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

更新时间:2024-01-19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末考试
一、<strong><span>选择题</span></strong><strong><span>:</span></strong><strong><span>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span></strong><strong><span>。</span></strong>
  • 1. 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下,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是描述电离层特征的一个重要参量。下图示意2023年11月北京地区电离层TEC平均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图中圆点代表每日该时TEC值,中间曲线代表平均值。

    1. (1) 电离层 ( )
      A . 大气气压较高 B . 天气状况复杂 C . 受地面影响大 D . 大气密度很小
    2. (2) 有时电离层TEC会急剧增大,导致其急剧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 . 太阳活动强烈 B . 温室效应增强 C . 火山地震频发 D . 臭氧空洞增大
    3. (3) 北京地区电离层TEC ( )

      ①白天大,夜间小    ②白天小,夜间大    ③夏季大,冬季小    ④夏季小,冬季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全国多地居民手机收到中国地震局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下图示意此次地震震中位置和示意某地居民收到的此次地震部分预警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次地震震源所在圈层的特点是 ( )
      A . 位于软流层附近 B . 全球厚薄不一 C . 组成元素较为单一 D . 横波不能传播
    2. (2) 关于图示居民收到的预警信息中的“地震波”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 )
      A . 为横波,因为横波传播速度较快 B . 为纵波,因为纵波传播速度较快 C . 为横波,因为横波传播速度较慢 D . 为纵波,因为纵波传播速度较慢
    3. (3) 截至12月22日,地震已致134人遇难。造成本次地震重大伤亡的可能原因是 ( )

      ①地震发生在夜间            ②天气严寒    

      ③震源深度比较深            ④建筑物抗震性比较差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3. 2023年10月1日上午9时15分,第二次青藏科考卓奥友峰极高海拔综合科考队成功登顶8201米顶峰。在这次科考中,科考队在海拔5000多米、距今2.2亿年的地层中发现了鳖鱼(主要生活在温暖海域)化石;在海拔4800多米、距今500万年的地层中发现了云杉等针叶林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本次考察发现的蕴鱼化石相同地质年代的地层中还可能会发现 ( )
      A . 三叶虫化石 B . 原始鱼类化石 C . 恐龙化石 D . 猛狽象化石
    2. (2) 与距今2.2亿年前相比,距今500万年前的青藏高原 ( )

      ①地壳抬升    ②地壳下沉    ③气候变暖    ④气候变冷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 (3) 获得卓奥友峰精确海拔高度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可能是 ( )
      A . 遥感 B . 地理信息系统 C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D . 互联网技术
  • 4. “中国天眼”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凶(位置见下图),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科学家表示,我国“天眼”已经发现了一颗“超级地球”,该天体位于距离地球16光年的地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天眼”发现的这个“超级地球”可能位于 ( )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银河系 D . 河外星系
    2. (2) “中国天眼”选址区 ( )
      A . 雅丹地貌广布 B . 河流多参与陆上内循环 C . 略斯特地貌典型 D . 多数植被季相变化显著
    3. (3) “中国天眼”所在区域夏季洪涝灾害严重,有利于减轻洪灾影响的非工程措施有 ( )
      A . 修建水库 B . 整治河道 C . 完善排涝设施 D . 推行防洪保险
  • 5. 灌丛沙堆是风沙流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在一些半湿润的沙质海岸及河湖周边有时也会分布。自然状态下,灌丛沙堆形成、发展和消亡的一般过程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周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灌丛沙堆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
      A . 风力侵蚀 B . 风力沉积 C . 流水侵蚀 D . 流水沉积
    2. (2) 灌丛植被具有的显著特点是 ( )

