浴巾,直到现在为止,有时她还咬着浴巾的一角进入梦乡哩。这条浴巾虽然有些磨破的地方,但它却是阿和心爱的蓝浴巾。

    “蓝浴巾一定是飞到森林那边去了,等雨停了咱们一起去找找看。”妈妈说道。

    阿和没有午睡,她的眼泪和雨水一起流了下来。

    大雨终于停了。阿和和妈妈匆匆忙忙地向森林走去,寻找那条被大风刮走的蓝浴巾,森林离阿和的家不太远。森林里的地面上有个被大雨冲成的“小水塘”,水中映出了蔚蓝的天空。树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雨珠,闪闪发光。这些雨珠闪着亮光从树叶上滚落下来,掉在“小水塘”里。其实,这“小水塘”并不是真正的小水塘,而是被雨水浇湿的浴巾,是阿和要寻找的心爱的蓝浴巾。

    “啊,我看见蓝浴巾了!”

    阿和正要飞快地向蓝浴巾跑去,却猛地被妈妈拽住了胳膊。

    “别出声!”妈妈说道。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阵声音,非常动听,像歌声一样。

    “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

    顺着这声音望去,只见蜂斗草的叶子上有两只小青蛙,它们正在兴致勃勃地俯视着这被雨水浇湿并积满水的蓝浴巾。

    “这是什么呀?对,问问哥哥吧!”

    青蛙弟弟转过身子叫来了青蛙哥哥。青蛙哥哥看着蓝浴巾,对青蛙弟弟说:“这是大海吧。

    爸爸说过,海是蓝色的,还很大!”

    “这真的是大海吗?海面上是浮着船只的呀!”青蛙弟弟的话音刚落,一片树叶轻轻地飘落下来,像一只船似的浮在水面上。

    “啊,是大海,这是我们的大海!”

    两只青蛙一齐跳进了由蓝浴巾和雨水构成的大海,它们俩在海里又蹦又跳,又打又闹,还进行了蛙泳比赛。不仅如此,它们还找来一根小棍撑船玩呢。

    玩了一阵,它们又把小棍做成钓鱼竿,在大海里钓起鱼来。

    我想钓鱼,我想钓鱼,我想钓一条大鱼。这鱼比船大,这鱼比海大。

    ——————两只小青蛙一边唱着一边挥舞着钓鱼竿。

    “嘻嘻嘻!”阿和看见这番景象不禁笑了起来。正在这时,一条头部成三角形的长蛇,吐着红红的长舌头,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大海靠近。

    “危险,快跑!”阿和情不自禁地向小青蛙发出了信号。两只小青蛙迅速地从船上跳下来,潜入水底。长蛇从蓝浴巾旁边游了过去,消失在森林的深处。

    “多危险哪,这下没事了!”阿和紧紧地握住妈妈的手。

    “阿和,怎么办?浴巾还拿回去吗?”妈妈瞧着阿和的脸问道。

    “先不拿,这蓝浴巾借给它们吧,让它们玩到晚上。”说着,阿和便和妈妈悄悄地离开了森林。

    晚饭后,阿和同妈妈又来到了森林里,这时的森林已是漆黑一片。

    突然,一束光柱在阿和的眼前闪了一闪。

    “哟,萤火虫!”妈妈叫了起来。

    萤火虫轻捷地飞着,停在大海边上。萤火虫的光芒像灯塔里射出的光柱一样照着平静的海。两只小青蛙在没有亮光的地方甜甜地睡着了。他们好像在梦里说:“大海多美呀!”

    是啊,大海太迷人了!

