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4-05-16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同学们以“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为主题进行历史剧汇报演出。剧中主人公慷慨激昂地说道:“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位人物是( )
    A . 郑成功 B . 林则徐 C . 左宗棠 D . 邓世昌
  • 2. 史料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指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后者指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是后人的研究成果。以下可以作为研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 《百家讲坛》相关讲述 B .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C . 现代专著《火烧圆明园》 D . 电影《圆明园劫难》
  • 3. 歌曲《梦驼铃》中一句“风沙挥不去苍白,海棠血泪”,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个“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只“大公鸡”。中国版图的缩小与哪个国家关系最大?( )
    A . 英国 B . 日本 C . 法国 D . 俄国
  • 4. (2022八上·哈尔滨期中)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运动( )
    A .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 . 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 .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 . 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 5. 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文章,倡导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呼吁捍卫民族独立。据此可知,他主张( )
    A . 师夷长技 自强求富 B . 变法维新 救亡图存 C . 驱除鞑虏建立民国 D . 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
  • 6. 颜炳罡在《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提到:“戊戌变法倡导博爱、平等、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这段材料主要强调了戊戌变法( )
    A . 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 . 结果失败了而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 C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D .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 7. 民遥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 8. 时至今日,无论是在祖国大陆还是在台湾,都有以“中山”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的原因是他( )
    A . 建立了光复会 B . 创办了《民报》 C . 领导了黄花岗起义 D . 创立了中华民国
  • 9.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 .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 . 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 . 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D .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 10. 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自强求富”到“变法维新”,从“政治改良”到“民主革命”,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民族经济的发展 B . 思想解放的推动 C . 西学东渐的深入 D . 民族危机的加深
  • 11. (2017·东莞模拟) “一九三一夜寂静,倭寇炮轰北大营,蓄谋已久突发难,一夜占领沈阳城,面对残垣断壁景,中央却下撤退令,可怜一帮东北兵,别母离妻入关行,东北从此铁蹄踏,千万同胞如浮萍。”这首打油诗描述的是什么事件(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皖南事变
  • 12. 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它起步时,就摒弃了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选票里面出政权”的议会道路的理念,坚持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十月革命道路。最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
    A . 五四运动 B . 八七会议 C . 南昌起义 D . 秋收起义
  • 13. 《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的特别奖颁给了曾经改变中国命运的英雄群体——中国工农红军。它的颁奖辞这样写道“长征路上走出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两代伟人,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全部成员,走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位国家主席……,走出了人民解放军的9位元帅,8位大将和90%以上的开国上将、中将、少将。”你从这段颁奖辞中获得的最主要信息是( )
    A . 长征保存了党的基干力量 B . 长征是宣传队 C . 长征是播种机 D . 长征是宣言书
  • 14. (2021九下·长春开学考) 我国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如下图),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日本投降 C . 七七事变 D . 南京大屠杀
  • 15. 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的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 . 卢沟桥事变 B . 九一八事变 C . 台儿庄战役 D . 百团大战
  • 16. “1940年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他们作战1800余次,击毙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材料描述的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台儿庄战役 C . 百团大战 D . 平津战役
  • 17.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是( )
    A .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 . 农民踊跃参军参战 C . 三大战役 D . 解放全中国
  • 18. (2018八上·西华期末) 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
    A . 解放战争的打响 B .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 . 战略决战的开始 D . 人民解放军彻底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 19. 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一诗中写道:“(几十万民工) 骏马高车运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这种现象说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离不开( )
    A .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 . 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C . 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D .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 20.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是毛泽东在下列哪次战役后写的(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渡江战役 D . 平津战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21题9分,22题10分,23题11分,24题22分,25题8分, 共60分)
  • 21. 中国行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 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什么事件直接有关。哪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简要回答黄金时代出现最主要原因。

    1. (1) 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曲折缓慢的根本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三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历史小组同学开展以“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青年”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完成学习任务。

    【时代呼声】

    材料一: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中心就是民主与科学。

    —摘编自《青年杂志·敬告青年》

    【先锋力量】

    材料二:我们的外交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摘编自北大学生罗家伦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爱国救亡】

    材料三:首先是共产党的八一宣言给了青年学生一个明确的政治方针:其次是红军到了陕北,配合了北方的救亡运动;再次是共产党北方局和上海等地党组织的直接领导。这样,才使一二•九运动发生,并使之在全国各阶层开展起来,形成了全民族救亡运动的巨大政治力量。

    —摘编自《毛泽东评价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

    【中国青年】

    材料四: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衷心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对广大青年来说,这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

    ——摘编自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1. (1)  材料一与哪一史事相关?结合所学,分析陈独秀寄语青年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史事?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史实出现的原因。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二•九运动的发生有何意义?
    4. (4) 依据材料四,谈谈新时代的青年如何做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23. 当今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在《图像证史》一书中写到:“图像如同文本和口述证词一样,也是历史证据的一种重要形式”。分析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西安事变中涉及的两位爱国将领分别是谁?这一历史事件的和平解决对当时的中国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 (1) 图2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中的场景?通过这一历史事件,国共两党达成了什么协定?
    2. (2) 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解决图1和图2所示历史事件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解决方式有何相同点?
    3. (3) 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人们该如何抉择,上述史实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24. 从1840——1901年的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这一时期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
    2. (2) 这一时期列强强迫中国主要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有何影响?
    3. (3) 在近代,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举出其中两位代表人物,并写出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 (4) 依据所学,写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及其胜利的历史意义。请你谈谈这场战争给我们留下的历史启迪。
  • 25. 请依据如图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