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吉林市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2023-2024学年...

更新时间:2024-02-28 浏览次数: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 默写
    1. (1) 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2. (2)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3. (3) 王维《使至塞上》诗中,两句诗将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描绘得如在目前,充分体现了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的特色。
    4. (4) 晏殊《浣溪沙》词中,通过芳菲零落,候鸟迁徙的景象,慨叹时光易逝,一去不回的两句词是: ,
  •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网络与信息安全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数据的处理能力,与此同时,被互联网记录和存chǔ的个人、企业等信息也相对更容易被泄露和传播。③当前,通过网络泄密窃密等行为时有发生,一些社交平台;网络公司对敏感信息的不当处理,也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④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ruì性,既要_甲_,更要_(乙)_,多想办法为网络与信息安全“上锁”,最大程度降低信息泄露风险,特别是堵住敏感信息泄露的漏洞。

    1. (1)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①存 chǔ( )②敏ruì( )

    2. (2) 第①句的宾语中心语是( )
      A . 网络与信息 B . 安全 C . 面临 D . 挑战
    3. (3) 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 (4) 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使其符合原文语境。(只填序号)

      甲:乙:

      A.强化信息安全保障B.挖掘技术创新红利

二、阅读(45分)
  •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1) 本文作者是(朝代)文学家苏轼。
    2. (2)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B . 相与步于中庭(相信,信任) C . 竹柏影也(大概是) D . 少闲人(只是)
    3. (3) 作者夜游承天寺,邀张怀民相伴,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二人有着相同的志趣?
    4. (4) 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5. (5) 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余少而好游,其游吾泉之清源洞 , 访紫泽宫者不啻一再。至是,则与同年李君偕,重阳之又二日也。出北门,至山麓,可四里许,俞氏之茔在焉。逶迤而上,至山腰之小亭憩焉。亭后故有泉香而冽,俗传能已病,呼为仙液,请而祠者,尽吾闽之八郡,父老童稚,连日夜往来,汲取不绝。盖亦未久而遂涸,今徒其匾在耳。岂山灵厌其驿骚 , 当亦有以阴夺之与否耶?

    【注释】①清源洞:与后面的紫泽宫等均为清源山景点。②俞氏:指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

    ③茔:坟地,坟墓。④驿骚:扰动,骚动。

    1. (1) “至山麓,可四里许”中的“至”的意思是      
    2.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父老童稚,连日夜往来,汲取不绝。

    3. (3) 选文具体写了亭后泉的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家里的老水缸

      ①我家有两只缸。一只黄褐色,外面上了釉,摸起来非常光滑,缸口外壁还有一圈草绳纹,这只缸放在天井里。还有一只是灰青色的,与灶台为邻,一家人的平常日子就从这里开始。

      ②父亲常说:“水缸里不能缺水,缺了水的日子就像长在墙头上的草,撑不了几天就会蔫头耷脑。”

      ③水缸不会说话,但水缸里的水就是水缸的心思,清澈明亮,像极了水缸边淳朴勤劳的父母。每天早上,父亲用瘦削的肩膀从远在几里外的村头挑回一担担井水,哗啦啦地倒入缸内。母亲从地里忙完,又忙着生火点燃灶膛,从水缸里取水烧饭。只要水缸里有水,灶腔里的火就不会熄。即使粗茶淡饭,也是世间至真至淳的美味。母亲怕缸里落了灰,平常总是把一块半月形的木板搁在上面,又一再叮嘱我们要爱惜缸里的水,这朴实的话里蕴含着的传统美德,影响了我们的一生。那只放在天井里的缸呢,相形之下,我们就跟它亲近多了。

      ④即便是空空的一只放在天井里,在那个贫瘠的年代对于我们也是一件特别的玩具。我们踮起脚尖,俯身向缸内喊上一声,缸内嗡嗡作响,恍若空谷回音。下雨了,雨水自檐间下来,经过一个长长的锡皮管,落在承接的缸中。雨水时而淅沥时而哗哗。雨停了,水缸满地注着透亮的水,像清澈的眼睛。我喜欢把头探到缸面上,痴痴地看个半天,和缸水又像大眼瞪小眼。其实缸里没什么东西,只是清水。可也有趣呀,可以看到微凸的缸底、褐色的缸壁和水里的光。

      ⑤寒冬腊月,水缸表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小孩子们蜂拥而至,围住水缸,伸出两个手指在冰面上“走”,滑溜溜的。手指仿佛变成了芭蕾舞演员的两条腿,在冰面上滑翔自如。大一点的孩子拿来母亲捣衣用的木棒,沿着冰面的周围一一揿过去,“嚓”一声,整个冰面便倾侧了过来,顺手捞起,成了一面透明的铜锣。还没玩多久,一不留神就滑脱在地,结果当然是应声而裂。大家每人便抢夺一块晶莹剔透的冰块左手换右手地把玩着,那种快乐是比吃了冰糖还要甜。幼年的快乐,简单而质朴,给我许多美好的遐想。

      ⑥缸在我饥肠辘辘的童年带给我们的馈赠,远不止于此。夏天,这缸水又成了天然的“冰箱”。家里的饭菜母亲总会想法子保存好:在水面上漂个搪瓷脸盆,再把饭菜搁在里头,饭菜上蒙一个竹筲箕,清凉防尘,放到第二天也不会馊。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缸养育着我们。

      ⑦后来离开家乡,父母也费尽周折把两只缸都带上了。记得当时也有人善意地打趣,说是两只破缸也舍不得丢。他们哪里知道这两只缸在我们家的分量呀!不是“破缸”,是一对“宝缸”呢!

