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3-08 浏览次数:9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
  • 1. 默写古诗文。
    1. (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
    2. (2)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3. (3) ,秋风吹散马蹄声。,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4. (4) 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 (5)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6) 自古以来,友谊都极其珍贵。对李白来说,友情是明月下的离别,离别故乡,“夜发清溪向三峡,”(《峨眉山月歌》),舟行愈快,思念愈深;友情亦是托明月伴老友随行的牵挂,“,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人行愈远,忧思愈浓。对杜甫来说,友情是暮春时节与李龟年的意外重逢,“”(《江南逢李龟年》),慨叹人世沧桑。
  • 2. 班级举行诵读比赛,同学们准备为《观沧海》配乐,选作配乐的乐器是古筝,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选古筝作为配乐乐器。

    [知识卡片] 古筝音色:古朴、刚劲、悠扬。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阳江漆器mián yán数百年,阳江漆器博物馆里的展品____,是阳江一代代漆器制作人对技艺jīng yì qiú jīng的体现。展品还有打火机、写字笔、发簪、葫芦等生活用品,它们与古老的漆艺完美____,化身为让人眼前一亮的漆艺文创品,焕发出新的生机,独特的髹饰技艺让漆器____,散发着péng bó的生命力。朱漆灵韵,匠心传承。阳江漆器不但有特色创新,而且保留传统风格,呈现较高的欣赏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mián yán( )

      ②jīng yì qiú jīng( )

      ③péng bó( )

    2. (2)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应接不暇 结合 经久不衰 B . 琳琅满目 融合 历久弥新 C . 应接不暇 融合 历久弥新 D . 琳琅满目 结合 经久不衰
    3. (3)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阳江漆器不但有特色创新,而且保留传统风格,呈现较高的实用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B . 阳江漆器不但有特色创新,而且保留传统风格,呈现较高的欣赏价值、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 C . 阳江漆器不但保留传统风格,而且有特色创新,呈现较高的欣赏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D . 阳江漆器不但保留传统风格,而且有特色创新,呈现较高的实用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 4. 班级开展以“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题。
    1. (1) 班刊准备设计几个栏目,请你仿照示例,再拟写一个栏目名称提供给编辑部参考。

      [示例]栏目:佳作欣赏

    2. (2) 活动启动仪式上,学生代表小江写了一段开场白,请结合本学期所学课文,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一句。

      同学们:文学是一座充满智慧的知识宝库。在这座广袤的知识宝库里,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底。你看:作家鲁迅用美女蛇的传说让我们想象百草园的神秘;诗人冰心用她那清新隽永的小诗告诉我们人生的道理;……如果你也是文学爱好者,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启程,踏上快乐的文学之旅,感受成长的喜悦吧!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8~9题。

  • 5. 小江同学把《西游记》中孙悟空不同成长阶段的名称和相应的关键事件,做了如下梳理。下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仙石迸裂,横空出世—石猴 B . 智勇非凡,勇闯水帘洞—美猴王 C . 拜师学艺,祖师赐名—孙行者 D . 挑战天庭,大闹天宫—齐天大圣
  • 6. 孙悟空是一个具有猴性、神性、人性“三性一体”的形象,其中“人性”指具有像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和精神品质。请结合《西游记》内容,分析孙悟空是如何体现“人性”的,要求写出两点。
二、阅读(41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驰,意与日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①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②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选自朱熹、李幼武撰《陈谏议教子》)

    [注释]①贾人:商人。②遽:马上,赶快。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非学无广才/刀劈狼首 B . 年与驰/元方年七岁 C . 意与日/日始出时人近 D . 何及/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 (3)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而偿其

      查字典法:①不弯曲,与“曲”相对;②直接,径直;③同“值”,价值,这里指钱;④正确的道理;⑤报酬,工钱。

      (填序号)

      仆养之终老

      课内迁移法:“子书”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

    5. (5) 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写出诸葛亮和陈谏议分别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①刷微信、看视频、搜新闻、拍照片……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即便是走路、吃饭、坐车,眼睛也离不开屏幕。然而,伦敦大学学院(UCL)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们若高度专注于眼前事物,就会听不到原本能够听到的声音。这意味着,沉迷刷屏的人可能会出现短暂性失聪。

