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13 浏览次数: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里耶秦简中有被称为“中国最早信封”的“迁陵以邮行洞庭”简牍。这是一块邮书封检木牌,上面短短的七个字体现收信地和“直达”的邮递方式,当时的紧急邮传文件则会注明“以利足行”,要求由善跑者传递, 有的甚至会标注“急急急”。上述材料反映出( )
    A . 中央集权管理的有效性 B . 国家征收赋税依据科学 C . 秦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国家对人民的严格控制
  • 2. 表 1是东晋与刘宋时期士、庶族任职表,从表中信息可以得出( )

    表1

    时期

    官制

    总人数

    士族

    比例

    庶族

    比例

    东晋

    中央文武要职

    355

    355

    100%

    0

    0%

    刘宋

    中央文武要职

    260

    163

    63%

    97

    37%

    刘宋

    方镇州刺史

    208

    62

    30%

    146

    70%

    A . 门阀势力逐步削弱 B . 社会阶层的固化 C . 庶族成为政权支柱 D . 士庶族融合完成
  • 3.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 “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从中可以得出三省六部制的设置( )
    A . 标志着官僚政治初步建立 B . 通过制约平衡提高效率 C . 利于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 D . 调和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 4. 表 2为五代时期的部分诏令与敕令。

    表2

    晋天福二年

    (937年)

    诏:“禁一切铜器,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 许人收

    买, 于诸处兴贩去。”

    周广顺元年

    (951年)

    敕:“铜法,今后官中更不禁断, 一任兴贩, 所在一色即不得销铸

    为铜器货卖,如有犯者,有人纠告捉获, 所犯人不计多少斤两,

    并处死。其地分所由节级,徒一年, 邻保人十七放,其告事人给

    与赏钱一百贯。”

    表中内容主要反映了( )

