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缙云教育集团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15 浏览次数:14 类型:中考模拟
一、语文知识及应用(30分)
  •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____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____议论性文章或谈论人生,思考精神教养____或针砭时弊,阐释公理正义____或论述学术,探讨创造的意义: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梁启超常常把“敬业”与“乐业”两句话向朋友不舍 , 认为“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雨果在回复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惊hài于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罪行。利哈乔夫认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是彬有礼、举止有度的,绝不会自吹自擂、jiǎo揉造作、附庸风雅、怩作态的。毕淑敏认为我们应当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zhāng的局面。鲁迅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后继的战斗。顾颉刚倡导学者不墨守成规 , 要有新问题新发现,人类的文化才能停滞不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发出创造宣言,激励人们用自己的“汗”“血”“热情”去创造。而因格则告诉我们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必定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1. (1) 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彬有礼(bīn) B . 怩作态(niǔ) C . 后继(pú) D . 而不舍(qiè)
    2.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惊hài

      jiǎo 揉造作

      相得益zhāng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强聒不舍 B . 不二法门 C . 墨守成规 D . 停滞不前
    4. (4) 上文四个横线处的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 2. 名著阅读。

    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罗,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不知怎么,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沉甸甸地垂着穗的小麦田,回到百家坪去时,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的赤匪。相反,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他似乎很像在南开大学时期演戏时饰演女角的那个青年一因为在那个时候,他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1. (1) 以上语段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书的原名是《a》,作者是b,语段中这个清瘦的青年军官是c,(人名),他的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他的形象特点是d
    2. (2) 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结合原著简评《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名的含义。
  • 3. 综合性学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希望中学举办了以“文化复兴的力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1. (1) 【活动一:知消息——与历史握手】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2023年9月15日,坐落于古都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该馆15日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首批观众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展厅,深度体验中国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深刻感悟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色,集展览展示、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宣传教育为一体。常设展厅7000多平方米,展品6000多件,基本陈列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从文明起源到民族复兴,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宏大叙事方式,立体、全景式呈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展现中华民族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历程。

      (摘自《光明日报》,2023年9月18日)

    2. (2) 【活动二:观节目——向先贤致敬】

      《典籍里的中国》在《论语》节目中有这样一幕:当年迈的孔子泪流满面地呼唤颜回、仲由的名字时,颜回和仲由缓步登上高台,化作了天空中的点点繁星。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谓余音绕梁,响彻心扉。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观后的感悟。

    3. (3) 【活动三:读名著——为经典代言】

      借助名家的评点阅读名著,我们能够从他们独具的慧眼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下面是三位名家对三部文学名著的评点,请选择其一 , 结合这部名著的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重兴水浒,再造梁山,画出十来个永不会磨灭的英雄人物,造出一部永不会磨灭的奇书。

      (胡适评《水浒传》)

      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

      (鲁迅评《儒林外史》)

      艾青诗歌的价值,在于其对于民族、人类的爱,对人的朴素情怀的感动,以一种独特的美的形式来呈现与表达。

      (杨联芬评《艾青诗选》)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 4.  在古诗文阅读积累活动中,小深整理了一份古人出行手册,请你帮他补全手册。

    行者

    所至

    相关诗句

    所感

    范仲淹

    岳阳楼

    ,②

    先忧后乐

    苏轼

    密州

    但愿人长久,③

    思念亲人

    刘长卿

    长沙

    ,湘水无情吊岂知?

