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3-22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欲渡黄河冰塞川,,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2. (2) 若夫,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 (3)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 (4) 戍鼓断人行,。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5. (5) 小文同学摘录描写明月的诗文,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题目

      作者

      月景诗文

      批注

      《岳阳楼记》

      范仲淹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明月千里,月影尤美。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早行,伴月踏霜。

      《无题》

      李商隐

      夜不能寐,冷月侵人。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闲暇时光,我总会坐在窗前,捧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要是遇着难懂的问题,我会( ),直到解决了为止;要是碰到一本好书,我就会( )地读下去。这是我从小就养成的阅读习惯。本学期,读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我们认识了一个①chún cuì____的、高尚的国际主义战士;读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我们能从夸张想象中②biàn bié____人性的真假。翻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遇见了与不幸命运抗争的海伦·凯勒,她百折不挠,使黑暗的世界变得( );来到阿尔卑斯山,我们认识了一位植树的牧羊人,他以个人③wēi bó____的力量,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富饶的家园。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阅读吧,让我们增加阅读面,扩大阅读量。人生何尝不是一本( )的书呢?

    1. (1) 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词语(正楷字或行楷字)。
    2. (2)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求甚解  通宵达旦  神采奕奕  美不胜收 B . 不求甚解  翻来覆去  花团锦簇  美轮美奂 C . 刨根问底  通宵达旦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D . 刨根问底  翻来覆去  神采奕奕  美轮美奂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 3. (2022八下·汕头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雁”是古诗词中常见的吟咏对象,往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鸿雁传书或以鸿雁比游子,抒发思乡怀亲之情的,如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也有以鸿雁喻漂泊的人生际遇的,如杜甫的“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苏轼的“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还有以鸿雁翱翔天际喻自由的精神境界的,如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另外,古诗词中大雁还有爱情专一、团结忠诚的象征意味。总之,“雁”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内容,不超过30字。
    2. (2) 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展翼 寄乡愁离情 孤雁 抒凌云壮志 鸿鹄 鸣天

  • 4. 阅读名著内容,完成各题。
    1. (1)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艾青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诗歌,充满了“土地的忧郁”,大多写的是国家民族的苦难、诗人的悲伤与反抗。 B . 《儒林外史》中范进因中举而疯癫的故事,有力地批判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 C . 《红楼梦》中,刘姥姥在大观园面对王熙凤和鸳鸯的戏弄,却全然不知,闹了很多笑话,体现了劳动者的淳朴。 D . 《简•爱》塑造了一个追求自由平等、自尊自强而又富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
    2. (2) 文学作品中常常充满“误解与真相”,由此造成激烈的矛盾冲突,这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故事跌宕起伏。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组,并结合具体情节加以分析,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误解与真相”。

      A组:李逵与宋江        B组:孙悟空与唐僧

二、阅读(40分)
  •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 ,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修之来此 , 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幽芳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故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书以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①此:指滁州。②刻:清晰地。③宣:宣扬;上:皇上。④刺史:官名,写此文时,欧阳修任滁州刺史。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树林阴       醉翁之不在酒

      幽芳而荫乔木 遂书以其亭焉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3. (3)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得之而寓之酒也/此之谓失其本 B . 不知人之乐/掇幽芳荫乔木 C . 林壑美/水清冽 D . 书以名其亭焉/迷,不复得路
    4. (4) 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

      夫 宣 上 恩 德 以 与 民 共 乐 刺 史 之 事 也

    5. (5) 两文都紧扣一个“乐”字来写,请说说你从【乙】文中读出了哪些“乐”?(用文中词句或自己的话回答均可)
  • 6. 阅读

    坚定是生命的黄金

    韩青

    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自己的思考,更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

    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道一的徒弟,学成后就在大梅山长住了下来,并在那里开始了传法生涯。马祖道一听说后,就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些什么啊?”他回答道:“‘即心是佛’,所以,我就来这里讲解佛法了。”学僧说:“可是,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他听了,微微一笑,说:“这老汉还在迷惑扰乱人。他说他的,我讲我的就是了。”学僧回去一一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声称赞说:“大梅山的梅子熟了啊。”意思是说,法常已经真正悟道了。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成长、声誉,否则,他就会沦落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③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容斋随笔》中就提到这样一件事。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陈后主认为他说得正确,也就没有严加防范,结果兵败亡国,孔范也流落到偏远地方。孔范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事实,自以为是,盲目坚定。可见,对没有把提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盲目的坚定,只能害人害己。

