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寒假作业(一)

更新时间:2023-12-31 浏览次数:21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 . 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B . 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 . 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 . 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 2. (2023九上·小榄期中) 恩格斯评论说,“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农民从此成了自己土地的主人。”由此可见,恩格斯肯定拿破仑的行为( )
    A . 推动了社会的转型 B . 广泛地传播了启蒙思想 C . 深受各国人民拥护 D . 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 3. (2023九上·小榄期中) 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下表中的内容具有的共同点是( )

    国家

    方式

    文件

    结果

    英国

    内战和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美国

    武装斗争

    《独立宣言》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法国

    激烈的革命和战争

    《人权宣言》

    经过共和国和帝国的反复

    A . 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斗争方式是武力反抗殖民统治 C . 立法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前提和保障 D . 欧美国家社会巨变是时代潮流
  • 4. (2023九上·小榄期中) 右图是1754年美国创作的一幅旗帜图案(见右图),图中文字为:加入我们,或者灭亡(Join,or die)。图中蛇的身体被分为八段,意指八个殖民地,也在向人们宣扬一个联合体的概念。这说明( )

    A . 民众对殖民政策的强烈不满 B . 动员民众确立共同体观念 C . 美国独立意识成为普遍共识 D . 邦联体制成为南北州共识
  • 5. (2023九上·小榄期中) 14世纪时,奥斯曼土耳其人不断入侵拜占庭帝国,促使拜占庭帝国的大批学者带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珍品与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逃往西欧避难。这些学者在意大利开办学校讲授古希腊辉煌的历史和文化。据此可知 ( )
    A . 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文化的传播 B . 奥斯曼帝国兴起使文化中心转移 C . 意大利具有成熟的文化体系 D . 天主教文化受到批判和改造
  • 6. (2022九上·南海期中)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在国会休会十天前,接到国会送交其签署的法案有意搁置不签,也不退回,这项法案可到期自行作废。据统计,这种否决方式已经被历届美国总统使用了700次以上。材料体现了   (   )
    A . 权力制衡体制遭到破坏 B . 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制约 C . 总统实际权力大于国会 D . 总统与国会的矛盾激化
  • 7. (2023九上·小榄期中) 玄奘在游历天竺时记录道:“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的( )
    A . 种姓制度 B . 庄园制度 C . 城邦制度 D . 封君封臣制度
  • 8. 希腊建筑以其独特的廊柱结构,成为兼具物质功能性和审美功能性的艺术代表之一。下列建筑属于古希腊遗留下来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3九上·永康月考) 下表是《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主要内容,据此对美国民主制度解读最合理的是(  )

    《独立

    宣言》

    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与印第安人

    1787年

    宪法

    联邦政府由立法.行政和司法组成,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

    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同等政治权利

    A . 人民权利无法保障 B . 进步性与局限性并存 C . 种族矛盾不可消除 D . 中央与地方矛盾重重
  • 10. (2023九上·永康月考) 纲要式小结是社会课学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建立知识的整体性。图示反映的内容是(   )

    A . 文艺复兴的兴起 B . 资产阶级革命 C . 工业革命的影响 D . 新航路的开辟
  • 11. (2023九上·永康月考) 拜占庭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最终灭掉它的是(    )
    A . 阿拉伯帝国 B . 奥斯曼帝国 C . 亚历山大帝国 D . 罗马帝国
  • 12. 某同学翻阅《新航路的开辟》一书,阅读右图所示章节内容,他可以进一步了解新航路开辟的( )

    A . 结果 B . 过程 C . 背景 D . 影响
  • 13. 历史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以下示意图反映了 ( )

    A . 雅典民主政治的内涵 B . 罗马元老院的产生过程 C . 希腊城邦的同盟体制  D . 罗马帝国政权运行机制
  • 14. 9世纪初到11世纪初,有作家写道: “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该帝国的物产相媲美,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据此判定该帝国是( )
    A . 孔雀帝国 B . 查理曼帝国 C . 拜占庭帝国 D . 阿拉伯帝国
  • 15. 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面粉、蔬菜等,也为领主提供衣物。庄园有铁匠、金银匠、鞋匠等各类工匠,可以制造不同的物品,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据此可知,西欧庄园( )
    A . 是个独立的政治单位 B . 以租赁农场为主 C . 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D . 领主特权受限制
  • 16. (2023九上·德惠期中) 646年元旦,日本新政权发布《改新之诏》,政治上主要内容有: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分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这次“改新”使日本( )
    A . 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B . 确立奴隶制度 C . 走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D . 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17. (2021九上·准格尔旗月考) 人们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立场的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观点。如果你是生活在美洲的土著人,评价哥伦布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观点可能是(    )
    A . 恶魔;带来深重灾难 B . 英雄;促进了文明融合 C . 航海家;推动了发现“世界” D . 探险家;敢于冒险,发现新大陆
  • 18. 1832 年,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消减了被土地贵族所控制的“衰败选区 ”的国会代表席位,并把这些席 位转让给新兴的工业城市,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更多地参与政治。由此可以看出工业革命( )
    A . 导致了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B . 推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 . 加快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 D . 确立了新兴工业城市特权
  • 19. (2022九上·胶州期末) 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在希腊马其顿地区,君主政治代替了城邦政治,而在埃及两河流域等地区的政治体制则增添了一些希腊的因素;同时富于理性的西方哲学与埃及、西亚丰富的数学、天文学结合,从而诞生阿基米德等伟大的科学家。这段话旨在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 .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B . 征服了埃及、西亚广大地区 C . 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D . 是促进文明交流最好的方式
  • 20. (2023九上·萧山月考) 思维导图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下面思维导图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

    A . 佛教的传播 B . 古代印度的扩张 C . 各种文明的交流 D . 多元文化的碰撞
二、材料分析题
  • 21.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

    ——摘自《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册)

    材料二:

    ——摘编自《罗马法图示》

    材料三: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摘自《伯里克利在牺牲战士葬礼上的讲话》

    1. (1) 材料一中“这部法典”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十二铜表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简述罗马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3. (3) 材料三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哪个城邦的民主制度?这里的“公民”指哪些人?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两点表现。
    4. (4) 结合上述所有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 22. (2023九上·德惠期中) 从专制到民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的石柱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部法典

    材料二   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4分)

    材料三   《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上教材

    材料四   为总结古罗马的统治经验,特成立罗马法编纂委员会,由法学家特里波尼安领导。……于529年编成《查士丁尼法典》……于533年颁布《法理概要》,又称《法学家指南》,……于565年汇编成《新法典》……上述所有法律文献统称《罗马民法大全》。这部法律文献肯定皇帝的专制权力,把皇权视为至高无上。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五

    图1            图2               图3                  图4

    1. (1) 请写出材料一所示法典名称?这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如何?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改革?根据材料二,概括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十二铜表法》的特点,概括《十二铜表法》在法制文明发展中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罗马民法大全》编纂的目的有哪些?这部法律文献在欧洲法制史上有何影响?
    5. (5) 对比材料五中的图1和图2,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是通过哪部法律文献得以实现的?这部法律文献制定通过后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6. (6) 材料五图3中的国家于1789年颁布了哪部法律文献?图4所示这一政治体制确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此示意图中权力结构的确立,依据的是哪一部法律文献?
    7. (7) 上述材料反映了人类法治建设的一个什么趋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