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24-01-04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strong><span>10</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第</span></strong><strong><span>1~2</span></strong><strong><span>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span></strong><strong><span>4</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strong><span>8~10</span></strong><strong><span>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span></strong><strong><span>6</span></strong><strong><span>分,选对但不全得</span></strong><strong><span>3</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1. 在杭州亚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奋勇拼搏,以201块金牌、111块银牌、71块铜牌的优异成绩荣获奖牌榜第一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饼比赛上,机器狗炫酷登场,在研究机器狗跑步的动作和姿态时,可以把机器狗看成质点 B . 在杭州亚运会倒计时200天无人机主题表演中,千架无人机悬停在空中,组成了稳定的“杭州亚运会倒计时200天”的灯光字幕,以其中一架无人机为参考系,其它的无人机是运动的 C . 在铅球比赛中,中国选手刘洋以米的成绩获得铜牌,米是指铅球的位移 D . 在100米决赛中,谢震业以9秒97的成绩获得冠军,这里的“9秒97”是指时间间隔
  • 2. 现代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而历史上有科学家曾把相同位移内,速度变化量相同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 其中分别表示某段位移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表示物体在做加速运动,表示物体在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 . 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大 C . 若A不变,则物体在位移中点处的速度比 D . 且不变,则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 3. 如图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20m高的楼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途中用的时间通过一个窗口,窗口的高度为2m,g取 , 不计空气阻力,则屋檐到窗口上边沿的距离为(    )

    A . B . C . D .
  • 4. 已知四个物体在时的速度均为0,A物体的图像、B物体的图像、C物体和D物体的图像依次如图所示,则一直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 5. 陕西西安半坡村出土的盛水陶罐(也称为欹(qī)器),它的特点是底尖、腹大、口小。穿入绳子(系绳的耳环设在瓶腹稍靠下的部位),将空的欹器悬挂起来静止时,发现整个容器无法正立而是略有倾斜(如图所示)。往其中注入适量的水(一半水左右)后,发现整个容器正立了,保持竖直状态;若注入水太满,容器会自动倾倒,将多余的水倒出。关于以上几个状态时容器重心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让未装水的欹器竖立时,它的重心略低于耳环 B . 装一半水时的欹器,重心略高于耳环 C . 装一半水时的欹器,重心略低于耳环 D . 装满水时的欹器重心最低
  • 6. 如图所示,所有接触面光滑,则下列对图中弹力的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小球随车厢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车厢左壁对小球有弹力作用,是因为车厢左壁发生弹性形变 B . 图乙中,小球被轻绳斜拉着静止在斜面上,则斜面对小球有弹力作用,此力是因为斜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C . 图丙中,a、b两轻绳悬挂着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a绳竖直,则两绳均发生弹性形变,对小球均有弹力作用 D . 图丁中,两相同小球各自被长度一样的竖直轻绳拉住而静止,则两球间有弹力,且大小一定相等
  • 7. 我国元代《王祯农书》记载了戽(hù)斗,它是一种小型的人力提水灌田农具,形状像斗,两边有绳,靠两人拉绳牵牛取水。如图所示,忽略绳子质量,人拉绳子的作用点高度不变,绳子长度不变,戽斗装满水处于平衡状态时,两人站得越远,则(    )

