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雅礼麓谷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4-05-07 浏览次数:1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4分)
  • 1. 《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古文明国度是(  )
    A . 中国 B . 古埃及 C . 古巴比伦 D . 古印度
  • 2. 封君封臣制的特点是(  )
    A . 君与臣之间是上下级关系 B . 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 . 封君与封臣之间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D . 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君主
  • 3. 标志着西欧走出中古时代,以“反对教会精神禁锢,宣扬人文主义”为特征的运动是(  )
    A . 文艺复兴 B . 新航路的开辟 C . 宗教改革运动 D . 启蒙运动
  • 4. 对人类而言,这是一个关系到世界历史重要转折的大事件,也是欧洲人与美洲土著人的首次会面,它成为跨大西洋接触和冲突的漫长历史起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 . 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C . 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D . 欧洲人开始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 5. 19世纪40年代,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是(  )
    A . 美国 B . 俄国 C . 法国 D . 英国
  • 6.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她并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英国实行的是议会高于王权的君主立宪制.这种政治制度源于(  )
    A . 《独立宣言》 B . 《人权宣言》 C . 《共产党宣言》 D . 《权利法案》
  • 7. 如表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A . 海外殖民扩张 B . 解放了黑人奴隶 C . 废除了农奴制 D . 实行了五年计划
  • 8. 俄国十月革命是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这主要指它是最早(  )
    A . 爆发的无产阶级革命 B . 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 C . 实践马克思主义 D . 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
  • 9. 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
    A .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B . 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C . 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 .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 10. 如表是某同学梳理知识时画的一幅结构图。下列最符合知识间联系的主题是(  )

    A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B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C . 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 D . 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 11. 他是著名的生物学家,创作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观点,他是(  )
    A . 居里夫人 B . 牛顿 C . 达尔文 D . 严复
  • 12. 如图,是位于山东省境内的“泰山大观峰摩崖石刻群”,按世界遗产分类标准,你认为泰山应属于(  )

    A . 文化遗产 B . 自然遗产 C .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D . 非物质遗产
二、材料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 13. 阅读下列材料。

    以下这段话摘自1933年3月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

    “价值萎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纳税的能力已降低,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交换手段难逃贸易的长河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

    请回答:

    1. (1)  (2分)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2. (2) (2分)罗斯福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3分)罗斯福针对“农产品找不到市场”采取了什么措施?
    4. (4) (3分)罗斯福针对“大批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结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个月零16天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个月零17天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零26天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材料二:中国拖住了日本陆军近80%的主力,消耗了日本有限的军事资源和军费支出的大部分,还打乱了它对东亚和世界扩张的部署。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19亿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1. (1) (3分)根据材料一,比较中国战场与其他战场的不同点。
    2. (2) (2分)分别举出在中国战场和欧洲战场发生的一个著名战役。
    3. (3) (3分)列举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国家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
    4. (4) (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5. (5) (4分)你认为人类该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蒂芬森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因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被称为“火车”。

    材料二:1885年,本茨制成一辆三轮汽车,此后汽车发展迅速,成为陆上重要的交通工具。1903年底,美国的莱特兄弟几经试制的飞机试飞成功。

    1. (1)  (3分)材料一中的火车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这次工业革命中除了火车还发明了什么交通工具?它们以什么为动力机?
    2. (2) (3分)材料一中的这次工业革命对西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4分)材料二中的汽车和飞机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它们以什么为动力机?
    4. (4) (4分)材料二中的这次工业革命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 16. 2022年2月,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战争,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地跨亚欧大陆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苏联大部分军事力量,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俄罗斯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历史上,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摆脱落后】

    材料一: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频繁战争,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彼得一世即位后,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全面推行改革。到1725年,俄国已有240多个近代工厂,工厂内有较细的分工。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改变了欧洲原有的政治格局。

    一一九年级《世界历史》

    【重大转折】

    材料二:据统计,1861年后,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

    ——《俄国的转折》

    ①材料二中俄国发生的这种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俄国的发展从此发生了什么重大转折?

    【政权变化】

    材料三:列宁还看到,已经进行了三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从国际范围来说,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集团在战争中互相厮杀,削弱了彼此的力量,使得俄国无产阶级有可能突破俄国这个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取得革命的胜利。

    ——摘编自陈之骅《纪念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

    ②结合材料三分析俄国政权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后俄国建立了什么类型的国家(政权)?

    【创新发展】

    材料四: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强国面貌】

    材料五:1928-1937年,苏联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1940年,苏联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汽车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为此,丘吉尔曾感叹:斯大林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1. (1)  (3分)结合材料一,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 (2) (3分)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选,按第①小题计分)
    3. (3) (4分)材料四是对苏俄什么政策的评价?它的创新突破表现在哪里?
    4. (4)  (4分)材料五中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综合上述材料,从俄国的建设中给我国发展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