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两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

更新时间:2024-03-29 浏览次数:2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高二上·常州月考) 如图所示,长直导线与闭合金属线框位于同一平面内,长直导线中通以恒定电流,则下列运动中,闭合金属线框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的是

    A . 闭合金属线框向上平移 B . 闭合金属线框向右平移 C . 闭合金属线框以直导线为轴在空间中旋转 D . 闭合金属线框向下平移
  • 2. 图为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前电容器已经充电,则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 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B . 只将电容器a板左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 C . 只将电容器a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D . 只人为增加极板带电荷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减小
  • 3. (2022高三上·贵阳开学考) 在固定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a、b、c是以点电荷为圆心的同心圆,的半径差相等,一带负电粒子经过该区域时,轨迹与a、b、c的交点如图所示,若粒子运动过程中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架 B . A,B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B,C两点间的电势差 C . 粒子通过D点与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D . 粒子在C点的电势能大于在D点的电势能
  • 4. (2022高二下·盐城期末) 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原理等原因而产生的误差,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由于电表的内阻所产生的误差即为系统误差。关于该系统误差产生原因以及影响,以下正确的是(   )

    A . 电流表分压,测得的电源电动势偏大 B . 电流表分压,测得的电源电动势偏小 C . 电压表分流,测得的电源电动势偏大 D . 电压表分流,测得的电源电动势偏小
  • 5. (2022高二上·十堰月考)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以视为不变),R1和R2为定值电阻,R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的大小随照射光强度的增强而减小。闭合开关S后,将照射光强度增强,则(  )

    A . 电路的路端电压将减小 B . 灯泡L将变暗 C . R1两端的电压将减小 D . 内阻r上发热的功率将减小
  • 6. 图(a)为演示单摆共振的装置,实验时依次让不同的单摆先摆起来,观察单摆P(图中未标出)能达到的最大振幅A和稳定时的振动频率f,并描点记录在图(b)中,用光滑曲线连接各点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取重力加速度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单摆P的固有频率约为1Hz B . 装置(a)中只有一个单摆的摆长约为1.0m C . 当单摆P稳定时的振动频率为1.0Hz时,先振动的单摆摆长约为0.25m D . 单摆P的振动周期总为2s
  • 7. 某同学在山顶找到一块密度较大、体积较小,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用细线系住石块使其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测量石块摆动的周期和对应的细线长度,改变细线的长度,得到多组周期的平方和对应的细线长度,描点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则山顶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最接近( )

    A . B . C . D .
  • 8. 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波形如图甲所示。由该时刻开始计时,质点N的振动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质点N位于波谷处 B . 该横波在该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10m/s C . 由该时刻起经过0.1s,质点N将沿x轴负方向移动到M点 D . 由该时刻起经过1.1s,质点K经过的路程大于质点L经过的路程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9. 如图所示,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将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从O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沿直线OA斜向下运动,直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场强的最小值为 B . 场强的最小值为 C . 时,小球的电势能一定不变 D . 时,小球的机械能一定减小
  • 10. 如图所示的是水平面上两列频率相同的简谐波在某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为波峰,虚线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cm,波速为4m/s,波长为8cm,E点是B、D和A、C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E处质点是振动减弱的点 B . B、D处两质点在该时刻的竖直高度差是8cm C . A、C处两质点经过0.01s竖直高度差为0 D . 经0.02s,B处质点通过的路程是8cm
  • 11. 如图1所示,在同种均匀介质中,A、B两波源分别位于处,时刻起两波源开始振动,其振动图像如图2所示。已知A波的波长为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处的质点位移 B . 两列波的波速之比 C . 波的波长为 D . 时,两波开始相遇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共16分)
  • 12. 写出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游标卡尺的读数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mm。

  • 13. 某同学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已知小灯泡L“”标称值为“5V;2.5W”,实验室中除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电压表(量程为 , 内阻为

    电流表(量程为 , 内阻约为

    电流表(量程为 , 内阻约为

    滑动变阻器 , 额定电流为

    滑动变阻器 , 额定电流为

    定值电阻(阻值为

    定值电阻(阻值为

    电源 , 内阻不计)

    1. (1)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电流表应选用,定值电阻应选用(均填器材的符号)
    2. (2) 实验中得到的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如果将小灯泡与另一个电动势为4V,内阻为8Ω的电源直接相连,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4. 探究小组学习了多用电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后,为测量一种新型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电阻的电阻率,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 (1) 该小组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形电阻的直径D,再用游标卡尺测得其长度L。
    2. (2) 该小组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测量该圆柱形电阻的阻值。图中电流表量程为0.6A、内阻为1.0Ω,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0Ω,电阻箱R的最大阻值为999.9Ω。首先将置于位置1,闭合 , 多次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记下电流表的对应读数I,实验数据见下表。

      R/Ω

      I/A

      5.0

      0.414

      2.42

      10.0

      0.352

      2.84

      15.0

      0.308

      3.25

      20.0

      0.272

      3.68

      25.0

      0.244

      4.10

      30.0

      2.222

      4.50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绘制出图像。再将置于位置2,此时电流表读数为 . 根据图丙中的图像可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最后可由表达式得到该材料的电阻率(用D、表示)。

    3. (3) 该小组根据图乙电路和图丙的图像,还可以求得电源电动势 , 内阻。(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4. (4) 持续使用后,电源电动势降低、内阻变大。若该小组再次将此圆柱形电阻连入此装置,测得电路的电流,仍根据原来描绘的图丙的图像得到该电阻的测量值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4分。解答应当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 15. 如图所示,一玻璃球体的半径为R,O为球心,AB为直径。来自B点的光线BM在M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另一光线BN恰好在N点发生全反射。已知 , 求:

    1. (1) 玻璃的折射率;
    2. (2) 球心O到BN的距离。
    3. (3) 求光线BM在该棱镜中传播的时间。(已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
  • 16. 如图,一根长为的细绝缘线,上端固定,下端系一个质量为的带电小球,将整个装置放入一匀强电场当中,电场强度大小为 , 方向为水平向右,已知:当细线偏离竖直方向为时,小球处于平衡状态,重力加速度为 , 试求:

    1. (1) 小球带何种电荷,带电量为多少;
    2. (2) 若剪断细线,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 (3) 若将小球拉至最低点C无初速度释放,当小球运动到B点时绳中拉力大小。
  • 17.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左侧有一固定的圆弧斜槽,斜槽左端是四分之一光滑圆弧 , 圆弧半径为 , 右端是粗糙的水平面 , 紧挨着斜槽右侧有一足够长的小车 , 小车质量为 , 小车左端和斜槽末端平滑过渡但不粘连,在点静止放置一滑块(可视为质点),滑块质量为 , 最右边有一固定的竖直墙壁,小车右端距离墙壁足够远。已知斜槽段长度为 , 由特殊材料制成,从点到点其与小球间的动摩擦因数随到点距离增大而均匀减小到0,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滑块与小车的水平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水平地面光滑,现将一质量为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斜槽顶端点静止滚下,经过后与静止在斜槽末端的滑块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滑块滑上小车,小车与墙壁相碰时碰撞时间极短且为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取。求:

    1. (1) 小球运动到B点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2. (2) 小球运动到C点时(还未与滑块碰撞)的速度大小;
    3. (3) 小车与墙壁第1次碰撞后到与墙壁第2次碰撞前瞬间的过程中,滑块与小车间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