    悲剧命运

    韩愈

    蓝关

    ,肯将衰朽惜残年。

    抒发抱负

    温庭筠

    商山

    因思杜陵梦,⑥

    怀念故乡

    许浑

    咸阳

    行人莫问当年事,⑦

    感怀往昔

    辛弃疾

    博山

    爱上层楼,⑧

    不谙世事

    感悟:在前行的路上,无论因何出发,都要如李白《行路难》(其一)所言:“⑨,⑩”坚定信心,执着前进。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 (1)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百废兴         答之 B . 予作文以记之   引凄异 C . 浊浪排         而或长烟一 D . 酒临风         手文书口称敕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为重修岳阳楼所作的记文,对于楼外佳景,作者认为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他写不出更好的,因而只一笔带过。 B . 第2段,格调渐次振起,情辞转为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全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的大观胜览。 C . 本文善用虚词,如第3段“若夫”以假设语气起笔,引出对洞庭春晴图的描写;第4段“至若”宕开一笔,转而描写洞庭风雨图。 D . “微斯人,吾谁与归?”以问句作结,有自勉之意,表达了作者以“古仁人”为学习榜样的决心,悲凉慷慨,暗含讥讽,读之令人感喟。
    4. (4) 《岳阳楼记》用了较多篇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林云铭却点评其为“闲闲点缀”,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妙在借他方之迁客骚人,点缀 , 不即不离,谓之为子京说法可也,谓之自述其怀抱可也,即谓之遍告天下后世君子俱宜如此存心亦无不可也。

      (节选自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一四)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说个比喻

    何羽

    ①这个比喻是我年少气盛时的顺口一说。没想到,几十年来,它似一条蛇影,时不时地窜出来,让妈妈惊慌,忧心忡忡。

    ②二十来岁时我迷上文学,第一份工作也是搞文字的。周末在家,我关上房门埋头爬格子。每每当我写得入神的时候,就会听到“笃、笃、笃”的敲门声。妈妈在外头说,“囡啊,出来走走吧,都写了一个多钟头了。”“噢。”我头也不抬,随便答应了一声,继续写。

    ③过了十来分钟,妈妈又说了,“囡啊,出来活动活动腿脚。”“噢,来了。”

    ④刚好写完一个段落,我就开了房门出来了。妈妈手上端着一个镶金色花边的玻璃碟子,碟子里盛着已削好皮、切成小块的脆苹果,旁边斜插着一枚小叉子。我接过小碟子,叉起苹果送进嘴里,边吃,边散步。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一副很满足的样子。

    ⑤妈妈的提醒就像人工闹钟,每隔一小时左右就会响一次。妈妈读书不多。但她知道,久坐不动对健康非常不利。写文章费心耗神,更加需要静动结合、劳逸结合。她说得没错。但我经常一扑进去写就根本停不下来,早把这劝告抛在脑后了。有时候,还会嫌她啰嗦,嫌她烦,嫌她吵。

    ⑥有一次,我赶写一个很要紧的长稿子。对着桌面上高高低低一摞摞材料,我沉浸在抽象思维的密闭空间里,苦苦求索出路,刚理出一条头绪准备下笔的时候,妈妈敲门了,“笃、笃、笃”,猛地把我从虚境中拉到现实,那一丝刚刚露出苗头的创意线索突然断了,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又急又怒,气呼呼地站起来,走几步,拉开房门,冲妈妈大吼,“都跟你说了,我在写东西,你又来敲敲敲,灵感都被你敲没了。”

    ⑦妈妈有点尴尬。停顿了一下,她放低了声音,说,“老坐着,不好。你得出来走一走,我怕你忘了。”我怒气未息,继续凶她,“你根本就是没文化,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别人写文章多累多辛苦!” 

    ⑧“我就是知道写文章很累很辛苦,才叫你注意休息的呀。”妈妈柔声解释。

    ⑨看着她茫然无措的样子,我的声音也慢慢低了下来,“唉,该怎么说你才会明白呢?这样吧,我说个比喻,写文章的时候,我就像钻到地底下挖洞、找矿,我已经挖得很深很深了,你突然一叫我,我就突然回到了洞口,然后,我又得从头开始……”

    ⑩听到这里,妈妈的脸色灰了,她望着我,眼神里满是内疚、自责、心疼,她转过身,默默走开了。

    ⑪文章发表了,我很开心。拿着报纸或杂志给妈妈看,“喏,这是我写的!”妈妈瞥了一眼,并没有我期待的那么高兴,只是淡淡地说,“哦,又挖了一个洞。”我出版了第一本书,三十多万字,托在手上有点沉,送给妈妈看,她笑得似乎有点勉强,甚至还皱了皱眉头,说,“这个洞,得挖多长多深多久啊?”

