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

更新时间:2024-04-01 浏览次数:6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青春是美好的,犹如一束明媚的阳光,照射我的胸膛;青春是美好的,犹如一场蒙蒙的细雨,滋润我的心田;青春是美好的,犹如一缕淡淡的清风,轻我的脸颊。青春就是那位撑着油纸伞的美丽女子。她的优雅,她的xián  ① 静,都形成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卷。趁着阳光正好,趁着微风不zào  ②  , 让我们一起游青春的广阔海洋。

    1.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  ②

    2. (2)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拂 ( )  潜游 ( ) 

  • 2.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

    未来的博物馆在哪里,长什么样?____ 。 ____。____; ____;一个个博物馆形象IP开发,让历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①“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

    ②一件件珍贵文物移步线上,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体验

    ③数字化带来了极具想象力的答案

    ④近年来,博物馆业加快与数字化牵手,一个个文物保护研究项进驻互联网,拉近与公众的距离

    A . ①③④② B . ①④②③ C . ③④①② D . ③①④②
  • 3. 古诗文默写。
    1. (1) 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2. (2) ,绿水逶迤。(欧阳修《采桑子》)
    3. (3) 杜甫《春望》一诗中“”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4. (4) 司马迁的《周亚夫军细柳》中文帝到三处军营所受待遇不同,到霸上、棘门军营时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到细柳营时“”“”。
    5. (5) 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形成一种似梦似幻的境界的句子是:
  • 4.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 (1) 《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纪实作品,讲究“用事实说话”。结合原著,说说斯诺是如何做到的。
    2. (2)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在他的《昆虫记》中有的昆虫“有无微不至的母爱”,但也有的昆虫“心肠歹毒”,请你任举“心肠歹毒”的一例,写出它的特点。
  • 5.  学校组织到某博物馆研字,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 (1) 该博物馆精选了100件文物,放在五个主题时空舱,借助现代技术,让观众感受历史场景,亲近历史文物。请你参考示例,为第二时空舱中起一个四字舱名,并从内容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简述理由。

      【示例】第一时空舱简介:商周时期青铜器。通过数字技术,让青铜器“活”起来,观众可通过扫码、触摸等方式,“唤醒”青铜器,让它旋转、缩放,以便欣赏其构造、纹饰。

      舱名:青铜时代

      起名理由:用“青铜时代”命名该时空舱。突出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繁盛。青铜器古朴厚重的质感,让人联想起那个时代宏大庄严的祭祀场面。

      第二时空舱简介:以文物为线索,串起秦一统六国的历史。通过虚拟现实再现当时的重大事件、战争场面等,让观众在金戈铁马、风云激荡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舱名:

      起名理由:

    2. (2) 你在第一时空舱门口遇到一位老人,他问你到第五时空舱怎么走,请你根据下面的平面图为他指明路线。

    3. (3) 研学活动结束后,小文同学想用一副对联描述自己在时空舱的见闻,请你用对联的知识帮他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曼舞广袖 兵俑 飞天 甲士重生 

      手持长戈 依稀 玉环再世 恍若

      上联:

      下联: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 6.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愿时光不老

    ①到了家门口,发现忘了带钥匙,我抬手敲门,“咚咚,咚咚····”起初是有节奏地叩门,没人回应,而后敲门声细密起来,如冷雨敲窗,“咚咚咚咚咚”,仍没回音,最后变成了响亮的鼓点,“咚——咚——咚”门总算开了,探出一张温柔和善的脸,是母亲,她皱纹里淌着笑意。

    ②“哎哟,手都敲疼了。”我怨嗔地说。母亲腰间扎着围裙,手里掂着锅铲,歉声道:“我在厨房,抽油烟机开着,听不清外面的声音。”我换拖鞋的工夫,她走回厨房,小声补充:“累了吧,这就开饭。”

    ③慢慢地,我心里浮起几丝愧疚。爱人工作忙,中午很少回家,女儿又住校,只有两个人的午餐,母亲做得很用心。干煸冬笋、清蒸鲈鱼、豆腐菌汤,饭菜精致,都是我喜欢吃的。

    ④“味道不错!”我边吃边夸赞,眼瞟向母亲,她轻皱着眉,鼻尖上悬着几粒汗珠,伴着咀嚼一颤一颤。我低下头去,接着夹饭,心里却如沸水般翻涌起来。母亲已年过古稀,时光在她身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痕,白了鬓发,弯了腰身。

    ⑤母亲念过几年书,能写能画。父亲是一名军官,常年在部队,母亲家里家外忙碌。耕田插秧、担粪浇地、翻修屋舍……

    ⑥到我能跑会跳了,偏又身子孱弱,母亲为了多挣些钱给我看病抓药,还到离家30余里的矿上拉过煤。天刚透出微微的亮光,她就起床,揣上两个饼子,拉上架子车出发了。三月的天乍暖还寒,她拉着车走在乡野小路上,四周漆黑一片,凉凉的露水打湿了裤腿,她却浑然不觉,一心只想着赶路。

