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减负提...

更新时间:2024-02-27 浏览次数: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 1. 下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说的句子,其中加点词的字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应该节约,把积攒的零钱送到银行贮蓄(chǔ xù)起来。 B . 别看我们数学老师浓眉大眼,粗犷(cū guǎng)豪爽,但他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我们都很喜欢他。 C . 李乐白了她一眼,说,得!我可没有你那么狭隘(xiá yì)。 D . 我禁不住小刚的怂勇(sǒng yǒng),放下作业跟他踢球去了。
  • 2. 在课前三分钟展示中,有一位同学在表达中成语使用错误,请你把错误的一项找出来(   )
    A . 遇见通情达理的人,我们当然感到趣味无穷,遇见怪诞不经的人,我只当散心取乐。 B . 自从郊外那片不毛之地忽然涌出石油之后,本来冷僻的小镇就繁华起来了。 C .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D . 遇到问题他总是不求甚解 , 一定要弄清来龙去脉,不然决不罢休。
  • 3. 以下是某位同学积累的病句类型中的典型句子,其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 . 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之所以好评不断的原因,除了足够劲爆,老戏骨们精湛的演技也是一大亮点。 B .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我们要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 C . 教育部在做出这项战略部署时,特别强调职业院校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引导,避免不再出现片面的“考证热”。 D . 好的演讲材料不是抄来的,而是演讲者对事实、数据等进行认真研究、整理、搜集的结果。
  • 4. 班长小语想出一期“诚信”板报,请你选出排序顺序正确的一项(    )

    ①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就大力倡导、弘扬诚实守信。

    ②可见,诚信不再是一种行为,一种态度,而是上一种对国家忠诚,对社会忠心的精神,成为一种民族不倒的灵魂。

    ③诚信的例证,更是不胜枚举。汉代的季布“一诺千金”是诚信;同仁堂三百年金字招牌不倒是诚信;诸葛亮鞠躬尽疼,呕心沥血也是诚信……

    ④中华民族素有“言必信,行必果”的传统美德。

    ⑤失去诚信的世界一片荒芜。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终至国破家亡;吕布见利忘义,死于曹操手下。

    A . ④③①⑤② B . ④①③⑤② C . ⑤③①④② D . ①④③⑤②
  • 5. 下面的内容摘自某位同学的语文积累本,其中记录有问题的一项是(   )
    A . 《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 . 水,在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汤镬之刑”中的汤就是指热水,是把人放在大锅中用滚汤将人活活煮死的酷刑。 C . 雁,在古典诗词中有特殊含义,代表着对故乡、亲人的思念。“鸿雁传书”,与青鸟、鲤鱼类似,可以传递爱情、亲情、友情之书。 D . 同样是写秋天,曹操眼中的秋景是波澜壮阔的,马致远眼中的秋景是凄凉孤寂的,刘禹锡眼中的秋景是明丽豪迈的。
  • 6. 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我“读”我推荐】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很累、很痛苦。读书的5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已”(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余秋雨对读书精辟的见解,对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很有帮助。

    1. (1) 请你也写出两种读书的方法。
    2. (2) 朱自清的散文《春》充满了叙不完的诗情、看不尽的画意。在这篇仅仅30个句子的简短散文中,运用了二十多处修辞手法来作为《春》的“颜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早春图。请你也从以下几个词语中任意选取词语(不少于两个),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60字左右)

      静谧     点缀     张望     眼花缭乱     不知不觉     心旷神怡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 7. 古诗默写
    1. (1) 《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2. (2) “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别绪。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唐朝诗人王湾也在《次北固山下》中用“”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3. (3) 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二、阅读与鉴赏(共40分)
  • 8.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陈与义

    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

    客子从今无可恨,窦家园里有莺声。

    1. (1)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首句写春风吹雨,寒意渐生,通过描绘细微的气候变化,创造了一个动态而生动的春天氛围。 B . 第二句杨柳飞舞、花朵飘散,表现出大自然衰败凄凉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哀怨。 C . 第三句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客子即指离别的客人,是说从此以后没有什么可恨的了。 D . 最后一句以窦家园中莺鸟的歌声作为结尾,这是以景结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珍惜。
    2. (2) 这首诗表达了在外游子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 9. 文言文阅读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乙】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后至,人以其语之。韪曰:“小时了了 , 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孔文举:即孔融。②李元礼:即李膺。③清称(chēng):美誉,这里指有声望的人。④伯阳:老子的号,老子姓李,故称之为李元礼的“先人”。⑤仆:我,谦称。⑥奕世:累世,几代。⑦了了:聪敏。⑧踧踖(cù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这里指窘迫。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俄而雪 

      未若柳絮风起

      门者 

      莫不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B .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C .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D .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

    4. (4) 【甲】文谢道韫和【乙】文孔融的言辞,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的形象特点?
  • 10. 记叙文阅读

    树王(节选)

    阿城

    ①树王的叶子在烈日下有些垂,但仍微微动着。有鸟从远处缓缓飞来,近了,箭一样射进树冠里去,找不到踪影。不一会儿,又忽地飞出一群,前后上下地绕树盘旋,叫声似乎被阳光罩住,干干的极短促。一亩大小的阴影使平地生风,自成世界,暑气远远地避开,不敢靠近。 

    ②我们向这棵树王走去。待有些走近了,才发现巨大的树根间,坐着一个小小的人。那人将头缓缓扬起,我心中一动:是肖疙瘩。 

    ③肖疙瘩并不站起来,将双肘盘在膝上,眼睛直直地望着我们,一个脸都是紧的。李立望望树说:“老肖,你说这树,从什么地方砍呢?”肖疙瘩只直直地望着李立,嘴紧紧地闭成一条线。李立招呼我们说:“来吧。”便绕开肖疙瘩,走到树王的另一侧,用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扬起手中的刀。 

