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9课宋代经济的...

更新时间:2024-01-11 浏览次数:1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宋代城市街道的两边可开设店铺。由于店铺开设越来越多,有的店铺要扩大营业面积,连通衢大街也要侵占,以至到宋徽宗时官府不得不征收”侵街房廊钱”。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
    A . 乡村出现了草市 B . 各族政权交流频繁 C . 经济重心已南移 D . 城市商业日益繁盛
  • 2. (2023七下·增城期末)  如表中国古代历朝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该表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2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A .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 . 北方生产技术一直领先
    C . 南方政局战乱频繁 D . 北方人口增长超过南方
  • 3. (2023七下·广州期中)  《马可•波罗行纪》记载:“(泉州)乃不少船舶辐辏之所,诸船运载种种货物至此,然后分配于蛮子全境。所卸胡椒甚多,若以亚历山大运赴西方诸国者衡之,则彼数实徼乎其微,盖其不及此港百分之一也。”这说明元代泉州(  )
    A . 海上贸易繁荣 B . 外国使节增多 C . 造船技术发达 D . 文化生活丰富
  • 4. (2023七下·广州期末) 宋朝时,曲辕犁、踏犁、水力筒车、脚踏内翻车、秧马等适宜水田劳作的生产工具被大量使用。占城稻被引进、改良和推广,双季稻、稻麦连作等两作制也得到推广。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这些现象( )
    A . 增强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 B . 促进农业劳作方式的根本变化 C . 促进了南北方农业经济交流 D . 推动了南稻北粟格局的出现
  • 5. (2023七下·海珠期中)  “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这反映了当时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当时产量首位的粮食作物是(  )
    A . 茶叶 B . 土豆 C . 玉米 D . 水稻
  • 6. (2023七下·海珠期中)  宋朝时“蜀民以铁钱重,难于转输。”为解决这一困境,蜀民(  )
    A . 减少税收 B . 发明了交子 C . 打破市坊 D . 改进造纸术
  • 7. (2023七下·朝阳期末) 宋与辽在边界设置榷场,贸易量很大,北宋每年向辽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购买了北宋两万石粮食。这说明( )
    A . 边界贸易有利于双方经济发展 B . 少数民族政权的衰落 C . 辽国在军事上对北宋取得优势 D . 中原地区手工业发达
  • 8. (2023七下·朝阳期末) 下表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商业中心(部分),这可用于研究( )                                                                                                                      

    时期

    商业中心

    秦汉

    长安(陕西)、咸阳(陕西)、洛阳(河南)

    隋唐

    长安(陕西)、洛阳(河南)、扬州(江苏)、益州(四川)

    两宋时期

    开封(河南)、临安(浙江)、泉州(福建)、广州(广东)

    A . 经济重心南移 B . 中央集权加强 C . 闭关锁国政策 D . 民族关系发展
  • 9. (2023七下·增城期中)  下表是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例情况。能对表中反映的史实进行准确解释的是(  )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比例

    1045年(北宋)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44:56

    1196年(南宋)

    赋税(贯)

    60000000

    14319000

    81:19

    A .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B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C .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D .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10. (2023七下·武隆期中)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的经济格局最终形成于( ) 

    A . 唐朝 B . 北宋 C . 两汉 D . 南宋
二、材料分析题
  • 11. (2023七下·天河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宋都城平面示意图

       图一 唐朝长安城 图二 北宋东京城

    材料二: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三:宋代文化是唐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唐代所存在的三省六部、科举、均田等制度,已经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宋代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中枢大臣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 (1) 比较图一和图二,从中提取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不同信息。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项宋代政治制度上“相互制衡”的表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