    ⑫后来,我到上海来了,工作还是写文。不过,父母都在浙江老家,自然也没有人像妈妈曾经那样定时敲门催我了。我心里有点空落落。有时候,妈妈会晚上打电话来,她带着歉意,怯怯地说,我打电话也是犹豫了蛮久的。打吧,怕突然打扰你,不打吧,怕你一写起来忘了休息。

    ⑬直到我的孩子攻读某大学编剧专业,假期里的一天,她抱怨说,“你不要老是敲我的门,我在写剧本呢,别吵!”我才惊觉自己在重复妈妈做过的事、重复妈妈叮嘱的话,我才真正体会到妈妈这么多年来的忧心、焦虑、难受,我才醒悟过来,想把那个愚蠢的比喻从妈妈的印象中连根拔除,不留任何痕迹。

    ⑭我想跟妈妈多聊聊写作的好处。于是对妈妈说,“写文章是像挖洞,可指不定哪天我真的挖到了金矿呢!”妈妈说,“我们普通老百姓粗茶淡饭过日子就挺好了,你要那么辛苦挖金矿做什么?不需要。”

    ⑮我又劝她:“您就忘了那个比喻吧。文章写出来,发表了,别人表扬写得好,我很有成就感!”妈妈说,“什么成就感不成就感的,我不懂,我只晓得,人过了这辈子就没有下回了,一切都是空的。你用不着为了别人的表扬这么使劲。”

    ⑯后来,有一次在餐桌上,我与孩子谈到学习,顺便问她,“做编剧需要大量读书、采风、写作。当初选了这个专业,你现在后悔吗?”她摇了摇头,表情坚决,“不后悔。写剧本,我开心!”

    ⑰听到她干脆利落的真话,我很高兴,连连说,“开心就好,开心就好!能享受到写作的快乐,那就成功了……”

    ⑱孩子马上打断我的话,补充说,“这个快乐就像一颗钻石。为了得到这么一丁点的宝贵的快乐,我要承受大山一样的创作过程。”

    (选自2023年2月12日《钱江晚报》,有改动)

    1. (1)  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题目“我说个比喻”写了哪几件事。
    2. (2) 请结合语境,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妈妈手上着一个镶金色花边的玻璃碟子,碟子里着已削好皮、成小块的脆苹果,旁边斜着一枚小叉子。(赏析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②有时候,妈妈会晚上打电话来,她带着歉意,怯怯地说:“我打电话也是犹豫了蛮久的。打吧,怕突然打扰你,不打吧,怕你一写起来忘了休息。”(赏析加点词语对于表现妈妈人物形象的作用)

    3. (3) 文章发表之后,“我”兴致勃勃地将文章拿给妈妈看,但是妈妈却并没有“我”想的那么高兴,这是为什么?
    4. (4) 我才惊觉自己在重复妈妈做过的事、重复妈妈叮嘱的话,我才真正体会到妈妈这么多年来的憂心、焦虑、难受,我才醒悟过来,想把那个愚蠢的比喻从妈妈的印象中连根拔除,不留任何痕迹。“我”在重复的是什么事情?代际重复之间体现了什么?
    5. (5) 选文和七年级的课文《荷叶·母亲》都与“母爱”有关,请从母爱的角度,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上说说你对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理解。
  • 7.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如果将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在质点周围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命名为“黑洞”。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黑洞的密度极大,根据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密度=质量/体积,为了让黑洞密度无限大,而黑洞的质量不变,那就说明黑洞的体积要无限小,这样才能成为黑洞。黑洞是由一些恒星“灭亡”后所形成的死星,它的质量极大,体积极小。但黑洞也有灭亡的那天,按照霍金的理论,在量子物理中,有一种名为“隧道效应”的现象,即一个粒子的场强分布虽然尽可能让能量低的地方较强,但即使在能量相当高的地方,场强仍会有分布,对于黑洞的边界来说,这就是一堵能量相当高的势垒,但是粒子仍有可能出去。

    霍金还证明,每个黑洞都有一定的温度,而且温度的高低与黑洞的质量成反比例。也就是说,大黑洞温度低,蒸发也微弱;小黑洞的温度高蒸发也强烈,类似剧烈的爆发。相当于一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大约要1x1066年才能蒸发殆尽;相当于一颗小行星质量的黑洞会在1×1021秒内蒸发得干干净净。

    (摘自“知乎”)