    ④肖疙瘩忽然说话了,那声音模糊而陌生:‚“那里不是砍的地方。”李立转过头来看着肖疙瘩,将刀放下,有些惊奇地问:“那你说是哪儿呢?”肖疙瘩仍坐着不动,只把左手微微抬起,拍一拍右臂:“这里。”李立不明白,探过头去看。 

    ⑤矮短的肖疙瘩张开两只胳膊,稳稳地立起来,站好,又用右手指住胸口:“这里也行。”大家都呆住了,我也觉得心忽然跳起来。 

    ⑥李立有些恼了,想一想,又很平和地说:“这棵树砍不得吗?”肖疙瘩手不放下,静静地说:“这里砍得。”李立真的恼了,冲冲地说:“这棵树就是要砍倒!它占了这么多地方。这些地方,完全可以用来种有用的树!”肖疙瘩问:“这棵树没有用吗?”李立说:“当然没有用!它能干什么呢?烧柴?做桌椅?盖房子?”肖疙瘩说:“我看有用。我是粗人,说不来有什么用。可它长成这么大,不容易。它要是个娃儿,养它的人不能砍它。这棵树要留下来,一个世界都砍光了,也要留下一棵,有个证明。”李立问:“证明什么?”肖疙瘩说::“证明老天爷干过的事。”李立哈哈笑了:“人定胜天。老天爷开过田吗?没有,人开出来了,养活自己;老天爷炼过铁吗?没有,人炼出来了,造成工具,改造自然。”

    ⑦肖疙瘩不说话,仍立在树根当中,李立微笑着,招呼我们。我们都松了一口气,提了刀,走近大树。李立抬起刀,说:“老肖,帮我们把这棵树王砍倒吧。”肖疙瘩一愣,看着李立,似乎有些疑惑,随即平静下来。

    ⑧李立举起刀,全身拧过去,刀从肩上扬起,寒光一闪,却没有砍下的声响。大家眨一下眼,才发现肖疙瘩一双手早钳住李立的刀,刀离树王只有半尺,李立挣了一下。我心下明白,刀休想再移动半分。李立狂吼一声:“你要干什么?!”浑身扭动起来,刀却生在肖疙瘩手上,肖疙瘩将嘴闭住,脸涨得青亮青亮的,筋在腮上颤动。大家“呀”的一声,纷纷退后静下来。 

    ⑨寂静中忽然有支书的说话声:“肖疙瘩!你疯了!”

    ⑩大家回头一看,支书远远地过来,队长仍站在原地,下巴垂下来。 

    ⑪支书走近了,指一指刀:“松开!”李立松开刀,退后了半步。肖疙瘩仍捏着刀,不说话,不动,立着。支书说:“肖疙瘩,你够了!”说着伸出手:“把刀给我?”

    ⑫不一会儿,又忽地飞出一群,前后上下地绕树盘旋,叫声似乎被阳光罩住,干干的极短促。

    ⑬支书走开,又回过身,缓缓地说:“老肖哇,你不是糊涂人,你种你的菜,树你管得了吗?农场的事,国家的事,你管得了吗?老肖,这砍树的手艺,全场你最拿手,要不你怎么落个‘树王’的称呼呢?”肖疙瘩缓缓地松下来,脸上有一道亮亮的痕,喉咙提上去,久久不下来。我们都呆了,眼睛干干地定着。原来护着树根的这个矮小汉子,才是树王! 

    ⑭真树王呆呆地立着,一动不动,手慢慢松开,刀哐当一声落在树根上。余音沿树升上去,正要没有,忽然如哭声一般,十数只鸟箭一样,发一阵喊,飞离大树,鸟儿斜斜地沿山势滑飞下去,静静地又升起来,翅膀纷纷抖动,散乱成一团黑点,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有删改)

    1. (1) 阅读全文,按照事件发展的过程,简要说说肖疙瘩的心理状态。
    2. (2) 按要求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有鸟从远处缓缓飞来,近了,箭一样射进树冠里去,找不到踪影。不一会儿,又忽地飞出一群,前后上下地绕树盘旋,叫声似乎被阳光罩住,干干的极短促。(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②肖疙瘩缓缓地松下来,脸上有一道亮亮的痕,喉咙提上去,久久不下来。(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3. (3) 文章反复写到肖疙瘩身材矮小,请说明这一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
    4. (4) 结合全文,探究题目“树王”的深刻意蕴。
  • 11. (2020·南充) 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回是很早的时候了,我还很小,偶然走进她家去,她正在和她的男人看书。我走近去,她便将书塞在我的眼前道,“你看,你知道这是什么?”我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象。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了。这使我很不高兴,似乎受了一个极大的侮辱,不到那里去大约有十多天。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选自《朝花夕拾》)

    1. (1) 文段中的“她”是。除该篇作品外,“她”还在《朝花夕拾》中的

      (篇名)里出现过。

    2. (2) 结合两篇作品中“她”的相关事迹,概括并分析其形象特征。
三、表达与写作(56分)
  • 12. 学校即将举行“青春万岁”演讲比赛,你作为主持人需要为节目写串词。请你用饱含激情、简洁有力的语言,写几句串词,引出下面的节目。不超过60字。

    ,下面请聆听**同学的演讲,他的题目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 13. 文题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相信每个人的家都有一个“生活万花筒”。和睦的家庭中,难免会遇到分歧,甚至是争吵……但是,家庭“风波”过后,往往也会让我们产生对亲情、对家庭关系的进一步思考,比如亲人之间的支持、理解、包容,或是一起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过程中的温暖、感动。

    请以《家庭“风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