    ④坚定,需要独立的人格,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个朋友从某个会场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还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能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谋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领满。他回答道:“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定,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总统,他的名字也不会在美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⑤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就会变得不再完整。也许有人会说,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行了。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有八九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说实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他们早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甚至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境界了。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有它当关,万夫莫开。

    ⑦由此可见,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1.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梅山的梅子熟了”这句话含意丰富,表面上是说梅子成熟了,实际上是说法常已经悟道并有了独立的见解。 B . 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从正面论证了要多做有把握的事情,对没有把握的事情要正确理解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的观点。 C . 第④段举出林肯竞选总统的事例,旨在阐明在应该坚定的事情上,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保持独立的人格。 D . 利益至上的人大多是名利之徒,为了利益,可以随意改变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是游离在真善美之外的没有境界的人。
    2. (2) 下列与文中“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这个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战国时期的屈原,能够在浑浊的世道中不随波逐流,“举世皆浊我独消,众人皆醉找独醒”是其人格和行为的真实写照。 B . 《我最好的老师》中的怀特森老师曾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C . 文天祥被俘后,抵制各种诱惑,在《正气歌》中写下“是气所旁薄,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足论”的句子,以表明心志。 D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坚持刻苦研习,正如他自己所说:“务斯道,废寝忘餐。”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3. (3) 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那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 (4) 文章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说“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请结合全文回答。
  • 7.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君不见”

    贺虎林

    ①这老头很怪,偏偏在每天的上下午两个黄金时段,来跟大家抢地盘。这是小区里最优雅的一块小广场,四面是草坪和绿树,中间有一个大花坛。每天早饭、午睡后,儿孙都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了,大家正好来跳跳舞、轻松轻松。可他也偏要在这两个时段,提着那只水壶,握着那支塑料海绵笔在这里写字,搞得大家,撵他也不是,不撵也不是。

    ②叫人寒碜的,是他那副行头和德行。他身高不高,顶多四尺半,还欠着肩,再倾下头,更显得矮小。他外罩一身宽大迷彩服,像站着钻进一只大睡袋,衬托得那皱巴巴的小脸、细眯眯的眼睛越发地萎缩了,却摆出一副高傲样子和一副家财亿贯、诗书满腹的清高样。他与人无话,一个人在那里闷头写。问他贵姓?高寿?他也不回答,顶多抬起头,淡淡一笑,然后继续龙飞凤舞。不管你怎么评头论足,他概不理会,抿一抿没有一点髭须的瘪嘴唇,或是摘下那顶一尘不染的灰礼帽,挠挠雪白的短发。以至几年了,大家都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便用他每天涂在大理石上打头那三个字,来指代他。

    ③不错,他每天写得最多的,就是那几行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还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要么就是《沁园春·雪》,也不觉得腻。八栋的老戴说:“老先生功夫了得,一手的书圣行草,疾风劲草,铁马金戈。”我们却不以为然,睃着脚下湿漉漉的横竖撇捺,说些不咸不淡甚至带刺的话:“君不见,你酒量如何?是不是每天一瓶酒啊……”他却仿佛没听见,只抿嘴笑笑,继续在我们周边,或者在散而不去的人堆旮旯里,旁若无人地写。

    ④一天,我们的头儿老A忽然神秘兮兮地说:“最近我跟踪他几天了,见他每天写完字,就去周围转悠,看哪家超市、药店赠送鸡蛋,然后排上队领。”大家惊讶:“是吗?没看错吧?”老A说:“错不了”,说着回头很张扬地朝老头高声问:“君不见,那天在超市领鸡蛋的是你吧?”老头抬起头,仍只眯起小眼睛瞧瞧他,说明认可了。大家就说:“看那身打扮,能是个豪侠之人?”

