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精练卷(1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更新时间:2024-03-31 浏览次数:6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下·丹东期末) 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该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 . 上海 B . 天津 C . 北平 D . 北京
  • 2. (2023八下·福田期末)  “坚决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让幸福的花朵开遍全西藏!”1950年进军西藏誓师大会上发出的一句铿锵的誓言,开启了一段伟大的征程。该征程(  )
    A . 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 B . 实现了祖国的完全统一
    C . 有力维护了民族的团结 D . 实现了全面小康的目标
  • 3. (2023八下·南海月考)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党中央统揽全局,实施有力的战争动员和正确的战争指导,采取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各族人民举国同心支撑起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  )
    A . 出现的背景 B . 主要的经过 C . 胜利的原因 D . 产生的影响
  • 4. (2023八下·南海月考)  宋庆龄曾感叹:“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明我们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人民”。这表明(  )
    A . 新生政权得到民众的支持 B . 人民社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C . 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 . 新中国已获得世界各国认可
  • 5. (2023八下·南海期末)  1950年,中共华东局向中共中央报告,试点地区土地改革完成后,“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这说明土地改革(  )
    A .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 . 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策略 C . 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 D . 保留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 6. (2023八下·玉州期中)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经过充分协商,达成重要协议。协议的签署表明(  )
    A . 新中国成立时机成熟 B . 祖国统一大业已完成
    C . 三座大山被彻底推翻 D . 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
  • 7. (2023八下·期末) 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是(  )
    A . 《马赛曲》 B . 《黄河大合唱》 C . 《毕业歌》 D . 《义勇军进行曲》
  • 8. (2023八下·期末) 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勇事迹发生在(  )
    A . 北伐战争时期 B . 抗日战争时期 C . 解放战争时期 D . 抗美援朝时期
  • 9. (2023八下·期末)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 .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 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 . 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D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 10. (2023八下·海南期末) (3分)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军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支军队是(  )
    A . 中国人民解放军 B . 中国人民志愿军 C . 华东军区海军 D . 维和部队
  • 11. (2023八下·海南期末) (3分)1949年6月19日,毛泽东亲笔致信宋庆龄“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毛泽东邀请宋庆龄主要是为了(  )
    A . 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 B . 协商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 C . 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D .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 12. (2023八下·沛县期末)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立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段表述强调了抗美援朝(  )
    A . 结束了朝鲜半岛的对峙 B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 . 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 13. 如表反映了1950-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变化。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 . 抗美援朝的胜利 B . 土地改革的进行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一五”计划的实施
  • 14.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指中国(  )
    A . 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 . 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C . 正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 解除了西方国家的封锁
  • 15.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  )
    A . 朱德 B . 贺龙 C . 毛泽东 D . 彭德怀
  • 16. (2023八下·运城期末)  我国著名画家蒋兆和曾画过一幅画,名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幅画的名称与下列说法相对应的是(  )
    A . 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B . 中国人推翻了封建制度,实现了民主共和
    C . 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迈入小康
    D . 中国从此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17.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中写道:”经过朝鲜战争的交手,美国不得不对中国的利益有所顾忌。比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的轰炸机从来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轰炸北越,没有别的,它怕引起中国的反应。”这反映了( )
    A . 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B . 越南战争中美国军队的战斗力在下降 C . 抗美援朝战争后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 D . 中国已经取得与美国同等的国际地位
  • 18. (2023八下·西安期末)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句话表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A . 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 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主人 D . 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下降
  • 19. (2023八下·晋安期末) 下表为某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造成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                                                                                                                                                                                                                          

    时间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

    3

    74

    355

    0

    4

    0

    7

    A . 《共同纲领》的颁布 B . 新中国的成立 C .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 土地改革的完成
  • 20. (2023八下·闽清期末) 1953年9月,毛泽东说:“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这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的( )
    A . 主动性 B . 必要性 C . 偶然性 D . 可能性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6月19 日,全国解放指日可待,毛泽东亲笔写信邀请宋庆龄赴北平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宋庆龄见信后,非常感动,欣然同意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宋庆龄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材料二:经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可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 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的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西藏和平解放,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创造了条件,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和前途。

    1. (1) 写出材料一中“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名称,并指出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什么制度?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理解“旧中国”完全死亡?
    3. (3) 结合材料三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及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和谈代表的名字。
    4. (4) 材料二和材料三描述的事件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