    ⑦到煤矿时已近中午,装上一车煤,她顾不上歇一会儿,便把绳套在颈间,拉上车往回赶。夜的幕布罩了下来,母亲终于进了家,母亲把稀粥煮上,待火舌烈烈地舔着锅底时,她这才坐下来,将外衫轻轻褪下,肩上勒出道道血印。那时我五岁。

    ⑧又过了两年,母亲带着我随军去部队,她到一家绣花厂做活,挣些钱补贴家用,那双握惯了锄头的手绣起花来同样灵巧,母亲一只手握着绣绷,另一只手捏着绣针,指尖上下翻飞,小半天的工夫,绢布上枝叶摇曳,花绽蝶舞,淌动着浓浓的春意。

    ⑨记得有一回,我放学后去绣花厂找母亲。院子里有棵高大的老杏树,有十余米高,树上的杏子熟透了,灿黄诱人。我馋得口水流淌,缠着母亲非要摘杏子吃。她仰头望树,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牵着我的手,来到树前。 

    ⑩母亲双手抱紧树干,脚使劲一蹬,噌噌噌,攀上高大的杏树。她坐在高高的树杈上,手捂胸口稳了会儿神,这才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折了根树枝,左敲一下,右敲一下,杏子“吧嗒吧嗒”落下。我挎着小篮子,兴冲冲地跑着捡拾,边捡边吃,嚼得两腮泛酸,才肯停下。

    ⑪多年后的一天,我的一位舅妈从老家来,同时捎来一篮新摘的黄杏。我跟她说起母亲爬树摘杏的事情,她一脸惊诧,摇头说:“不可能,你妈有恐高症,她出嫁前上屋顶晾晒粮食,都头晕的。”

    ⑫我猛地望向母亲,想从她的目光里得到求证,母亲低低一笑,我霎时明白了。

    ⑬我独自懊悔着。忽然跳出个念头,趁刷碗时,扭头对母亲说:“等过些天,女儿陪你去鲁山,看万亩桃花,拍些艺术照。”母亲欣喜不已。

    ⑭这周末,我陪着母亲坐车去山里。一到山脚下,到处都是灼灼盛开的桃花,美如云霞。母亲站到一株株花树前,时而低头,时而仰望,或浅笑伫立,或微闭双眼。我举起相机拍个不停,她笑得眼里开出花来。

    ⑮我望着母亲的笑脸,心中既欢喜又有些酸楚。恍惚间,仿佛时光倒流,我又看到当年的母亲。如果说母爱是一条河流,我多想时光不老,河水逆流而上,母亲永远是年轻时的模样。那样,该有多么好!

    (作者:顾晓蕊。有删改)

    1. (1) 请按照时间顺序,从母亲的角度概括母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2. (2) 请简要分析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 (3) 第段中划线句是如何描写母亲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
    4. (4) 作者在最后一段写到:“我望着母亲的笑脸,心中既欢喜又有些酸楚”请结合全文,分析“我”“欢喜”和“酸楚”的原因.
  • 7.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怀念蛙鼓

    ①乡下的四五月间,一切都像从油塘子里提出来一样,光亮亮的,鲜艳艳的。村东头的禾苗已长得碧油油的了,黄瓜蔓、南瓜蔓拼命往上蹿;芥菜、兰草,田字草也赶趟儿似的,聚满了田野;青蛙这时的嗓门也像上了油的齿轮,声音又脆又亮。一到夜里,音乐会更隆重了。先是一只青蛙领唱,“呱——呱——呱”,清脆有力。然后是大合唱,“呱呱呱,呱呱呱……”霎时,万流齐发,如万马奔腾,如浪涛汹涌,气象恢宏。这场大合唱持续了三四个小时,接下来又是二重唱,童声独唱……

    ②它们各自把最美的音色献给你,一声比一声响亮,一声比一声抒情。它们有鲜明的节奏感,有长短不同的曲调,有弦音,有乐音,有强音,有弱音,时而齐唱时而合唱,不需要指挥更无需歌谱。它们分明是天生的歌者。歌声如行云流水,在这长夜里,让你忘记了忧虑,在这美妙的天籁之声里徜徉……它们仿佛是在歌颂这美好的家园,在庆祝即将来临的生命盛季。

    ③村头的晒谷坪里,乡亲们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聊着家常。听到这热闹非凡的蛙鼓,大家心底便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一个好年成仿佛就在眼前了。

