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高一(下)期...

更新时间:2024-02-20 浏览次数: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 1.  下列概念与相应示例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与圆粒 B . 等位基因——基因Y和r
    C . 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 D . 纯合子——基因型为XAXa和XAY的个体
  • 2.  下列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只涉及到一对相对性状),正确的是(  )
    A .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B . 纯合子和杂合子杂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C . 杂合子的双亲中,至少有一方是杂合子
    D . 鉴定一个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只能利用测交法
  • 3. 家蚕皮肤斑纹有黑缟、白、淡黑缟三种表型。将一只黑缟蚕与一只白蚕进行杂交后发现,F1代均为淡黑缟蚕。F1代随机交配,F2代表型为黑缟蚕:淡黑缟蚕:白蚕=1:2: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白为显性性状 B . 黑缟为显性性状
    C . F1个体均为纯合子 D . F2中黑缟蚕和白蚕均为纯合子
  • 4.  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孟德尔在豌豆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
    B . 孟德尔假设的核心内容是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C . F1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与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D . 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阶段
  • 5.  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需要在花蕾期对父本进行去雄处理
    B . F1自交得到F2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9种
    C . F2的表型有9种,基因型有4种
    D . F1产生的4种配子比例为1:1:1:1
  • 6.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

    A . YyRr×yyRr B . YyRr×yyrr C . YYRr×yyrr D . Yyrr×Yyrr
  • 7.  某同学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每次分别从甲乙两个箱子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若仅模拟基因分离定律,则只要一个箱子即可
    B . 若模拟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甲乙都代表雌性器官或都代表雄性器官
    C . 甲.乙两个箱子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之比均为1:1,且两箱子中小球总数一定要相等
    D . 若要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则甲乙分别代表雌性和雄性器官
  • 8.  果蝇的眼色为X染色体遗传,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可以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 . 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 .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 . 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 . 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 9.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发生在(  )