    ②早在2012年3月,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神经学研究所的尼尔利·拉唯教授就做过一项实验:要求一百多位参与者在电脑上完成一些测试项目,包括高难度的填字游戏、图片找茬、数列对比等。在参与者紧盯屏幕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会突然插播一些引人注意的曲调,并在测试结束后询问参与者是否听见了那些曲调,结果有80%的参与者表示自己没有听到。

    ③研究人员插播的曲调音量并不小,参与者是不是没留意,或听到了没记住呢?2016年1月,拉唯教授与该学院耳科研究所的玛利亚·柴特博士又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将脑磁波描记器连接到13名听力良好的受试者身上,实时检测其听到声音并产生感知的所需时长(即P3数值)。当受试者们专注于电脑屏幕上的视觉任务时,研究人员再次插播歌曲,不料受试者们的脑部扫描却显示,其P3数值一直处于抑制状态中。这表明,受试者们不是有意忽略或者选择过滤掉那些声音,而是确实没有听到。

    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失聪现象呢?玛利亚·柴特博士解释道:“因为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共享同一块有限的神经资源,当视觉的负荷加重甚至过高时,听觉所能使用的神经资源就大大减少了。这会导致人的听觉感知降低,甚至失效。”所以,你要是和一个沉溺于刷屏的人说话,他多半不会理睬你,因为他很有可能没听见你在说什么。

    ⑤短暂性失聪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毛病,但是会给人们的安全埋下隐患。试想一下:在驾驶过程中,被路边广告牌或LED屏幕吸走注意力的司机可能会听不到汽车喇叭声,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在行走时,沉迷于手机刷屏的人很容易陷入失聪状态,听不到周遭的路况提醒,从而给自身带来危险……

    ⑥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刷屏幕”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从社交角度考虑,少刷屏、多交流,更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材料二

    ①没有人能做信息社会的孤岛,但我们可以重新思考与数字技术的距离。当过多的时间精力被手机占据,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自己生活的“失控感”。尝试放下手机,追求“数字极简”,其实质是想重新掌握生活的主动权。如果说“媒介是人的延伸”,那么这种延伸不应该是畸形的、冗余的甚至是干预的,而是适配的、互补的乃至融合的。

    ②对于手机,应该怎么办?我们不妨参考提出“数字极简主义”这一概念的学者卡尔·纽波特的建议,“在嘈杂的世界中选择专注的生活”。不让宝贵的时间被无谓的浏览所绑架,不让有限的注意力被无用的信息所侵蚀。因为,比逃离手机更重要的是专注自我,比网络世界更真切的是现实生活。

    ③面对手机,从沉迷与依赖,到自省与自觉,无论选择什么方式来保持专注、实现“断舍离”,我们都有理由期待,“数字极简生活”终将成为“数字自由生活”。手里的手机,我们或许不敢妄言“离得开”,但一定可以“放得下”。

    1. (1)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伦敦大学学院(UCL)的最新研究结果意味着,沉迷刷屏的人都会出现短暂性失聪。 B . 短暂性失聪现象的出现是由于视觉负荷占用了大量的神经资源,导致听觉感知效果大打折扣。 C . 一个沉溺于刷屏的多半不会理睬你,因为他有可能没听见你在说什么。 D . 低头刷屏,可能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负面影响。
    2. (2) 材料一第②段和第③段的两次实验的顺序能否调换?请简述理由。
    3. (3) 你的同桌小明每到放学时间都沉迷于手机游戏、刷视频,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劝说小明合理使用手机。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不敢老的父亲