    ⑤老A过去开煤矿,现在煤矿交给儿女了,自己在家享清福,时不时给大家搞点小福利。

    ⑥过了几天,他又告诉大家一则更具爆炸性的新闻:“君不见每天夜里八九点,都到小区的垃圾桶里,翻拣纸箱和塑料瓶!”

     ⑦“真的吗?”大家又是一片惊呼。老A说:“这还有假?不信你们去问他。”还真有人凑到老头跟前问:“老先生,都这岁数了,还攒这钱干吗?儿女们不管你呀?还是都跑国外了?”

    ⑧老A说:“在国外还用这么穷酸?”然后做出一副怜悯的样子说,“君不见,你不用三更半夜辛苦了,我叫大家每天把纸箱和饮料瓶都拿到这里来,或者送到你家去,你住哪栋啊?”

    ⑨老头这回抬起头,轻蔑地瞅了他一眼。

    ⑩一个烈日当空的上午,来了两位扛摄像机的记者,大家以为是采访我们跳广场舞,没想到他们却径直走到老头面前。女记者俯下身,亲切地问:

    ⑪“老前辈,我们又来叨扰您啦。”

    ⑫大家听了一愣。

    ⑬老头抬起头,面带微笑说:“小朱啊,你们好。”

    ⑭女记者说:“我们想再补几个镜头。”说着和老头并肩站,对着摄像机说:“这位就是我们的英雄,红军老战士殷雪梅老前辈,在抗战胜利六十五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再对他做个采访。殷老前辈,请问您是多大年龄参加的红军?长征的时候,您是怎么走过雪山草地的?” 

    ⑮“我十四岁参加红军,过雪山时候,冻掉两个脚趾……”

    ⑯我们听了大惊,个个脸上都像泼了漆。

    ⑰女记者接着问:“殷老,听说您把自己的房子等财产,全部捐给了红十字会,用以资助革命老区的贫困儿童,自己却租房住,并且房子越租越小。请问您为何要这么做?您是人民的功臣啊。”

     ⑱“我参加红军,就是为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是革命老区到现在还有贫困儿童,我感到惭愧,我有责任帮助他们。” 

    ⑲老前辈说着,用手蹭一下自己细细的眼睛。我简直不敢再看他了。记者又继续问:“您这么做,孩子们同意吗?您为何不留给子孙呢?”

    ⑳“这是我的权利,他们自己有双手。”

    ㉑女记者说:“老前辈您说得真好。”然后突然朝围观的人群扫了一眼,女记者又说:“我们来做个随机采访吧,你们每天和殷老在一起,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㉒大家一听,面面相觑,慌忙地往边上躲。女记者说:“没关系的,你们怎么想就怎么说。”大家越发尴尬地往后退,老A早不见了踪影。女记者把话筒伸向我,我的血管霎时要爆裂了,嘴唇哆嗦得一个字也吐不出。泪光里,只看见老英雄和他身后那个花坛,仿佛地壳隆起一样越来越高,越来越大,像莲台上的那尊佛,笑眯眯地瞅着大家……

    (有删改)

    1. (1) 在一篇小说中,通常有多个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老A的作用。
    2. (2) 下面三句话从不同角度对本文做了点评。请你任选一句,围绕它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不少于150字)

      ◆“君不见”像一尊佛,感化着身边每一个人。

      ◆红军老战士的精神处处闪耀着光芒。

      ◆欲扬先抑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三、作文(50分)
  • 8. (2023九上·四会期末) 在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每年会开展“年度汉字”的评选,选出本年度最具代表性的汉字。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选定一个汉字反映全年焦点。比如过去的2022年中国国内的年度汉字是“稳”,稳体现在经济稳中求进,社会长期稳定,发展行稳致远……因借汉字的言简意赅,年度汉字具备相当的概括性和高度“浓缩性”。

    2023年即将过去,相信你一定收获了很多成长与期许。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概括这一年,你会选择哪个字呢?

    要求:在横线上填写自己选定的年度汉字,以“‘’,我的年度汉字”为题目,讲一讲与你所选的年度汉字相关的故事;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