    A . 绳子对人的拉力越小 B . 绳子对人的拉力越大 C . 绳子对戽斗的作用力越大 D . 绳子对戽斗的作用力越小
  • 8. 如图所示,用细绳把小球悬挂起来,当小球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天花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9. 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用毛笔练习长横写法,为防止打滑,他在白纸的左边缘处放置一块镇纸(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多为长方条形)。该同学向右行笔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镇纸对白纸有摩擦力,方向向左 B . 毛笔对白纸有摩擦力,方向向右 C . 桌面对白纸有摩擦力,方向向左 D . 桌面与白纸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 10. 挂灯笼的习俗起源于西汉,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挂起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如图所示,由五根等长的轻质细绳悬挂起质量均为m的灯笼A、B、C、D,中间细绳是水平的,上面两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 中间两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 AB间和BC间的绳中张力分别是 , 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实验题(本题共<strong><span>2</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第</span></strong><strong><span>11</span></strong><strong><span>、</span></strong><strong><span>12</span></strong><strong><span>题,每空</span></strong><strong><span>2</span></strong><strong><span>分,共计</span></strong><strong><span>16</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11. 某同学做“探究互成角度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1. (1) 根据实验数据在白纸上所作图如图乙所示,乙图中四个力,其中力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
    2. (2) 实验中,要求先后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指的是____
      A . 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同一长度 B . 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 C . 橡皮条伸长到同一长度 D . 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之和等于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3. (3) 丙图是测量中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从放大图读数),读出该力大小为N。
  • 12. 某同学先用图1所示装置测弹簧的劲度系数,再用该弹簧以图2所示装置测物块与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取)。

                 图1                                 图2                                          图3

    1. (1) 测劲度系数的实验步骤:

      a.将轻弹簧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将刻度尺竖直固定在轻弹簧旁,刻度尺的零刻度与轻弹簧的上端对齐;

      b.在弹簧下端依次挂上不同质量的钩码,记录每次钩码的总质量m及对应指针所指刻度值x;

      c.在坐标系上描点作图,作出的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像可知,弹簧的原长cm,弹簧的劲度系数N/m。

    2. (2) 用图2所示装置测滑动摩擦因数,长木板B放在水平面上,物块A放在长木板上,并用(1)问中轻弹簧将物块A与竖直墙面连接,弹簧保持水平,用水平力F拉长木板B向左运动,A保持静止,测得这时弹簧的长度为 , 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1kg,则物块A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中由于弹簧悬挂时的原长比平放时的自然长度长,因此实验测得的动摩擦因数比实际值偏(填“大”或“小”)。
    3. (3) 在测量动摩擦因数时,用不同大小的水平力将长木板B匀速拉出或加速拉出,两情况下测出的动摩擦因数。(填“相同”或“不相同”)
三、计算题(第<strong><span>13</span></strong><strong><span>题</span></strong><strong><span>10</span></strong><strong><span>分,第</span></strong><strong><span>14</span></strong><strong><span>题</span></strong><strong><span>12</span></strong><strong><span>分,第</span></strong><strong><span>15</span></strong><strong><span>题</span></strong><strong><span>16</span></strong><strong><span>分,按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span></strong>
  • 13. 随着AI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工作由机器取代。外卖配送也正踏入“无人+”领域。在一次无人机配送测试中,无人机下部由机器手抓住一货物,以的速度保持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当货物到达离地面高175m处时,机器手突然失灵,货物脱落,无人机加速上升,那么货物再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g取

  • 14.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了楼房,大家在喜迁新居的时候遇到了搬运大件家具的困难。如图所示,一农户正在用自己设计的方案搬运家具到二楼,他用一悬挂于房檐A点的小电机通过轻绳1拉动家具缓慢上升,为避免家具与墙壁碰撞,需要一人站在地面上用轻绳2向外侧拖拽,绳1与绳2始终在同一竖直面内。某时刻绳1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 绳2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 已知家具质量为50kg,人的质量为80kg(g取10N/kg),求此时:

    1. (1) 绳1与绳2的拉力大小;
    2. (2) 该人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
  • 15. 狮子和羚羊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每天要有目标,不断朝着目标而努力。在非洲草原上,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 , 并能维持很长时间。狮子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 , 以后只能维持这个速度 , 然后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设狮子距离羚羊x远时开始追击,羚羊则在狮子开始追击后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狮子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
    1. (1) 分别求羚羊、狮子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及加速运动的时间;
    2. (2) 狮子要在其加速阶段追上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
    3. (3) 如果狮子距离羚羊100m开始追击,请通过计算说明狮子能否追上羚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