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初中毕业学业合...

更新时间:2024-03-31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10小题每题2分,11~20小题每题3分,共50分)
  • 1. 小明同学为母亲过生日,下列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编制花环 B . 榨取果汁 C . 点燃蜡烛 D . 切分蛋糕
  • 2. (2020九上·农安期末)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 食盐  B . 蔗糖 C . 酒精 D . 植物油
  • 3. 下列各组物质所属类别中存在错误的是( )
    A . 空气、黄铜——混合物 B . 氮气、水银——单质 C . 火碱、纯碱——碱 D . 冰、干冰——氧化物
  • 4.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 蛋白质 B . 甲烷 C . 葡萄糖 D . 乙醇
  • 5. 为了打蠃蓝天保卫战,我们要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硫 C . 氮气 D . 水蒸气
  • 6.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黄铜的硬度比铜的小 B . 铜的导电性比银的好 C . 广泛使用塑料水管可以保护金属资源的 D . 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的高
  • 7. 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读取液体体积 B . 滴加液体 C . 稀释浓硫酸 D . 测定溶液的pH
  • 8. 食品级焦亚硫酸钠(Na2S2O3)对海鲜和果蔬有很好的抗氧化和保鲜作用。焦亚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4 C . +6 D . -2
  • 9. 化学元素和营养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十分密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缺铁会引起贫血 B . 缺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C . 缺钙会引起佝偻病或骨质疏松 D .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 10.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 NH4HCO3 B . K2SO3 C . NH4NO3 D . (NH4)2HPO4
  • 1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 12. 如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O”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B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O●和●●)的个数比为1:1
  • 13. 下列有关CO和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 . 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C . 都属于氧化物 D . 都属于有机物
  • 14. 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元素观:金刚石和C60都由碳元素组成 B . 分类观:从组成上看纯碱和小苏打都属于盐 C . 变化观: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 D . 微粒观: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 15. 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能减少或避免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 . 进行沼气池清理作业前进行灯火试验 C .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 . 夜间发现燃气泄漏,立即开灯进行检查
  • 16.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t1℃时,A的溶解度最小 B . t3℃时,将25gA物质溶于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5g C . 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的方法 D . 将t3℃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A、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 17.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 . HCl    Ca(OH)2    NaCl B . H2SO4    NaOH    CuSO4 C . Na2CO3    CaCl2 BaCl2 D . KNO3    Na2SO4    FeCl3
  • 18.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①一定质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B . ②在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 . ③在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 D . ④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变化曲线,X表示稀盐酸
  • 19.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FeSO4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NaCl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NaCl

    Na2CO3

    滴入适量稀盐酸至不产生气泡

    D

    NH3

    水蒸气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 B . 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 .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 D . 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 21. 化学用语能准确、简洁表达化学信息。请写出化学符号的意义或用化学用语表示。
    1. (1) 2N2
    2. (2) 3个氢氧根离子
    3. (3)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22. 在厨房中既能制作美食,又能使学到的化学知识得到应用。
    1. (1) 厨房中铁锅的锅柄都是用塑料包裹的,目的是为了隔热,这种塑料应具有(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2. (2) 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了,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3. (3) 如何防止铁锅生锈
    4. (4)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作用。
  • 23. 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结合图2回答下列问题:

    1. (1) 铷原子的质子数是
    2. (2) 写出图2中B粒子的符号
    3. (3) 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填字母)。
    4. (4) 图2中与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
  • 24.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由K2CO3、Na2SO4、CuSO4、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记录如下:

    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

    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HNO3 , 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根据以上实验现象:

    1. (1) 推断这包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能否确定该白色固体中一定有K2CO3(填“能”或“不能”)。
    2. (2) 写出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 25.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下列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1. (1) 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 (2) 若用B、C装置制取氧气,以下操作:①装药品并固定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熄灭酒精灯④加热⑤收集气体⑥将 导气管移出水槽。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序号表示)。

    3. (3) 要制取一瓶很干燥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用字母表示)。
    4. (4) 将干燥的CO2分别通入G、H中,G中试纸不变色H中试纸变红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H中试纸变红的原因 。
  • 26.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酸的通性,做了以下5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演示实验]

    1. (1) [基础检测]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质疑]实验③没有明显现象,甲同学对该实验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提出质疑并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验证。

    2. (2)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a,滴加稀盐酸后测得溶液pH=b(忽略体积的变化)

      ab(填“>”、“<”或“=”)

      发生了反应

      方案二

      向实验③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发生了反应

    3. (3) [评价交流]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验证实验中方案二不可行,理由是
    4. (4) [拓展延伸]演示实验中有一组没有验证酸的通性,它是(填序号)。
四、计算题(6分)
  • 27. 在盛有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烧杯中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计算:
    1. (1)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下同)
    2. (2) C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