      ①植株高大    ②叶片小    ③表皮厚    ④根系浅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 (3) 研究发现,灌丛沙堆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增加,其自然原因最可能是 ( )
      A . 人类采摘 B . 气候变干 C . 风力强劲 D . 土壤变貓
  • 6. 下图示意某地貌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地貌形成的首要前提因素为 ( )
      A . 流水侵蚀作用 B . 海浪侵蚀作用 C . 冰川侵蚀作用 D . 海水沉积作用
    2. (2) 下列国家或地区可能存在该地貌的是 ( )
      A . 撒哈拉沙漠地区 B . 新西兰南部地区 C . 中国沿海地区 D . 夏威夷群岛
    3. (3) 与①时期相比,③时期 ( )
      A . 气温较高,海平面较高 B . 气温较高,海平面较低 C . 气温较低,海平面较低 D . 气温较低,海平面较高
  • 7. 下图示意南疆沙漠腹地夏季晴天与沙尘日的地表温度与气温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表示晴天的气温日变化的是 ( )
      A . B . C . D .
    2. (2) 导致晴天和沙尘日地表温度最高气温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 . 下垫面性质差异 B . 地面辐射差异 C . 大气削弱作用差异 D . 大气保温作用差异
    3. (3) 同一时间,地表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称为地气温差。据图信息可知,该地的地气温差 ( )
      A . 北京时间12时为最大 B . 白天小于夜晚 C . 夜晚差值波动较白天大 D . 沙尘日小于晴天
  • 8. 下图示意海洋开发利用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A、B、C、D依次表示 ( )
      A . 海洋盐业、海洋空间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滨海旅游 B . 滨海旅游、海洋空间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盐业 C . 海洋盐业、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空间利用、滨海旅游 D . 滨海旅游、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空间利用、海洋盐业
    2. (2) 下列海洋开发活动与可能造成的主要污染相匹配的是 ( )
      A . 海洋捕捞—噪音污染 B . 潮沙电站—核污染 C . 海洋运输—土壤污染 D . 海洋化工—水污染
    3. (3) 人类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有利于 ( )

      ①拓展人类生存空间            ②探索人类未知资源

      ③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④缓解臭氧空洞影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9. 我国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植被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景观。下图示意我国四地植被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植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图中最能指示强风环境的是 ( )
      A . B . C . D .
    2. (2) 图中各地植被主要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
      A . 甲—叶面刺状 B . 乙—四季常绿 C . 丙—夏绿冬枯 D . 丁—树冠宽大
    3. (3) 图示四种植被生长地土壤最为肥沃的是 ( )
      A . B . C . D .
  • 10. 下面图1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两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2中①、②示意该小组绘制的两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淋溶层是水分长期淋溶作用形成的土壤层,地势平坦的湿生环境下,土壤质地翻重,透水性差,水分不易向下渗透,淋溶作用微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 (1) 下列关于图1、图2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 甲处土壤剖面对应①,X层为淋溶层 B . 甲处土壤剖面对应②,Y层为淀积层 C . 甲处土壤剖面对应①,X层为淀积层 D . 甲处土壤剖面对应②,Y层为淋溶层
    2. (2) 影响甲、乙两处土层厚度差异的主要成土因素是 ( )
      A . 纬度 B . 地形 C . 生物 D . 时间
    3. (3) 若近年来乙土壤有机层变薄,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 . 气候变暖 B . 降水季节变化减小 C . 过度放牧 D . 地表径流堆积加强
二、/span&gt;<strong><span>、</span></strong><strong><span>非选择题部分(3道大题,共40分)</span></strong>
  •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曲流被裁弯取直后,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逐渐演变为封闭的浅水湖,称为牛轭湖。天鹅洲故道是一个典型的牛轭湖,是长江自然裁弯取直后形成的。下图示意天鹅洲故道位置。下表示意天鹅洲故道某采样点湖底沉积物沉积速率随深度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同一河段,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沉积速率小。

    沉积年代

    沉积物深度

    沉积速率

    阶段四(1972~2012年)

    0~26cm

    0.63cm/年

    阶段三(1959~1971年)

    26~52cm

    2.17cm/年

    阶段二(1936~1958年)

    53~70cm

    0.77cm/年

    阶段一(1916~1935年)

    71~85cm

    0.74cm/年

    1. (1) 天鹅洲故道每年的一定时间段与长江是相通的,指出其相通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2. (2) 据表推测1916~2012年天鹅洲故道湖底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
    3. (3) 说明与裁弯取直前相比,裁弯取直后长江该段河流流速、流水侵蚀强度的变化。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0节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下图示意某地山谷风气流运动状况。

    图1                   图2

    1. (1) 图1所示气流运动状况最可能发生在白天还是夜间?判断并说明理由。
    2. (2) 造成“霜打洼地”的气流是图示①②③④中的哪个?判断并说明造成“霜打洼地”现象的成因。
  •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混合层是指海洋近表层产生的厚度一定、水温均一的水层,其下为水温急剧下降的温跃层,这里常常成为生物以及海水环流的一个重要分界面。海洋混合层厚度常常受海水温度、风浪搅拌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2020年8~11月我国南海中沙群岛海域多个观察站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垂直分布统计。研究发现,该海区海水混合层厚度有明显的季节差异。

    1. (1) 指出图中表示海洋混合层、温跃层的圈码。
    2. (2) 比较海洋混合层、温跃层海水性质的特点。
    3. (3) 推测该海区海水混合层厚度最大的季节 , 并说明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