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24-05-13 浏览次数: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下,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西方人将鸦片战争称为“通商战争”,其目的是想用“通商”来掩盖“鸦片”这个不光彩的名字,抹杀鸦片贸易的卑劣丑陋的事实,从而逃避历史责任和道德谴贵。你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列强在华利益 B . 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生产资料 C . 逼迫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 . 保护鸦片贸易,改变入超地位
  • 2. (2021·岳阳) 将下列电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安事变》②《甲午风云》③《火烧圆明园》④《渡江侦察记》⑤《建军大业》

    A . ③②⑤①④ B . ③②①⑤④ C . ②③①⑤④ D . ②③⑤①④
  • 3.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对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最准确的是( )

    油画《火烧圆明园》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A . 英国是该事件的唯一主犯 B . 沙俄直接参与并获巨额赔款 C . 其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和权益 D .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 4.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出现了许多中国人创办的企业

    ②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是封建统治者一次成功的自救运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5. 中国近代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以上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日《马关条约》的哪一条款( )
    A .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 .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 .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6. (2021八上·珠海期中) 这次革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落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此推断,这次革命(   )
    A . 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B .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 C .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
  • 7. “它是中国近代史的伟大开端,写中共党史、写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写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史、写新文学史等都要从这里开头,这是毫无疑义的”。“它”是指( )
    A . 戊戌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五四运动 D . 中共一大
  • 8.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 .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 .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9.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区别“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的不同。下列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A . 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B .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C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D .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下列民族精神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红船精神 ②五四精神 ③长征精神 ④井冈山精神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②①④③
  • 11. 时间轴是记忆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发生在③处:( )

    A .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 九一八事变 C . 古田会议 D . 遵义会议
  • 12.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下列表述能反映这一伟大壮举的是( )
    A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 .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 13.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灯塔指引”是指( )
    A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14.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打击了侵华日军三分之二以上兵力。抗日战争的战局由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规战争退居次要地位……”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 是正面战场的重要力量 B . 从属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C . 是抗战取胜的唯一因素 D . 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 15. 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A .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 . 金田起事有义名,江山半壁不前行 C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16. 毛泽东指出,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下列说法最能通过事实进一步证明毛泽东论断的是( )
    A . 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 . 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纸老虎。” C . 杜鲁门:“国民党不是被从外部打败的,而是内部系统的自行崩溃。” D . 陈毅:“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二、非选择题(4个小题,共52分。其中17题16分,18题16分,19题10分,20题10分)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管理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

    材料二: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清朝变成洋人廷。

    ——节选自《中华历史五千年》之《晚晴悲歌》

    材料四:(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中国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中国国民有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唯一出路。

    ——摘自朱志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1) 材料一中“师夷长技的主张”得以实施是在什么运动中?材料一中的“为生存计”体现出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新的救国之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有识之士”的代表人物。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使“清朝变成洋人廷”的不平等条约是?该条约的哪一内容最能表明“清朝变成洋人廷”?
    4. (4) 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写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不懈努力,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两例即可)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回首往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的历程,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俄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等

    材料二: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十九大报告摘录

    材料三: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在井冈山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 ——摘编自《浅谈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材料四:中共中央同共产国际之间的秘密电台在长征战斗中毁坏,原有的联系中断。它的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可以而且只能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面对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五: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中国内部内战并没有停止,共产党仍然处在被围剿的地位。但在长征刚到达陕北的时候,共产党就做出了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抗日的决议……到1936年底,西安事变爆发,共产党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尽了最大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摘编自《复兴之路》上

    1. (1) 材料一中“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引发了哪场运动?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人认同的国家模式有什么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共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4. (4) 材料四中的“会议”是指哪次会议?
    5. (5) 根据材料五概括,面对日本侵华中国共产党做出的反应。 
    6. (6)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谈谈你有何感悟?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儿女不分民族、阶层、党派、宗教,也不分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以至海外侨胞。都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汇成全民族抗战洪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不仅是中华民族觉醒的集中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保证。

    1. (1) 请将材料一时间轴上A、B两处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补充完整。

      A: B:

    2. (2) 材料一时间轴上“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吸取了怎样的教训?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全民族抗战洪流”有哪些具体表现?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
  • 20. 述评题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屈辱的历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断探索,艰苦斗争,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无数中华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不断斗争、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从此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道路。根据上述文字结合所学,就近代中国革命分两个阶段进行简要叙述,并进行评价。

    述评要求:史实正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析,评价合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