    材料三

    ①人民网北京4月10日电(李依环)北京时间21时07分,人类首张黑洞真实影像在全球六地同步发布。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团队共同发布了这一重大成果。

    ②新闻发布会上,专家表示,此次发布的黑洞图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essier87(简称“M87”)中心的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

    ③专家介绍,该图像的许多特征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完全一致,在强引力极端环境下进一步验证了广义相对论。通过研究这个图像,人类将揭示出黑洞这类天体更多本质。

    ④据悉,“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合作由全球13个合作机构组成,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中心(CAMS)是其中之一。CAMS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共同建立,其中上海天文台牵头组织协调国内学者参与了此次合作。

    (摘自“人民网”)

    材料四

    ①黑洞,从预言走到眼前。

    ②191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以其天才的想象力预言了“黑洞”的存在。一年后,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发表了第一个广义相对论方程的完全解,计算出了“史瓦西球体”的出现,这一版本的“黑洞”不带电荷,也不旋转。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家们尝试各种办法来验证“黑洞”是否真实存在。

    ③在此次拍照前,科学家们通过各种间接证据来表明黑洞的存在:其一,恒星、气体的运动透露了黑洞的踪迹。黑洞的强引力会对周围的恒星、气体会产生影响,可以通过观测这种影响来确认黑洞的存在;其二,黑洞会吸积其势力范围里的一切物质,通过它“吃东西”发出的光来判断黑洞的存在;其三,通过看到黑洞成长的过程“看”见黑洞。

    ④种种类似的证据,无不说明黑洞的真实存在。2015年,人类第一次听到了两个黑洞相互绕转合并所产生的引力波之声。但这些都还是间接的,科学家们迫切希望直接“看”到黑洞。这将给科学研究,包括理论解释带来巨大信心。

    ⑤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研究员告诉记者,“黑洞是一个特殊的天体,也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天体,要描述它无非弄清楚三个指标:质量、电荷和自转。”天文学家们将宇宙中的黑洞根据质量分成三类:恒星级质量黑洞(几十倍至上百倍太阳质量)、超大质量黑洞(几百万倍太阳质量以上)和中等质量黑洞(介于两者之间)。黑洞的势力范围,称作黑洞半径或事件视界(event horizon)。

    ⑥广义相对论预言,由于黑洞的存在,人们将会看到中心区域存在一个由于黑洞视界而形成的阴影,周围环绕一个由吸积或喷流辐射造成的如新月状的光环。黑洞阴影则是人类能看到的最接近黑洞本身的图像。

    ⑦“由于黑洞的尺寸正比于它的质量,黑洞质量越大,黑洞阴影越大。”沈志强说,此次拍照选择的主角——M87中心的黑洞质量巨大,又相对接近地球,是从地球上看过去角直径最大的黑洞之一,也因此成为黑洞成像的一个完美目标。

    (摘自“光明日报”)

    1. (1) 请结合材料选出正确的一项(   )
      A . 每个黑洞都有一定的温度,而且温度的高低与黑洞的质量成正比例。 B . 人类第一次听到两个黑洞绕转合并所产生的引力波之声直接证明了黑洞的存在。 C . 由于黑洞的尺寸正比于它的质量,黑洞质量越小,黑洞阴影越小。 D . 此次拍照选择的主角——M87中心的黑洞质量巨大,是角直径最大的黑洞。
    2. (2) 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归纳黑洞的特点。
    3. (3) 下面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黑洞会吸积其势力范围里的一切物质,通过它“吃东西”发出的光来判断黑洞的存在。

    4. (4) 将下列句中加点字“有可能”改为“可以”行吗?为什么?

      一个粒子的场强分布虽然尽可能让能量低的地方较强,但即使在能量相当高的地方,场强仍会有分布,对于黑洞的边界来说,这就是一堵能量相当高的势垒,但是粒子仍有可能出去。

四、作文(55分)
  • 8.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小雅说:“我只希望能够吃够喝,安逸一生。”

    小文说:“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我要考西工大,做个脚踏实地的航空科研人员。”

    小丽说:“我家里条件不好,我只能自强不息,为家人幸福生活而奋斗!”

    什么样的追求才是年轻人的应然状态?请你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追求,让同学读了你的文章后受到启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