    A . 官营手工业兼营商品生产 B . 乡里邻保制具有经济功能 C . 政府注重对工商业管理 D . 唐末政府面临财政困难
  • 5. 宋朝天圣元年(1023 年),官方成立“益州交子务”发行纸币,当时纸币价值 770陌等于77000文。每个炊饼的售价约为3文钱。由此可知交子( )
    A . 使用范围较广泛 B . 有其自身的局限 C . 助推了经济发展 D . 易造成通货膨胀
  • 6. 清初知县黄六鸿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 撰写的政书《福惠全书》所载当时的乡约有两种:讲读上谕之“讲乡约”和“料理地方之乡约”。 两者的分别在于: “讲约正副等专司讲政,宜待以优礼; 或有关地方教化风俗事件,听州县所委。其余琐屑,则别有料理地方之乡约在,非彼宜与也。”由此看出清初( )
    A . 基层民主政治得到发展 B . 中央集权制度遭到挑战 C . 政府推行宽松的文化政策 D . 社会教化与社会控制并存
  • 7. 驻美公使张荫棠认为,清政府外交失败,列强之“威胁强逼,智算术取者半”,当局“不解国际法律自误者亦半”。他还提出对外之方,“其要在于勿忽视国际公法,勿放失土地主权,勿懵昧于列国情势而已”。从中得出该官员( )
    A . 从国际法角度反思当朝外交 B . 批评政府官员缺乏守约意识 C . 主张关注世界政治发展潮流 D . 大胆摒弃了传统的宗藩观念
  • 8. 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 300 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其中,同盟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为三大党,共和党拥戴袁世凯, 统一共和党接近同盟会。该现象突出说明( )
    A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 政党实践以失败告终 C . 政党政治成为时代潮流 D .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
  • 9. 1980年8月,邓小平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 二是解决兼职副职过多的问题;三是解决党政部分,以党代政的问题; 四是解决好新老领导干部交接班的问题。邓小平解决上述问题的出发点是( )
    A . 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B . 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C .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D .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10. 考古专家常将文字、铜器、城市作为文明起源的要素。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在 20世纪40年代认为复杂的农业模式、使用灌溉等技术是两河流域南部文明产生的重要条件。80年代以来,考古人员发现两河流域北部在没有灌溉农业的基础上,由分散的聚落向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经济中心汇集。对上述材料的最准确解读是( )
    A . 古代各地文明不能用统一要素认定 B . 新的考古材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全貌 C . 了解历史需要掌握一定学术前沿知识 D . 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是文明出现的前提
  • 11. 有学者指出: “罗马道路主要是出于战略目的而建造的,但它们的存在所起作用更多的却是贸易和社会的交流,这样有助于在帝国境内创立一种同质文明。”文中的“同质文明”( )
    A . 确保了罗马帝国的稳定统一 B . 有利于欧洲认同的形成 C . 创造了完善的罗马法律体系 D . 避免了欧洲国家间冲突
  • 12. 1883 年有人这样描述伦敦的贫民窟:“想走进贫民窟,就必须穿过有毒的臭气,这种气从一堆堆垃圾和乱七八糟的臭水沟里冒出来,有时脏水就在你脚下流。许多院子永远照不到阳光,永远没有新鲜空气,也不知干净的雨水为何物。”上述现象的出现( )
    A . 推动工厂制度趋于完善 B . 改变了民众的生活观念 C . 直接引发欧洲工人运动 D . 迫使政府调整城市规划
  • 13. 1787年宪法起草人之一约翰·杰公然宣称:普通平民过于愚昧无知,不能享有政治权利;作坊师博和工人的位置,就是在车床旁边,而农民的位置,就是在犁耙后面; 国家的事务应该由有钱的和高尚的人们来管理。上述观点( )
    A .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B . 强调社会多个阶层的义务 C . 主张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 D . 力图维护资产阶级的特权
  • 14. 《美国力量的收缩》一书说:尼克松的基本战略不是要对方赶快摊牌,而是要在桌上积累大笔赌注———就一连串看来是相互关联而规模广泛的问题同俄国人谈判。这种想法后来被称为“连环套原则”。这体现出当时美国政府( )
    A . 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B . 实行全面收缩的对外战略 C . 力图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D . 推行遏制苏联的军事政策
  • 15. 国际舆论界认为: “工业化国家和跨国公司不再把不发达国家作为资金的投放地、原料和劳力的来源或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地,对全球大生产来说,它们只对一些地区甚至某些国家感兴趣。这就造成不发达国家的结构比现在更加不平衡。”材料意在强调( )
    A . 新兴市场国家主导着国际经济格局 B . 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挑战 C . 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动力 D .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日益重要
  • 16. 有学者指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使得低端劳动力在智能的机器体系中被不断“边缘化”,而高端劳动力在智能的机器体系中进一步“核心化”。材料表明( )
    A . 劳动者的创造能力不断增强 B . 劳动者的社会地位被彻底改变 C . 信息时代促进了劳动力的解放 D . 技术进步极大地改变了生产关系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2分
  • 17.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 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 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 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古之选举专论行,今之进士专论文,似相背驰,然古以行举者,未必便保其终如兹,科目虽以文进,而进士一科,尤为世所崇重, 士登其目者,未免自顾科名,爱惜行检,不敢为非,是励行崇化之道,实默寓其间,与古之辟举,盖异辙而同途也。

    ————摘编自 (明) 陈于陛《意见·科目》

    1. (1) 根据材料一,与汉武帝时期比,指出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
    2. (2)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明朝科举制度的特点,请简要评价文中观点。
  • 18.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粟生而金死, 粟死而金生。 金一两生于竞 (通“境”) 内, 粟十二石死于竞外。粟十二石生于竞内, 金一两死于竞外。 国好生金于竞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 国好生粟于竞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 国强。

    ————摘自《商君书·去强》

    材料二  1898年清政府命令各省府、 州将书院一律改为学堂, 兼习中学和西学。1902年起,陆续制订、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发展农业教育的政策和规章,兴办农业学堂由此也就成为新政中的一项“既定国策”。 1903年9月, 清廷在中央初设专门性的产业行政机构————商部,地位仅次于外务部而列其他各部之首。 商部内分设保惠、平均、通艺、会计四司, 分别负责农、 工、 矿、 交通、 财政等事宜。 其中 “平均司”为专门执掌与农业相关的如“开垦、 农务、 蚕桑、 山林、 水利、 树艺、 畜牧一切生植之事”。