    这时,阿和把嘴贴近妈妈的耳朵,说:“妈,浴巾就留在这儿吧,咱们该回去了。”

    1. (1) 这篇童话结构巧妙,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阅读全文,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2. (2) 童话写道:“,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请根据上下文推测,这句话最不可能是谁说的?
      A . 阿和 B . 妈妈 C . 青蛙兄弟 D . 萤火虫
    3. (3) 童话中划线处是青蛙钓鱼时唱的歌谣,若改为“我想钓一条大鱼,”意思不变,但是原文更富有童趣,请品析原句的表达效果。
    4. (4) 阿和找到了心爱的蓝浴巾,最终却选择了放弃。品味下面句子,结合童话内容,探究阿和这一行为的意义。

      森林里一片寂静,萤火虫发出的亮光永远照射着小青蛙们居住的蓝色的大海。

  • 7. 现代文阅读

    窗,中国园林的眼睛

    张玉梅

    春和景明,绿荫满窗。透过一扇扇花窗,春天有了万般风致。

    诗有诗眼,画有醒画,园林也有自己的点景,而窗恰是空间变换中的点睛之笔。中国园林对窗的设计极为重视,园林至精至微处往往体现在窗的安排上。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吾观今世之人,能变古法为今制者,其惟窗栏二事乎……但造房建宅,与置立窗轩同是一理,明于此而暗于彼,何其有聪明而不善扩乎。”李渔推窗栏之理为园林建筑之基,而整个园林建筑只是窗栏之“扩”而已。

    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将建筑、书法、绘画,甚至文学、戏剧、音乐等艺术集于一体,为精神生活提供了特殊的情境,与中国独有的生活美学一脉相通。而窗是园林的“眼睛”,在满足流通光与风的基本功能之外,更在园林造景中衍生出借景、框景、对景、漏景等许多巧妙的用途,形成别样丰富的趣味。汉代刘熙在《释名》中解释聪也于内窥见外为聪明也”。【A】

    欲露还藏是中国园林的游戏,那种开门见山的方式显然不适合中国园林的意境创造。【B】抑是为了放,障是在于开。柳暗花明处,曲径通幽处,别有洞天处,让游览者的心中掀起波澜。窗是园林优美曲线运动中的节点,由于它的存在,曲中增加了含蓄,曲中更富于变化。中国绘画与中国园林异构同心,异曲同工。古代书画中“窗”的元素随处可见,文人的松窗读易、携琴访友,乃至生活中实景、小像等会以窗为画面背景。

    中国古代及近代花窗,冰梅纹窗棂,花卉人物故事纹窗棂、花鸟纹窗棂等,无不显示了古代工匠的精巧技艺。【C】从花窗的物理结构考察,虽然花窗的制作工艺是对几何原理的应用,但是其中依然能印证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六幂”之美,尽在其中。在规矩中,尽含世间的千变万化。“六幂”是古代花窗制作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图案,它以两个顶心相对的等边三角形形成的交叉线为基线,有规律地增减损益,形成变化无穷的样式。常见的万字格、龟背锦、蜂窝式等图案都是六幂图案的衍生。

    【D】相对于含纳万景而言,中国园林是局促而狭小的,园林建筑及花草布置,假山设立,一窗一亭一桥一廊,都不是纯然的外在设置,它为人心而设。在园林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宇宙观,看出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旨趣。白居易说“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中国园林除了实用和审美之外,强调的是安顿人心,伸展性灵。而窗的存在,让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将大千世界动的趣味收摄其中,尽收眼底,这也是中国人由近及远,由小见大的哲学思想。

    园林是一个鲜活的系统,窗前的风景因时而变,因地而变,时光流转中,窗也成就了每个人的风景,“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小窗中藏有世界的大观。

    【注释】①选文有删改。

    1. (1) 选文从几个方面说明窗“是空间变换中的点睛之笔”这一特征,下列概括不当的一个选项是( )
      A . 窗在园林中主要是满足流通光与风的基本功能。 B . 古代及近代花窗的制作体现了工匠的精巧技艺。 C . 窗体现中国人由远及近、由小见大的哲学思想。 D . 窗前的风景因时或因地而变,园林也变得鲜活。
    2. (2) “除了功能之用,‘窗’更是中国人观看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巧妙外化。”出自原文。

      把它放在文中的A、B、C、D哪一处最合适?