    汤小小

    ①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

    ②8岁时,父亲带我去学二胡,从家到少年宫,骑自行车足足要一个小时。等我放学了,他把我送过去,晚上9点再去接我。到家时,已经10点多了,我饭没吃,功课也没做,不得不继续奋战到深夜。于是,父亲决定买一辆摩托车,这样我就能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我妈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能学会吗?”父亲握紧拳头,一边展示胳膊上的肌肉一边豪情万丈地说:“穆桂英53岁还挂帅出征呢,我是个大老爷们,小小摩托车还征服不了?”他胳膊上的肌肉松垮垮的,看得我一个劲儿地捂着嘴偷笑。

    ③我10岁时,父亲60岁,从单位光荣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找个人多的街道,摆起了修鞋摊。收费低,活儿做得又好,常常忙得抽不出身吃饭。以前的同事闲逛到他的摊前,不解地调侃:“老黄,退休工资还不够花呀?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干这活。你这手艺什么时候学会的呀?”父亲一边抱着鞋飞针走线,一边爽朗地笑:“这么年轻就闲着,还不得闲出病来。”看着他沟壑丛生的脸,我忽然感觉有点难为情。

    ④我读高三那年,父亲执意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学人家搞陪读,还不辞辛苦地把修鞋摊也搬了过来。我上课时,他在家做饭;我放学时,他急匆匆出摊。饭做早了会凉,但他总是把时间掐得很准,每次我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可这样的话,他就只能饿着肚子干活,能吃饭时菜早已凉透。我帮他收摊,一个补鞋的中年妇女说:“你孙子都这么大了呀,那你干吗还这么拼命?让儿子养着就好了。”我站在旁边,脸上火烧火燎的,命令他:“以后不要再摆摊了,家里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他把脸一沉,气呼呼地说:“我还这么年轻,还能多挣点!”说这话时,他68岁,原本挺拔的腰身已经有些佝偻。

    ⑤大学毕业后,我留在大城市发展,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自己离远方的父母越来越远,连电话都打得少了。偶尔打过去,父亲还是那一套话:“家里一切都好,我这么年轻,能有什么事儿啊?在外面好好干,别瞎操心!”听他这样说,我就真的很少操心,连谈恋爱、买房子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父母的经济支援。此时的父亲已经快80岁了,我知道他已经不年轻,但是我却一直以为他至少身体健康、没病没灾。直到母亲的电话打过来,我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秘密,我一直不知道。

    ⑥父亲病了,是脑出血。他一直有高血压,常年离不开降压药。他是在鞋摊前病倒的,中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年轻人都避之不及,何况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父亲躺在床上,高大的身躯被岁月打磨得像一片瘦小的叶子,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头发白得如一团蓬松的棉花。而一周前,他还在电话里对我说:“我还年轻……”

    ⑦看见我,父亲想要坐起来,并努力张大干瘪的嘴,做好了展示年轻的准备,但最终,只发出极低的声音:“我一直不敢老,怕我老了,你就没有父亲帮、没有父亲疼了,可我还是老了……”

    ⑧原来,这么些年,父亲一直在用行动和语言激励自己、强逼自己时刻保持年轻状态,好给我挣足够多的钱,给我足够多的帮助,给我足够多的爱,也给我足够多的从容与坦然,让我不因有一个年迈的父亲而自卑自怜!

    ⑨而我,居然根本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竟在他夸耀自己还年轻时,曾生出一丝厌恶与不满。如今,在父亲病床前,看着老如朽木的父亲,我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1. (1) 根据文章内容,以父亲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情节

      8岁时

      10岁时

      高三时

      大学毕业后

      父亲还在经济上支持“我”

      现在

      父亲在病床上极力掩饰自己的衰老

    2. (2) 联系上下文,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父亲躺在床上,高大的身躯被岁月打磨得像一片瘦小的叶子,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头发白得如一团蓬松的棉花。(从修辞的角度)

      ②好给我挣足够多的钱,给我足够多的帮助,给我足够多的爱,也给我足够多的从容与坦然,让我不因有一个年迈的父亲而自卑自怜!(从加点词语的角度)

    3. (3) 文章的最后一句“我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的泪中含有哪些丰富的情感。
    4. (4) 某文学刊物《腾飞》设有“人间亲情”“山水游踪”“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
三、作文(50分)
  • 10. 请以“这是我最好的礼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