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4-03-11 浏览次数: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24分)
  • 1. 下列各数据中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A .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B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 . 人最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7℃ D .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厘米
  • 2. 在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强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 .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前2s内,小强跑得较快 D . 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 3. 如图所示对测量工具的操作使用或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能从不同的乐器演奏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不同 B . 图乙: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 . 图丙: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 . 图丁:街道旁设置的噪声监测仪能减弱噪声
  • 5. 如图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分子冰激凌,其制作过程非常简单。

    ①将沸点为-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液氮瞬间消失不见;

    ②冰激凌盒中的牛奶瞬间制成冰激凌;

    ③分子冰激凌周围“烟雾缭绕”;

    ④吃到嘴里的冰激凌解暑降温。

    对这四个过程包含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 . ①的形成过程属于升华现象 B . ②的形成过程与霜的形成过程一致 C . ③中看到的“烟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D . 冰激凌在嘴里解暑降温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 6. 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 . 空中的明月是光源 B . 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C . 地上的人影与杯中人影都是相同的“影” D . 地上的人影与杯中的人影是不同的,地上是“影”,而杯中是“像”
  • 7. 中国古文化,古代发明闻名世界。下列中国古代发明仪器中利用光学原理的是(  )
    A .
    司南
    B .  
    日晷
    C .
    青铜滴漏
    D .
    地震仪
  • 8. 2021年7月24日,2020东京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杨倩以251.8环的成绩获得冠军,同时,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该届赛事的首枚金牌。以下现象与运动员射击时瞄准原理不相同的是(  )
    A .
    日食现象
    B .
    手影游戏
    C .
    湖中倒影
    D .
    林中光线
  • 9. 如图所示,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 .
    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 . 台式放大镜使用时,物体和透镜之间的距离应等于透镜的焦距
  • 10. 密度对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为了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有些水生生物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 B . 我们利用向下排空气的方法可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C . 大江大河奔腾到海的过程中,泥沙因密度比水的密度大不断沉淀,从而形成冲积平滩 D .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不变的
  • 11. 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B . 必须使用镊子加减砝码,但可用手直接移动游码 C . 若砝码被磨损后质量减小,测得物体的质量会偏大 D . 规范测量时,物体可以放在天平的任意一个托盘中
  • 12.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瓶子内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A、B、C分别浸没在甲、乙、丙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最后三个瓶子内水面等高,比较三个金属球的密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 ρABC B . ρCBA C . ρBCA D . ρBA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 13. 中国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顺利地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1. (1) 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但是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这是因为
    2. (2) 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液态的,它是通过压缩体积和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 14. 如图所示是某人脸识别测温系统终端,当人站在某一位置范围内时,光源自动打开,人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并利用(选填“红外线”或者“紫外线”)实时测量人体温度。

  • 15. 若一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在该同学身后3m处有一棵树,则他的像与树的距离为m。
  • 16. 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 (1) 测得焦距大于10cm的是图
    2. (2) 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此镜片对光有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 17. 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kg。
三、作图题与实验探究题(共21分)
  • 18. (2020八上·邓州期中) 请在图中作出被测者通过平面镜M看到视力表上A点的光路图。

  • 19. (2021八上·东台月考) 如图所示,其中F为透镜的焦点,试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入、出射光线。

  • 20. 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 (1) 小明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目的是
    2. (2) 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 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用蜡烛B代替蜡烛A的像,比较蜡烛A像的大小与蜡烛A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3. (3) 图甲中小明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填“左侧”或“右侧”)观察;
    4. (4) 图甲中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填“不动”或“竖直向上移动”);
    5. (5) 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
  • 21. 在一次物理实验探究课上,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 (1) 安装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它们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2. (2) 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与物距u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 (3) 当蜡烛在如图乙所标位置时,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工作的;
    4. (4) 在图乙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3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填“左”或“右”)移动。
  • 22. 为了预防病毒,小明的妈妈采购了消毒液进行日常杀菌消毒,为了测量某消毒液的密度,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1. (1) 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图甲是小明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请你指出她在操作上存在的错误之处:;改正错误后,天平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 (2)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消毒液的总质量为126.2g,将烧杯中的消毒液倒出一部分到量筒中,量筒中消毒液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的中消毒液的体积为cm3
    3. (3) 用天平测出剩余消毒液和烧杯的质量时,小明依次将两个20g、1个10g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后,继续向右盘内加入最小的5g砝码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天平平衡后,所使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丁所示,则量筒中的消毒液的质量为g;消毒液的密度为kg/m3
  • 23. 一次,小明在实验室里在没有量筒只有天平时也测出了某液体的密度。他准备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烧杯和适量的水,测量步骤如下(已知水的密度为ρ):

    ①调好天平,测得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0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同样高度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

    则液体密度表达为:

四、综合应用题
  • 24. 如图甲所示,一杯中已装有50cm3的某种液体,打开龙头,向杯子中继续注入该种液体,杯子与杯子中液体的总质量 m与龙头中流出来的液体体积V关系如图乙m-V图像。
    1. (1) 该液体的密度;   
    2. (2) 杯子的质量。

  • 25. 小明从超市里买了一瓶酸奶,他观察到瓶上标注的酸奶净含量为230g,为测量酸奶的密度,小明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题意,求:

    测量步骤

    ①测整瓶酸奶的

    质量/g

    ②喝掉部分酸奶后测剩余

    酸奶和酸奶瓶的总质量/g

    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

    相同体积后测酸奶与纯净水的

    混合物和酸奶瓶的质量/g

    数据

    238.7

    151.3

    227.3

    (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求:

    1. (1) 所补的水的质量;
    2. (2) 酸奶的密度;
    3. (3) 整瓶酸奶的体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