    A . 细胞分裂间期 B . 减数第一次分裂 C . 有丝分裂后期 D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10.  下列关于一个四分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有四个着丝粒 B . 有四条脱氧核苷酸链 C . 有四个染色体 D . 有一对同源染色体
  • 11.  下列对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受精时雌雄配子相互识别就是通过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
    B .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于父方,一半来自于母方
    C . 受精时伴随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 . 受精作用有利于维持前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 12.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半乳糖血症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若这个儿子与一个半乳糖血症携带者女性结婚,生一个患半乳糖血症孩子的可能性是(  )
    A . B . C . D .
  • 13.  如图是4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口〇分别代表正常男性和正常女性,■●分别代表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其中不能表示红绿色盲遗传的是(  )
    A . B . C . D .
  • 14.  如图所示为鸡(ZW型性别决定)羽毛颜色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决定鸡羽毛颜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B . 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
    C . 亲、子代芦花母鸡的基因型相同 D . 亲、子代芦花公鸡的基因型相同
  • 15.  下列关于探究遗传物质的几个经典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是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因子”
    B . 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中利用了加法原理对自变量进行控制
    C . 用被32P、35S同时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 .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不能使用14C标记噬菌体
  • 16. (2015高二上·故城开学考) 在一个标准双链DNA分子中,含有35%的腺嘌呤,它所含的胞嘧啶应该是(  )
    A . 15% B . 30% C . 35% D . 70%
  • 17.  下列哪一组物质是DNA的基本骨架(  )
    A . 脱氧核糖、核酸 B . 核糖、碱基 C . 脱氧核糖、磷酸 D . 核糖、磷酸
  • 18.  如图表示根据甲链合成乙链的过程,甲、乙是核苷酸长链,①是催化该过程的酶,②、③是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④是合成原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是DNA聚合酶,具有解开DNA双螺旋的作用
    B . ②是磷酸二酯键,③是氢键
    C . ④是由腺嘌呤、核糖、磷酸结合而成的
    D . 乙链中每3个相邻碱基组成1个密码子
  • 19.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转录形成的RNA都可以成为翻译的模板
    B . 转录和翻译都主要发生在细胞核
    C . 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D . 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会发生氢键的形成和断裂
  • 20.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DNA分子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B .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推后出现而使肽链延长
    C . 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基因发生突变
    D . 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基因A可以突变为基因B
  • 21.  黄色小鼠(AA)与黑色小鼠(aa)杂交,产生的F1(Aa)不同个体出现了不同体色。研究表明,不同体色的小鼠A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但A基因上二核苷酸(CpG)胞嘧啶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如图)现象出现,甲基化不影响DNA复制。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小鼠体色的不同是生物体普遍存在的一种表观遗传现象
    B . 甲基化是引起基因突变的常见方式
    C . A基因甲基化修饰不可以遗传给子代
    D . 甲基化影响了A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
  • 22.  下列关于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 B . 人工诱导产生的基因突变一定是有利的
    C .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 . 获得无子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 23.  下列对D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B . 边解旋边复制
    C . 复制需要酶和氨基酸 D . 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24.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①中的片段是基因,则过程①中发生了基因突变,但生物体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B . ②过程属于基因重组
    C . ③过程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其结果往往对生物体有害
    D . ①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③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 25.  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 . 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此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 . 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 . 大多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新物种形成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26.  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D、d控制),抗锈病与感锈病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R、r控制),这两对性状的独立遗传。以纯种毛颖感锈病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病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病植株。再用F1与丙进行杂交得F2 , F2有四种表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进行统计,结果如图: 
    ​ 
    1. (1) 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  、  。 
    2. (2) 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  、  。 
    3. (3) 丙的基因型是  ,F2中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4. (4) 若让F1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5. (5) 若让F1自交,F2中毛颖抗锈病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毛颖感锈病植株的基因型是  。
  • 27.  如图表示同一生物体内的两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 
    1. (1) 图1的细胞叫做  ,处于  期,有  条染色单体,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 
    2. (2) 图2处于  期,名称是  ,有  对同源染色体。 
    3. (3) 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 28.  如图1是某动物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图2为该动物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①指的是  过程,催化此过程的酶是  此过程主要发生在  (场所)中;若mRNA中尿嘧啶和腺嘌呤之和占48%,则控制该mRNA合成的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占  。 
    2. (2) 图1中a表示  分子,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若图中a的一端的三个碱基是UAC,则其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 
    3. (3) 图2表示  过程,图中⑥表示  。 
    4. (4) 图2最终合成的②③④⑤几条肽链是  (相同/不相同)的。
  • 29.  如图是有关生物变异来源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①指的是  ,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2. (2) ③指的是  ;若④是指,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则发生在  时期;⑤的含义是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  之间的互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3. (3) ②染色体变异包括⑥  和染色体数目变异;⑦是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一套完整的  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蜜蜂中的雄蜂是  倍体。 
    4. (4)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  。
  • 30.  南美洲大陆上的地雀种群A迁徙到甲、乙两个海岛,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了新物种 B和C。在此进程中,甲海岛中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到乙海岛,并进化为物种D,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种群A的地雀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  。 
    2. (2) 甲、乙两个海岛中的A1与A2原本属于同一物种,因为  隔离使得他们不能发生基因交流,不同海岛上的这两个地雀种群会出现不同的  ,而一个种群的这种变化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同时,由于两个海岛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久而久之,两个种群逐渐出现  ,标志着形成了不同的物种B和C。 
    3. (3) 物种C和D有相同的祖先A,为研究C和D现在是否属于同一物种,可采取的方法是  。 
    4. (4) 南美洲大陆的原始地雀种群中,基因型为TT和tt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和55% (各种基因型个体的生存能力相同),若干年后基因型为TT和tt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变为 9%和49%。这段时间内,该地雀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填“是”或“否”),原因是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