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物...

更新时间:2024-01-16 浏览次数: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 1. 物理学是研究 、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英国物理学家 常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不懈的思考和探究,并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 2. 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时(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人耳不能听到频率20Hz的声音(选填“高于”或“低于”)。
  • 3. (2020八上·白云期中) 坐在电影院的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图像,是由于银幕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教室里的一些同学感觉黑板反光,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 4. 一天晚上,小明正在学习,突然,电灯熄灭了,小明想:电灯为什么熄灭?可能是灯丝断了。这个过程中,“电灯为什么熄灭?”属于科学探究的环节,“可能是灯丝断了”属于科学探究的环节。
  • 5. (2023九上·文登期中) 小明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水瓶琴”敲击水位最(填“低”或“高”)的瓶子音调最低,为do (1) 音。小明觉得该瓶发出的do (1)音还不够准,他用手机软件测得敲击时该瓶振动频率为200Hz,查阅资料国际标准音高do是261.6Hz,他应该直至音准。(最后一空选填“增加水”或“减少水”)

  • 6. (2023·绥化)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我们在教学楼周围植树,这是在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外科医生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这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
  • 7. (2021八上·方正期末) 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反射角等于

  • 8.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处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填序号①慢慢向右移动、②慢慢向左移动、③慢慢向水面移动、④仍在原来位置不动)此时再向下看杯底感觉杯底位置(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请将选项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 9. (2020八上·南昌月考)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家庭生活中,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正常人的脉搏每秒跳动70次 B . 餐桌的高度约为 C . 中学生 短跑成绩约为 D . 某同学的身高是
  • 10. 当用手机扫描健康二维码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 .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 . 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 . 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 11. (2018·阜新) 下列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水中的倒影 B . 地面上的影子 C . 海市蜃楼 D . 雨后的彩虹
  • 12. (2020·天津) 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 “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B . “一叶障目”——光的折射 C . “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 D . “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 13.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老师讲课是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B . 演员用相同的力量弹奏钢琴不同的键,发出乐音音色不同 C . 超声波振动频率比可听见的声音更高,常被用来清洗物体 D . 为创文明城市 ,南昌市开展禁放鞭炮行为,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 14.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1中,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 图2中,潜望镜利用光的折射来观察物体 C . 图3中,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 . 图4中,吸管“错位”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小题6分,第16、17小题各8分,共22分)
  • 15. 国之重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已突破7000m,世界领先。“蛟龙号”潜水器在某次下潜之前,用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16s声呐接收到回声信号。“蛟龙号”从海水表面匀速下潜到1800m深处,需要1小时。(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
    1. (1) 该海域的深度为多少?
    2. (2) “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多少?
  • 16. 火车沿直线朝着山崖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距山崖不远处鸣笛,经过4s后便听到了从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火车长200m,求:
    1. (1) 4s内火车行驶的路程;
    2. (2) 鸣笛时火车离山崖的距离;
    3. (3) 火车行至山崖后,完全穿过山崖下的隧道用了3min,隧道的长度为多少?
  • 17. 区间测速是基于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违章。

    1. (1) 某小汽车行驶7.8km的路程用时270s,则该小汽车的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 (2) 该小汽车在上午10:00整驶入区间测速起点位置,如图所示,则这辆小汽车最快在什么时刻通过区间测速终点位置才不会违章?(结果保留整数)
    3. (3) 为行车安全,请你给驾驶员提一条建议。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 18. 既要重视文化学习,又要提高才艺技能,初二(2)班海龙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F

    100

    0.76

    B

    60

    0.89

    G

    80

    1.02

    C

    60

    1.02

    H

    尼龙

    80

    1.02

    D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J

    1.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三组琴弦进行实验;
    2. (2) 若他选择A、D、F的琴弦做实验,则研究目的是探究音调与琴弦 的关系;
    3. (3) 表中编号E的材料规格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该项内容分别为 
    4. (4)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必须保持 不变,只改变 ,做多组实验后方可得出结论;
    5. (5) 小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为 
  • 19. 小凡通过实验来探究声音的特征:

          

    1. (1) 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凡设计了下面A、B、C、D四个实验,如图甲,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填字母,可多选),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的;
    2. (2) 在图D的实验中,小凡在扬声器播放音乐时,调大录放机音量,发现小纸团跳得更高。这说明:发声体的 越大,声音的 越大;
    3. (3) 如图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可听到 (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音调逐渐变低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此时产生的是 波。
  • 20.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A、B和激光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

    1. (1) 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 (选填“粗糙”或“光滑”),其目的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这样我们就能从各个方向看清光的传播路径;
    2. (2) 实验时若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5°,则反射角度数为 ;若入射光线偏离法线,则反射角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50°

      50°

    3. (3) 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射入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
    4. (4) 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A上显示出光路时,该同学将另一半纸板B绕ON向后折时,此时反射光线实际上是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的,如果沿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入光线,则会看到反射光线沿入射光线位置射出,说明光路是的。
  • 21. (2023八上·沙河口期末)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器材有:带刻度尺的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
    1. (1) 实验前,小明调节、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 (2) 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的光斑时停止移动光屏,可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 (3) 小明在某次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放大的(填“实像”或“虚像”);
    4. (4) 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如图丙所示位置,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在光屏上看不到烛焰的像,则人眼在图中(填“A”或“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5. (5) 小明将图乙中的透镜换成焦距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将烛焰向(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填“近视”或“远视”)眼睛的镜片,光屏上也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