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更新时间:2024-03-25 浏览次数: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如 图所示物体质量约为50g 的是
    A .
    一颗普通鸡蛋
    B .
    一辆自行车
    C .
    一枚一元硬币
    D .
    一桶5L装食用油
  • 2. 如图是元旦晚会上,学生表演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汕尾渔歌中的《丰收归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演员们发出的声音由话筒振动产生 B . 不同演员声音的传播速度不相同 C . 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音调 D . 人在词曲中感受浓郁的海洋气息说明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 3.  关于如 图所示的光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水中折笔属于光的折射 B . 手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C . 湖面倒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D . 光纤通信属于光的反射
  • 4. 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即用冰 磨成一种冰镜,让太阳光透过它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
    A . 凹透镜 B . 凸透镜 C . 凹面镜 D . 凸面镜
  • 5. 如图甲中夏天吃冰棒时,揭开包装纸后会看见冰棒冒“白气”;图乙中人的手不小心被“白气”烫伤,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 . 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升华形成的 B . 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熔化形成的 C . 热水壶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遇热液化形成的 D . 手被“白气”烫伤会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由于液化放热
  • 6. 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块钢锭被压成钢板后质量变小 B . 冰熔成水,体积变小,质量也变小 C . 将铁块从20℃加热到90℃后,其质量不变 D . 航天员在太空飘着,其质量为0
  • 7.  如图所示是 A 、B 两种物质的质量 m 和体积V 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体积相同的A、B 物 质 ,B 的质量比A 的大 B . 质量相同的A 、B 物质, A 的体积比B 的大 C . A物质的密度是B 物质的密度的4倍 D . A物质的密度是 B 物质的密度的2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 8. 元旦晚会上,李老师和小明共同演唱了《我爱你中国》,演唱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产生的,同学们依据可以区分李老师和小明的声音,还可以根据声 音的来大致判断演唱者离他的远近(后两空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9. 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 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成的是 像(选填“实”或“虚”),若视力表的长为 0.8 m, 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m,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人的距离为 m.

  • 10.  中国古代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 造初步完成.铜液冷却成形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这个过程需要热量, 青铜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知,青铜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11. 清晨,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平静的品清湖水面,经水面反射后,反射角大小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入射角将 反射角将 (后 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2. 某同学在烧杯中装某种液体,多次测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及对应的液体体积 V, 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则实验中烧杯的质量为 g, 该 液体25cm3的质量为 g, 密度为 g/cm3

  • 13. 如甲图所示,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 量”)的性质,在医院里经常有如乙图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 好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在处 减弱噪声.

  • 14. 如图是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由图可知,冰熔化经历了 min, 这段时间内温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3min 时 冰 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 小 题 , 第 ( 1 ) ( 2 ) 小 题 各 2 分 , 第 ( 3 ) 题 3 分 , 共 7 分 .
  • 15.      

    1. (1) 如 1图所示,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 AO 在水中的折射光线 OC 的大致方向. 
    2. (2) 如2图所示,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AO 的反射光线 OB 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 (3) 如3图所示,两透镜焦距相同,且其中一个焦点F 刚好重合,根据已知光线作出 原先的入射光线和后来的折射光线.
四、nbsp;、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18小题各6分,第17小题7分,共19分 .
  • 16.     

    1. (1) 一位同学在一次测量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A 、B 进行了测量,如1图所 示,放置正确的刻度尺是 测量结果应记为cm;
    2. (2) 如2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g
    3. (3)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来测量体温的,如3 图所示体温计的读数 为 ℃;
    4. (4) 如4图所示,托盘天平的读数为g.
  • 17.  小华同学发现爷爷的老花镜为凸透镜,他利用以下器材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 (1) 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 (2) 实验前,应先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3. (3) 器材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 填 “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 移动光屏后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此像与之前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如将蜡烛移动至20cm   刻度处,应将光屏移动到 ____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 得到清晰的像;
      A . 10cm-20cm B . 50cm—60cm C . 60cm—70cm D . 70cm-80cm
    5. (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出现如图的情况,小华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小华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中央看到像;如果光屏不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 的中央,应将透镜 向调整.
  • 18.  李明想根据所学知识来测量家中食用油的密度,于是就把某品牌食用油带到物理实验室里,利用一些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操作.

    1. (1)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 ,发现指针如题18-1 图 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

      ②用调好后的天平称出空烧杯质量为26g;

      ③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食用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62g, 则食用油的质量 为 g;

      ④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量筒内液面静止时食用油的体积如题18-3 图所示,则 食用油的体积为mL;

    2. (2) 通过上述步骤,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kg/m³;
    3. (3) 小明这种方法测出的该品牌食用油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五、nbsp;、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7分,共13分.
  • 19. 今年国庆期间,小明一家自驾去海丰莲花山度假村游玩,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爸爸开 车正匀速靠近一座高山,鸣笛4s 后听到回声,若当时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15m/s, 声音 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求:
    1. (1) 从鸣笛到4s 后听到回声,车行驶了多少米?
    2. (2) 从鸣笛到4s 后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路程是多少米?
    3. (3) 车鸣笛的位置到高山的距离为多少米?
  • 20.  小明在游玩时买了一个铜制摆件,为知道该摆件是空心还是实心,小明把该摆件完全浸 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刚好溢出150cm3 的水,并用天平测出这个摆件的质量是445g( ρ=8.9×103kg/m3 , ρ=1.0×103kg/m3 ), 求:
    1. (1) 溢出水的质量是多少?
    2. (2) 该摆件的体积为多少?
    3. (3) 用计算说明该摆件是空心还是实心?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22 小题各6分,第23 小题7分,共19分.
  • 21. 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是如何形成的呢?于是他们找到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 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 个针孔照相机如图,马上进行了探究.

    1. (1) 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选 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
    2. (2) 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 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___
      A . 三角形光斑 B . 圆形光斑 C . 烛焰的正立像 D . 烛焰的倒立像
    3. (3) 若将蜡烛向下移, 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向移(选填“上”或 “下”);若将蜡烛靠近易拉罐,像的大小将会 (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 22. 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题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 (1) 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上述设计中, 更合理的方案是 (选填“甲”或“乙”).
    2. (2) 碘锤放在热水中,几分钟后里面充满了紫色的气体,这是由于碘固体 (选填“吸 热”或“放热”)发生了现象,把碘锤从热水中拿出放在空气中, 一会发现碘 锤中的碘蒸气不见了,碘锤内壁上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这是碘蒸气 形成的(后 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3. (3) 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如丙图实验:在烧杯中 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 大量白雾,如图丙所示,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答: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超声与亚声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能够穿透玻璃、 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超声波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 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

    频率小于20Hz 的声波叫做亚声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次声波。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 水和空气吸收,次声波还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次声波频率低但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 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例如,频率低于1Hz 的次声波,可以传 到几千以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容易 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可致人死亡。

    1. (1)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 Hz的声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月球上使用。 
    2. (2) 超声波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这些材料中属于导体的是
    3. (3) 超声波和亚声除了可以传递能量外,还可以传递
    4. (4) 在海洋中,次声波比超声波能够传播的更 (填“远”或“近”);
    5. (5) 下列不同频率的声波能与亚声产生共振的是
      A . 8Hz B . 800Hz C . 8000Hz D . 80000Hz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