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鄂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24-03-18 浏览次数: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mm B . 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4.1km/h C . 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0g D . 中学生肺活量为200mL
  • 2.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第一次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振动情况,第二次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 , 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再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第二次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高 B . 第二次振动的振幅大,响度大 C . 两次振动的音色变化大 D . 第二次振动的频率大,响度大
  • 3.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的公式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此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B . 物体用时越短,此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C . 此物体的速度恒定不变 D . 此物体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都有关系
  • 4. 把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用电风扇对着它吹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可以熔化,但冰水的总量会减少 B . 水可以结冰,但冰水的总量会减少 C . 冰的多少不变,但水会减少 D . 冰和水的多少都不变,故总量也不变
  • 5. (2018八上·湖北月考) 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右移动的是(   )

    A . 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左平移 B .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 .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 . 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减小
  • 6. 在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情况的分别是(  )

    A . ②和④ B . ④和② C . ②和① D . ③和①
  • 7. 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甲图是书上鹦鹉图片,乙图中的四个图是他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看到的像应是(  )

    A . ③②①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④②③① D . ④③②①
  • 8. 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对线段OAABBC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 段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CD 段表示汽车做变速运动 C . 0-3h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0km/h D . OA段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 9.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关于密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物质 B . 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这样不会砸伤演员,是因为塑料泡沫的密度小 C . 水的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越来越小,水的密度越来越大 D .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 10.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昂同学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烧杯的质量为168g B . 液体的密度为 C . 液体的密度为 D . 空烧杯的质量为130g
二、填空题
  • 11. 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①某原子的直径为=nm;

    ②鲸的质量可达=t。

  • 12. 图(a)中,物体 A 长度为cm,图(b)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13. 如图所示敲击右边音叉,会把左边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如果敲响右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左边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在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声波,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声,这个实验说明

  • 14.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

    1. (1) 本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2. (2) 点燃蜡烛A,拿(选填:“点燃”、“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前侧”、“后侧”)观察现象,直至蜡烛B 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 (3) 透过玻璃板,看到放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这属于光的现象。
  • 1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 (1) 在做实验时,小明用手遮住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他观察到光屏上的像是____;
      A . 不能看到烛焰的顶部 B . 不能看到烛焰的底部 C . 只能看到烛焰的某一部分 D . 能看到烛焰的全部,但像会变暗一些
    2. (2) 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如图所示,为了使像依然成在光屏中央,则应向(选填“上”或“下”)移动光屏。
  • 16. 一个质量为65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宇航员的体积是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19. 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 (1) 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 (2) 实验时,小明发现有“白气”不断地从纸盖上的小孔中冒出,“白气”的形成所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3. (3) 乙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小明和小红绘制的图像不同,原因是实验所用水的(选填“初温”或“质量”)不同。
  • 20. 小轩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已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10cm。

     

    1. (1) 如图,要使蜡烛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上/下)调整;此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2. (2) 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远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左/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 21. 实验: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

    1.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者“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 (2) 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
      B.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 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3. (3) 现已测出是110g,V , 根据图中的示数,g;算出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kg/m3
五、计算题
  • 22. 一列火车沿着一条平直铁路,匀速驶向一座大山,火车速度为 90km/h,途中火车鸣笛一次,3s后司机听到回声;到达隧道口后,以原来的速度通过该大山中的一条长为1100m隧道,已知这列火车长200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 (1) 从火车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路程为多少米?
    2. (2) 听到回声时,火车到大山山脚的距离为多少米?
    3. (3) 全车处于隧道中的时间为多少秒?
  • 23.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水上大飞机“蛟龙600”在我省某水库试飞成功,惊艳世界,厉害了我的祖国。“蛟龙600”飞机在水库试飞的场景如图所示:
    1. (1) 一伴飞直升机紧随“蛟龙600”飞行,“蛟龙600”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航窗看到伴飞直升机好像处于静止状态,则“蛟龙600”的科研人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2. (2) 为了减重,研发团队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材,并应用于飞机舱门,把飞机舱门由原来的质量高达 316kg的钢合金材料,替换成厚度相同的聚丙烯塑材,除增强飞机舱门强度之外,还可减少多少质量?( )(钢合金材料的密度 , 聚丙烯材料的密度
    3. (3) “蛟龙600”的机翼由A、B两种材料混合制成,混合材料密度小,强度大。已知A材料的密度与B材料的密度之比是8:3,若机翼用该混合材料比全部使用A材料时质量减少了 60%,则机翼中 A、B 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