     ⑧如今已至中年,经历了生命中的欢喜和疼痛,才发现,年纪越长越想守着家里的老水缸。每次摸着光滑的缸壁,我感觉一下子又摸到了满满的快乐和愁闷。

    1. (1) 文章第②段写到父亲的话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2. (2) 请结合语境,分析第④段画线的比喻句喻体的妙处。
    3. (3) 作者在第⑦段认为家里的那两只老水缸“是一对‘宝缸’”,理由有哪些?请联系全文概括作答。
    4. (4) 文章结尾说“摸到了满满的快乐和愁闷”,其中“快乐”和“愁闷”的说法是否矛盾?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竹,意无穷

      ①青青翠竹,挺拔劲秀。竹,无华丽之姿,却有丹青之貌;无脂粉之态,却有凌云之志。自古以来,竹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②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竹现有37

    属约500种,属数和种数约占世界的二分之一。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

    ③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④在日常生活中,竹密切地联系着衣、食、住、行、用五大方面。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又有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新用途,如用竹纤维制成衣物,用竹炭制作空气清新剂和除湿剂等。

      ⑤从生活环境看,竹也发挥了其特殊的作用。竹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和为其它生物资源提供生存环境等,从古至今人们都利用它保护和美化生活环境,人们漫步于幽静的“竹海”之中,心旷神怡,难怪我国自古即有“无园不竹”之说。

      ⑥竹在人们生活中所作出的物质贡献举不胜举,在文化上所赋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更是无法估量。

      ⑦在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就有了对竹利用的确切记载。竹自竹简、竹笔到竹纸,在保存和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以竹为题材的诗词歌赋,用竹编织和雕刻的艺术品,竹制的笙管笛箫奏出的音乐,无不给人类美的享受。

    ⑧在我国文化史上,竹蕴含着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价值。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的生物特征逐渐升华为一种做人的美德。竹四季常青,不畏逆境,和松、梅并誉为“岁寒三友”;竹中空外直,虚怀若谷,和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⑨无论是魏晋嵇康,向秀等“竹林七贤”,还是唐朝李白、韩准等“竹溪六逸”,莫不对竹有一份执着和憧憬,清代郑板桥,与竹为邻,以竹为友,爱竹,写竹、画竹、赞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他坚忍不拔、超凡脱俗的人格写照。

    1. (1) 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竹的。
    2. (2) 阅读第②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之一”的表达效果。

      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

    3. (3)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说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
    4. (4) 文章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 7. 下面对《昆虫记》的介绍中哪一条不符合该书的内容和特点?( )
    A . 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世界的政治和历史 B . 绝大多数章节是以一种昆虫为主。 C . 被认为是“科学和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 8.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原来蜣螂妻子是工程师,负责朝土里挖掘。丈夫是她的雇工,跟在她后面把她挖下的土用头和肩顶出去。挖好洞后,工程师变成面包师,为孩子们做面包。丈夫当她的伙计,负责把面粉从外面搬进来。就像每一个成功的家庭一样,妻子是内政部长,丈夫则分管外面的事。

    戏剧家罗斯丹评论该书时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

三、综合性学习 (10分)
  • 9.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正享受着互联网的便利。八年级正在开展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1) 为丰富活动内容,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活动一:说一说,互联网的发展

      活动二:

      活动三:

    2. (2) 下面是小容搜集的一则材料,请你帮她分析网络词语流行的原因。(4分)

      近年来,许多流行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3. (3) 互联网有利有弊,如何扬长避短,有效利用网络帮助我们学习?请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写作(50分)
  • 10.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阳光,是奔跑的方向;奔跑,是青春的激扬。朝向阳光,灵魂不会坠入黑暗;努力奔跑,生命始终一路芬芳。

    请以“朝着阳光奔跑”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学生即将毕业考试时,班主任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礼物,并说:“这是为大家准备的一个小礼物,里面有一个书签,尽管书签标语不同,但老师望大家初心依旧;还有一支笔,有着你们各自的名字,希望大家用笔书写美好未来;最后就是这个盒子,老师将这些礼物放在盒子里,希望大家心怀理想,保持初心。

    好了,愿大家未来可期,我们有缘再见。”

    作文要求: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