    3. (3) 仿照文中批注示例,补充甲、乙两处批注内容。
    4. (4) “露”和“藏”是我国古典画论的术语,“露”是展示,“藏”是含蓄。请结合内容,

      分析加点词“欲露还藏”在文中的内涵。

  • 8. 古代诗文阅读

    留园记

    出阊门外三里而近,有刘氏寒碧庄焉。而问寒碧庄无知者,问有刘园乎,则皆曰有。盖是园也,在嘉庆初为刘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咸丰中,其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及庚申、辛酉间,大乱洊至②,吴下名园半为墟莽。而所谓刘园者则岿然独存。同治中,芜秽不治。至光绪二年,为毗陵③盛旭人方伯所得,乃始修之。平之、攘之、剔之,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客觞咏其中,而都人士女或掎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方伯求余文为之记。余曰:“仍其旧名乎?抑肇锡以嘉名乎?”方伯曰:“否,否。寒碧之名至今未熟于口,然则名之易而称之难也。吾不如从其所称而称之。人曰刘园,吾则曰留园,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余叹曰:美哉斯名乎,称其实矣!

    【注】①选自《中华百年经典散文》,作者清代俞樾,有删节。②洊(jiàn)至:相继而至。③毗(pí)陵:今江苏常州市。④肇:开始:锡:通“赐”。

    1. (1) 留园历经岁月的变迁留存至今。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嘉庆年间,为刘蓉峰所以,故为“刘园”

      咸丰年间,此园经历战乱变为了废墟。

      同治年间,因得不到治理而杂草丛生。

      光绪二年,方伯修葺后改名为“留园”

      A

      B

      C

      D

    2. (2) 结合文中关于留园园名由来和园林景致的内容,说说你对最后一句“美哉斯名乎,称其实矣”的理解?
    3.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园也                  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B . 诚足为吴下名园之         朝服衣   《邹忌讽齐王纳谏》 C . 嘉树而佳卉茁            清峻茂   郦道元《三峡》 D . 即以其名而为吾之新名      公问其   《曹刿论战》
  • 9. 诗歌鉴赏

    题《云山图》二首

    沈周

    (一)                     (二)

    看云疑是青山动,            侵晓溪山半是云,

    谁道云忙山自闲。            草堂亦许白云分。

    我看云山亦忘我,            故人到此云相接,

    闲来洗砚写云山。            欲去还须云送君。

    【注释】①沈周,长洲(今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工诗善画。

    1. (1) 下面的诗句都写到了云,意境与这两首诗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 B .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其一〉》 C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D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2) 两首小诗都是写“云山图”。第二首诗里的“云”是主角,写云之“态”,也写云之“情”。第一首诗的主角是谁呢?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三、语言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 10. 语言表达

    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2022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于3月27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少儿频道播出,向社会推出全国各地32名优秀少年的感人事迹。

    1. (1) 校学生会发布了学习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的活动通知,请你第二天早上将通知内容转述给全班同学知晓。

      通知

      全体同学:

      明天下午两点,我校将在明德讲堂组织观看“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请各班同学准时参加。会后每班推选一名好少年,并将其推荐材料于第二天上午交至校学生会。

      校学生会

      2023年3月25日

    2. (2) 观看发布活动以后,九(1)班小李同学代表班级发言。下面是李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能够代表班级发言是大家的荣幸。②看了三十二位少年的先进事迹,我觉得他们很了不起!③其中来自我们贵州的范恩林同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④在学习上他勤学好思,品学兼优;⑤在生活中他孝敬父母、热心公益。⑥范恩林同学虽然是我学习上的好榜样,也是我生活中的指路灯。⑦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也应该志存高远,争做合格接班人。

    3. (3) 学校制作了“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宣传展板,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做展板主题的是(   )
      A . 少年有志  强国有我 B . 学习好榜样  争做好少年 C . 舞动青春  展现自我 D . 扬时代精神  创美好未来
四、写作能力(60分)
  • 11. “难”指做起来费事,不容易。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身处其中时我们可能会苦不堪言,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朋友的帮助、老师的教导……我们恍然明白:积极面对,一心向阳,那些曾经困扰我们的也许将变成亲切的怀念。

    请你以“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为标题,写一篇600一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

    ①明确什么事让你“难”,“难”在哪里,为什么又“不难”。

    ②详略得当,充分表现“其实”的内容,体现从“难”到“不难”的变化过程。

    ③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感悟、发现和思考等。

    ④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⑤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