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郑东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4-05-13 浏览次数: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 用金刚石裁玻璃 B . 用葡萄酿酒 C .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D . 用于冰做制冷剂
  •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点燃酒精灯 C . 取用锌粒 D . 过滤
  • 3.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A . 推广露天焚烧垃圾 B . 使用可降解塑料 C . 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 . 改进尾气处理技术
  • 4.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一个氢分子的是
    A . H B . C . D .
  • 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的铜 B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颜色变为蓝色 C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硫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6.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对应的用途不相符的是
    A . 石墨很软,用于制铅笔芯 B . 生石灰是块状固体,用于做干燥剂 C .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 D .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用于工业炼铁
  • 7. 郑东新区被誉为“水域靓城”。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B . 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体现了吸附性 C .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 . 园林以喷灌和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
  • 8. 如下图是某钙片标签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主要成分:碳酸钙(化学式

    维生素D100IU

    含量:每片含碳酸钙1.5g,每片重3.00g,每瓶共100片

    食用方法:每日一次,每次一片,嚼食

    A . 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 . 碳酸钙中钙、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4 C . 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0% D . 服用1片这种钙片,可摄入0.6g钙元素
  • 9. 某小组用NaCl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实验中需要称量氯化钠固体6g B . 实验中选用25mL规格的量筒 C . 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漏斗 D . 用量筒量水时俯视液面,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大
  • 10. 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按混合物、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 . 碘酒、液态氧 B . 矿泉水、生铁 C .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D . 酒精、冰水混合物
  • 11.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预期目的或效果的是

    证明能与水反应

    验证的催化作用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A

    B

    C

    D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质甲是生成物 B . 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17% C . 该化学反应中乙、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17:5 D . 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13. 依据物质的性质,可以进行物质的鉴别、除杂等科学实验。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

    检验中是否含有

    滴加稀盐酸

    C

    除去KCl中的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除去中少量的CO

    点燃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将一定质量的铝粉、铁粉、铜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4g氢气,则金属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是
    A . 3.6g B . 5.6g C . 11.2g D . 12.8g
二、填空
  • 1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 16. 富硒水稻具有抗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特殊保健功能。如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则硒原子的原子序数是的值

  • 17. 如图1所示为某实验小组用硝酸钾进行的系列实验,图2为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1. (1) B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 (2)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列出算式即可)。
    3. (3) 若其他条件不变,E溶液由60℃逐渐冷却至40℃,则析出晶体的质量为g。
  • 18. 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对应的可选择的制取氧气的装置是(填一种组合,用字母表示)。
    3. (3) 乙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的气体。实验室常用电石()和水反应来制取乙炔(一般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电石与水的反应相当剧烈,则实验室制取乙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 19. 已知A~F代表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家庭中常见气体燃料的主要成分,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写出检验A燃烧过程中生成F的一种方法,有F的生成说明A中一定含有元素。
  • 20. 过氧化钠()可用作防毒面具等的供氧剂,其原理是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将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 , 气体质量减少了2.8g,则原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比为
三、简答题
  • 21.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 (1) 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变小。
    2. (2) 蔗糖放入水中,搅拌后固体很快“消失”了。
  • 22. 以下图1是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图2表示装置内压强的变化趋势。

    1. (1) 图1所示燃烧匙中的药品能用木炭代替吗?试表达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2. (2) 图2中D点对应的操作是什么?推测此时将发生的实验现象。
  • 23. 现有两支试管,分别装有少量的白磷、红磷,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70℃的热水。请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填写如下表格。资料:通常情况下,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实验方案

    实验证据

    对应结论

    可燃物燃烧需要

    可燃物燃烧需要

  • 24. 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金属活动性实验探究。

    1. (1) 若利用A、B、C所示装置和药品探究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此组实验对实验药品有什么要求?

      ②推测上述实验的现象及对应结论

    2. (2) 小明同学又补充了一个实验,探究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补充实验中的化学反应原理。
四、综合应用题
  • 25. 从运载火箭到“神舟”系列飞船,从航天员首次入驻“天宫”,到中国空间站建成,中国航天技术在人类探索浩渺宇宙的前沿不断创新、突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 (1) 航空航天铝材是一种铝合金。铝合金的硬度纯铝(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纯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2. (2) “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太阳能电池板使用的材料是硅。工业上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为)制取粗硅的反应原理是 , 则生成的Si与X物质的质量比为,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3. (3) 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呼出的二氧化碳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影响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以下是空间站中处理的其中两种方式:

      方式1:采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航天员排入舱内的二氧化碳,生成物是碳酸锂()和水。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式2:利用特种反应器实现对二氧化碳的转化,使之生成水,再对水进行电解,产生的氧气重复供人呼吸使用。下图是二氧化碳转化为水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则此化学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4. (4) 以上两种太空中处理二氧化碳的方式,哪一种更适合长期飞行的载人航天器?试简述理由?
    5. (5) 宇航员通过一种叫做“环保型生命保障系统”的设备,利用通电分解水来获取氧气。如果宇航员每天消耗氧气的质量为2.8kg,需要的氧气全部由电解水提供,理论上计算每天需要通电分解水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