    ————摘编自詹灵杰《清末农业近代化析论》

    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后,我国大幅提高粮食统购价格和超购加价幅度,调减粮食征购基数,恢复粮食集市贸易。1985 年取消统购派购,将粮食棉花改为合同定购。1990年,建立了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建立棉油等其他农产品储备制度,根据市场供应进行适时调控。1985 年, 中央财政建立了“发展粮食生产专项基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993年,建立收购保护价制度和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1998 年,根据农业发展阶段和即将加入 WTO的新形势, 对1993 年颁布的《农业法》进行了修订,“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独立成章。

    ————摘编自方言《中国特色农业支持保护之路》

    1. (1)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的观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在农业近代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政策的特点及重要意义。
  • 19.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3

    13 世纪以前

    英国以郡长、郡法院和城市当局为代表的各级地方政府,不只是国王政

    府的地方代理机构,同时也是地方共同体的自治机关,具有相对独立性

    14 世纪

    授予治安法官以搜查、逮捕、审判除叛逆罪和死刑重罪之外所有刑事嫌

    犯的权力。爱德华二世时期,国王有权任免治安法官, 只有“国王满

    意”才能继续任职,治安法官就任时必须进行宣誓,保证“忠于职守”

    1439年

    法规规定必须拥有年收入 20镑的自由土地保有人方可担任治安法官。

    治安法官几乎全部出身乡绅和小贵族,对于治安法官的专业知识没有明

    确要求, 大多数人是法律的门外汉。

    17-18世纪

    伊丽莎白时代,绝大多数人并未完全处于中央政权的直接管辖下, 大多

    数人由地方官员管理,特别是治安法官们决定其命运。治安法官曾一度

    黯然失色,在18世纪时再次控制了地方司法、治安和行政管理大权

    19世纪

    30—40年代

    英国进行了一系列上层建筑层面的改革,治安交给了新建的警察部门。

    司法由改组后的统一法院承担起来,原来的治安法官虽继续保留,但职

    权仅限于地方司法,与行政完全脱钩。由于实现了民主化和民生服务

    化,地方民众不再仅仅是地方自治的客体, 而成为地方自治的主体和服

    务对象,中央政府基本不干涉地方具体事务,至多通过立法和财政援助

    对地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调节和监督。

    1888年

    将民主自治原则落实于郡级政府。《1900年城镇议会法》要求所有的自

    治市都要设立民选议会

    1997年

    英国颁布《地方政府法》,提出地方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提供公共服务,

    要求地方政府每年必须通过专门机构和人员及固定的程序进行绩效评估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地方自治:法治运行的三个阶段》

    围绕“英国地方自治”这一主题,从表3中选取两个及以上时期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有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 20.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协商民主是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协商民主的发轫久远,.中西方协商民主的兴起和发展面临不同的历史语境和理论诉求。

    材料一  西方协商民主直接源于西方的历史文化与传统,其产生缘由主要是应对当代自由民主政治面临多元文化和多元利益纷争的现实挑战。 因此,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产生离不开西方传统理念,尽管从其理论产生来看,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共和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和社群主义等民主理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不可否认的共识是自由主义民主(代议制民主) 理论是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但无论是哪种对人权的自由进行保障都是西方民主理论的核心思想指导,都没有脱离自由主义民主制度的框架,它更多关注的是个人自由,而忽视集体利益和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导致当代西方自由民主政治面临诸多危机和挑战。

    ————摘编自史博《中西协商民主制度比较研究》

    材料二  中国创立的协商民主的源头不是协商政治制度, 而是人民民主。 因为人民民主是中国的国体, 而协商民主制度是在人民民主这个国体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协商民主是能够实现这一重要思想的强大系统。 国家大事由人民讨论, 重大问题需要人民了解。协商民主正是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原则的一种功能。 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特别是对中国协商民主实践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摘编自战阳《中西协商民主制度比较》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西方协商民主产生的因素。
    2. (2) 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协商民主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