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4-03-06 浏览次数:7 类型:期末考试
一、<strong><span>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期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每小题2分</span></strong>
  • 1. 图为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
      A . 秋分(9月23日前后) B . 春分(3月21日前后) C . 寒露(10月8日) D . 清明(4月5日)
    2. (2) 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 . 南半球,向北移 B . 北半球,向北移 C . 北半球,向南移 D . 南半球,向南移
  • 2. 读某日全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这一天是( )
      A . 3月21日前后 B . 6月22日前后 C . 9月23日前后 D . 12月22日前后
    2. (2) 这一天之后( )
      A . 南极圈内极昼范围将扩大 B . 赤道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增大 C . 赤道地区的白昼将变长 D . 热带的范围将缩小
  • 3. “二月灰霾、三月风沙、四月柳絮、五月杨树毛儿”是北京常见的地理现象。图为不同性质气团相遇运动模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图示四种气团相遇运动情况中,最有可能引发北京三月风沙天气的是( )
      A . B . C . D .
    2. (2) 若出现图中①所示情况,下列现象可能会出现的有( )

      ①大风雨雪天气 ②微风晴朗天气 ③冷锋过境 ④暖锋过境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4. 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 热带草原气候 B . 热带沙漠气候 C . 地中海气候 D . 亚热带季风气候
    2. (2) 乙地( )
      A . 7月温和多雨 B . 植被常绿,叶片坚硬 C . 河流冰期长 D . 黑土广布
  • 5. 图1为甘肃省敦煌市附近拍摄的地貌景观照片,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1                                    图2

    1. (1) 塑造图1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 冰川侵蚀 B . 流水搬运 C . 风力沉积 D . 风力侵蚀
    2. (2) 图1中的岩石类型应为图2中的( )
      A . B . C . D .
    3. (3) 图2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 . ①—变质作用 B . ②—重熔再生 C . ③—沉积作用 D . ④—固结成岩
  • 6.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
      A . 甲乙丁丙 B . 乙丙丁甲 C . 丙丁甲乙 D . 丁乙丙甲
    2. (2) 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 )
      A . B . C . D .
  • 7. 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图中甲处( )
      A . 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 B . 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 C . 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 D . 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
  • 8. 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该流域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 . 地下水 B . 大气降水 C . 湖泊 D . 冰川融水
    2. (2) 该河流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 西北地区 B . 华北地区 C . 东南沿海 D . 四川盆地
  • 9. 在太平洋西南部的汤加群岛附近海域,水手出海时意外发现大片海面覆盖着“浮石”,面积超过150平方千米,约等于20000个足球场大小,形成“浮石筏”,浮石密密麻麻,遮挡着海水,仿佛一片新大陆。浮石布满了藻类、藤壶、蠕虫和珊瑚。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1. (1) 下列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在其中找到动植物化石 B . 属于变质岩 C . 形成源于外力侵蚀 D . 火山喷发所生成
    2. (2) 推测“浮石筏”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的移动方向( )
      A . 向澳大利亚海岸漂移 B . 向菲律宾海岸漂移 C . 向墨西哥海岸漂移 D . 向秘鲁海岸漂移
    3. (3) 移动的“浮石筏”对所经海域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

      ①带来珊瑚和其他海洋生物 ②有效减弱蒸发 ③整体水温升高明显 ④形成新的大陆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0. 图为“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2) 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过程( )
      A . B . C . D .
    3. (3) 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是( )
      A . 太阳辐射 B . 地面辐射 C . 海底火山 D . 地球内部
  • 11. 当关键海区(120°W至170°W南北纬5°之间的海域)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高于气候平均状态(1)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低于气候平均状态(1)5℃时,即进入拉尼娜状态。下图示意2017年9月~2022年5月关键海区海表温度距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时间段最可能处于厄尔尼诺状态的是( )
      A . 2017年10~12月 B . 2018年10~12月 C . 2019年6~8月 D . 2021年6~8月
    2. (2) 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 )
      A . 热带太平洋东岸离岸风势力增强 B . 秘鲁沿岸干旱加剧 C . 太平洋西岸地区海陆循环减弱 D . 澳大利亚东部洪涝多发
  • 12. 图为“世界理想大陆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A . 温带海洋气候 B . 地中海气候 C . 温带草原气候 D . 亚热带季风气候
    2. (2) 反映从沿海向大陆内部植被变化的是( )
      A . 热带雨林到热带草原 B . 温带森林到温带草原 C . 苔原到亚热带硬叶林 D . 常绿林到落叶阔叶林
    3. (3) 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形成的自然带是( )
      A . 地中海气候 B . 热带季雨林带 C . 热带草原带 D . 常绿硬叶林带
  • 13. 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①~④方框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 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 B . 洪涝灾害加剧、调蓄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C . 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D . 粮食产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
    2. (2) 关于图示地理环境要素间关系揭示的原理,正确的是( )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②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是一样的

      ③地理环境一个要素变化可导致其他要素相应变化

      ④人类活动是导致环境的变化唯一因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二、<strong><span>综合题(共40分)</span></strong>
  • 14.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秘鲁沿岸气候干旱,首都利马被称为“沙漠旱都”,气候特点“少雨、温低、多雾。”

    1. (1) 概述利马降水少的原因。
    2. (2) 2016年12月秘鲁北部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2017年3月,沿海地区的暴雨,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洪灾的原因。

    3. (3) 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对秘鲁渔业生产的影响。
  • 1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中段,最终注入内蒙古的居延海。上游山区年降水量350mm左右,下游降水量47mm,蒸发量2250mm。下图是黑河流域示意图。

    1. (1) 说出黑河流域水体的补给类型。

      20世纪60年代起,黑河密布的引水口浇灌了沿线新垦的农田,也吞噬了居延海的生命补给。1961年,西居延海干涸;1992年,东居延海消亡。

    2. (2) 试分析居延海干涸消亡的原因。
    3. (3) 2000年春天,国务院作出黑河跨省际分水,拯救居延海、保护额济纳绿洲的决策。从“均水制”到“分水制”,机制之变焕出居延新生机。

      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概述居延海恢复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线路全长1838千米,雅安至林芝段穿越“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的横断山区,是我国地质最活跃的地区,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

    1. (1) 概括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形成原因。
    2. (2) 贡嘎山属于横断山系大雪山主峰,被称为“蜀山之王”,是世界上高差最大的山之一,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

      与西坡相比,概括东坡的自然带特征并说明原因。

    3. (3) 分析贡嘎山物种丰富的原因。
  •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植被恢复是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黄土高原实行大面积的“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政策。中国科学院专家团队通过对土壤侵蚀速率研究为治理黄土高原提供有效评估手段。

    1. (1) 概括形成黄土高原的主要外力作用
    2. (2) 推测从A到B土壤颗粒大小分布,并说明理由。
    3. (3) 表1:我国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南小河沟流域自然植被修复的董庄沟和人工植树造林修复的杨家沟不同地点不同年份土壤侵蚀速率t/km2/yr)对比。

      时间(年)

      修复类型

      1954-1962

      1963-2012

      董庄沟

      自然修复

      4600

      3000

      杨家沟

      人工修复

      1200

      500

      依据表1数据绘制两个时段土壤侵蚀速率统计图。说明两种修复方式修复效果的异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