    ④我们小孩子就从人群中溜出来,有的一手提一个瓶子,一手拿一把扇子,跑到田边去捉萤火虫;有的提一根钓竿在田边钓青蛙。父母说不要往深草里走,小心蛇。因此,大家都不敢走远,只在近地方耐心地呼唤:“呱——呱——呱。”就是钓不到,大家也毫不在意,毕竟“醉翁之意不在蛙”。夜深了,大合唱也渐渐地低下来,换成了很抒情的女生清唱,“呱——呱——呱”,像催眠曲一样在空旷的田野飘荡,越发衬出夜的宁静。孩子们也倦了,躺在晒谷坪的草席上,伴着蛙声入眠。

    ⑤这是我童年里最温馨的记忆。蛙声聒噪使我感到生命的奔腾和美好。试想:月白风清的晚上,万籁寂静是不是有一点单调和阴森?只有蛙声的合鸣才是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

    ⑥如今,随着父母工作的变迁,我从乡村走到城镇。在都市里生活久了,“蛙鸣蒲叶下,鱼入稻花中”便只是一个遥远的意象了,儿时那种恬静的田园生活,我已不敢奢望能亲临。“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蛙鸣夜半寻荷塘,误作星辰友人灯”……这些美好的景致在社会发展的车轮中已经被碾得粉碎,“蛙声一片”的美好童年也只能期待着在梦中出现了。

    ⑦今年的清明节,当我再一次回到家乡,再一次静立田头,等候蛙声的洗涤时,我失望了:苍白的月光下是一望无际的田畴。没有虫鸣,也没有了蛙鼓。只有偶尔几声低低的叹息:“呱——呱——呱。”不远处又来了一群扫荡者。那些穿梭不息捕蛙的灯火像残忍的鬼子的探照灯。萤火虫销声匿迹,只有死亡的火光威胁着一切,吞噬着一切。我不由颤栗起来……

    ⑧辛弃疾曾乐观地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当蛙声疏落时,稻花不香、丰年不再的噩运离我们还会远吗?

    ⑨今夜,我又听到了蛙鸣,如此的亲切,如此的温馨,它如初夏夜里拂动着的暖风,沿着情感的脉络缕缕入心。然而,情绪中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忧虑。但愿人们在聆听美妙的蛙鸣时能有爱护之心。用心去感受,用耳去聆听,不要用手去欣赏,不要用嘴去品尝。让我们的城市也保有一丝自然的地方,为了那些虫、鸟、蛙,也为了我们自己。

    ⑩突然想起了齐白石的一幅国画,题曰《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里除一条溪水中的几只蝌蚪外,并不见一蛙。而你仿佛看到了在不远处,蛙们的悠闲与自在,仿佛能听到一片片如歌如吟的蛙鼓,嘹亮而宏阔……

    ⑪怀念蛙鼓。

    1. (1) 结合全文,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品读下面句子。

      但愿人们在聆听美妙的蛙鸣时能有爱护之心。(句中“聆听”一词用得是否妥当?)

    2. (2) 文章多处引用或化用古诗词名句。请以第⑥段为例,概括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3. (3)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请说说本文与《白杨礼赞》运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有何不同。
    4. (4) 本文被报刊编辑安排在“乡村与城市”栏目中发表。请结合文本内容,揣摩编辑这样安排的原因。 
三、古诗文阅读 (共16分)
  • 8.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池非不也 水不在 不知 B . 革之力  可汗大点兵 兵不血刃 C . 寡助之 每晴初霜旦 无微不 D . 者寡助 行天下之大 大逆不
    2. (2) 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 (3) 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人和”和“得道”之间有什么关系。
    4. (4) 孟子说“失道者寡助”,请结合链接材料概括纣王“失道”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链接材料】 (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 , 有炮格之法。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赴火而死。

      (节选自《中记·殷本纪》)

      【注释】①鹿台:在朝歌城中的大型建筑 。 ②钜桥:仓库名。 ③充仞:充满。 

       ④益广:大肆扩建 。 ⑤刑辟:刑罚。

  • 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1) 有同学认为“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君”是第二人称“您”的意思,这里却指诗人自己,不符合语境。你能说服他吗?
    2. (2) “淡而有味”是陶诗的艺术特点之一,请结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简要分析。
四、作文(50分)
  • 10. 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以《节日》为题目,写一篇散文,600字左右。

    提示:①写一个具体的节日,可以是春节、端午节,也可以是国庆节、劳动节,还可以是其他节日。

    ②除了写节日的场面,还应该写出人们在节日里的心情,并表达你的感受。

    ③要使句子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

    题目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种情思永不改变,它沉淀在你的灵魂深处,流淌在你的血液之中,它是一种情感,一种品质,或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它已经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要求:以“永远不变的情思”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