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3 古诗三首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

更新时间:2024-03-25 浏览次数: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任务一:字词积累与运用
  • 1. 看拼音写词语。

    wáng hóu

     wén zhāng      

      kū qì       

     qīng yíng

     

     

     

    mài  bó  

          qī xī       

       jī zhù         

    zhuó shǒu

     

     

     

     

  • 2.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1) 终日不成章,泣 (dì tì)零如雨。
    2. (2) 中庭地白树 (qī xī)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3. (3) 盈盈一水 (jiān jiàn), (mài mò)脉不得语。
    4. (4) 日暮汉宫 (chuán zhuàn)蜡烛,轻烟散入五 (hóu hòu)家。
  • 3. 选字填空。
    1. (1) 侯  候  喉    咽    诸    时    王将相
    2. (2) 泣  拉  粒    颗    手    哭    不成声
    3. (3) 栖  洒  晒    晾    息    水    挥自如
  • 4. 给“章”选择正确的解释。

    A.歌曲诗文的段落    B.条目,章程    C.花纹    D.条理

    1. (1) 终日不成章。
    2. (2) 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3. (3) 妹妹的书桌上杂乱无章。
    4. (4) 老师跟我约法三章,要求我以后不再迟到。
  • 5. 读下列诗句,写出对应的传统节日,再自己补写一句有关节日的诗句。
    1.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 (2)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 (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4. (4)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 (5)       
  • 6. 根据意思写诗句。
    1. (1) 春天的京城中,热闹繁华,处处飞花,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
    2. (2) 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两岸相隔能有多远呢?虽只隔着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却相视而不得语。
    3. (3) 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赐的蜡烛,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4. (4) 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 
  • 7.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 (1) 《寒食》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夜晚的景象,后两句写白天的景象。
    2. (2)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3. (3)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故事创作而成的。
    4. (4) “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一个反问句,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 8. 默写填空。
    1. (1) ,脉脉不得语。
    2. (2) 《迢迢牵牛星》中突出织女美丽而勤劳的诗句是“

      。”

    3. (3) 《寒食》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的句子是“。”
    4. (4) 《十五夜望月》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
二、任务二:阅读理解与提升
  • 9. 阅读下面课内古诗,完成练习。

    (一)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 (1) 下面对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是( ____)
      A . 终日不成——章:文章 B . 泣涕如雨——零:零散 C . 复几许——去:距离 D . 脉脉不语——得:得到
    2. (2) 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3. (3) “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4. (4)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5. (5) 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6. (6) 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10. 诗歌鉴赏

    (二)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 (1) “尽”的意思有:①完;②死亡;③达到极端;④全部用出;⑤用力完成;⑥全,都;⑦所有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中“尽”的意思是(填序号)。“取之不尽”中“尽”的意思是(填序号)。
    2. (2) 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的画面,然后写下来。
    3. (3) “月”一直是文人墨客喜欢吟咏的景物,诗人借月抒怀,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有“峨眉山月半轮秋,”。
    4. (4) 下列对古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尽望”说明月夜的景色很奇特,引起众人的关注。 B .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表明诗人对秋景情有独钟。 C . 全诗围绕“桂花”来写,写出了花香的浓郁,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家庭院的思想感情。 D . 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秋思不知道落在何处,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5. (5) 观察古诗下面的插图作品《松间明月长如此》,指出此图与《十五夜望月》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
  • 11. 诗歌鉴赏

    (三)寒  食

    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

    1. (1) 补全古诗。
    2. (2) 解释下列词语。

      春城:

      御柳:

    3. (3)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4. (4) 这首诗写的内容和节日有关,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节日的诗句,请写两句。

    5. (5) 文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描写全城皆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诗句是

  • 12. 课外古诗阅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1) 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题目是
    2. (2) 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与其并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 (3) 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的含义。
    4. (4)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5. (5)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 (6) 写出有关“月”的诗句。
三、任务三:拓展延伸与探究
  • 13. 拓展延伸。
    1. (1) 传统节日我知道。在时间轴上再补充三个传统节日。

    2. (2) 从你补充的三个传统节日中选择一个,写两句与之相关的诗句:,与这一节日相关的习俗有:
    3. (3) 请你写出诗句中含有“月”字的课外诗句:
    4. (4) 请你写出诗句中含有“花”字的课外诗句:
    5. (5) 请你写出与思乡有关的课外诗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