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3-12-28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共17分)
  • 1.  “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于2022年8月30日至10月23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展出。学校组织大家到那里开展研学活动。下面是同学们完成的研学记录,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记录一 展览概述

    “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择取书房文化作内容,以中国书房的意涵与物象为主题,结合当代艺术家作品,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古代文人书房的文化魅力。展览分为“委怀琴书”“正谊明道”“结契霜雪”三个单元。策展人①____(妙思巧运/处心积虑),将笔墨纸砚、金石篆刻等书房里常见的器物串联起来,陈设于不同单元中,为观众展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展厅,观众可以仰望星空,②____(沟通/勾通)天地造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不断传承、汇流、交溶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③____(独具匠心/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与宇宙观。

    记录二 展览设计

    展览分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委怀琴书”,分星空、五经萃室、图书、文房四宝和文人赏器五个部分,突出书房不仅是一个看书、写作、藏书的空间,分为修身养性、家国情怀、仰观宇宙三个部分,主要展示的是家国情怀,分三友同德和雅集唱和两个部分。松竹梅是精神的象征,文人雅集是书房的延伸。展览设计匠心独运,从无形书房的精神阐释,到有形书房的空间陈设

    记录三 珍贵展品

    展品涵盖书画、器物、家具等类别。其中,书画展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如明代文微明84岁写就的行书《陋室铭》,点明了“惟吾德馨”的书房文化内涵。宋代文天祥行书《上宏斋帖》、明代陈淳行书《岳阳楼记》等,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选择与责任担当。而许多难得一见的古代绘画作品,如宋代郭熙《窠石平远图》等,①____是读书人走出书斋、拥抱自然的生动写照,②____蕴含另一层深意,即中国艺术始终将内在精神追求放在首位。

    记录四 观展感受

    回望古代,书房寄托着古文人的情怀胸襟,聚合着文人之间的千古唱和,一种观想,一种精神空间的起始。凝视当下,化古润今,继往开来,启发着思想,也涵养着新时代的家国情怀。可见,意义深远,正所谓“寄托襟怀;____,____”。总之,此次观展有益于我们探讨和阐释中国书房的文化内核,以及“书房”这一意象的时代精神。

    1. (1) 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____
      A . 因为表达的是“展览分成不同主题”的意思,所以句中“为”读wéi。 B . 因为表达的是“展览面向的是观众”的意思,所以句中“为”读wèi。 C . 因为表达的是“中华文化丰富高深”的意思,所以“博大精深”书写正确。 D . 因为表达的是“中华文化交汇融合”的意思,所以“交溶”书写正确。
    2. (2) 记录一中横线处词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①处心积虑 ②勾通 ③独具匠心 B . ①妙思巧运 ②沟通 ③独具匠心 C . ①妙思巧运 ②沟通 ③独具特色 D . ①处心积虑 ②勾通 ③独具特色

    3. (3) 在“□”处依次填入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句号 句号 B . 逗号 分号 C . 句号 分号 D . 逗号 句号
    4. (4) 画线句存在问题,请对这个句子作出修改。
    5. (5) 记录中提到了《陋室铭》,其作者是唐代的 
    6. (6) 记录三①②处使用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①无论 ②都 B . ①尽管 ②还 C . ①既 ②又 D . ①即使 ②也

    7. (7) 请你根据观展感受,为记录四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

二、阅读•鉴赏(共73分)
  • 2. 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以下各题。

    定风波

    北宋•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

    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

    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注释】①这首词是范仲淹在50多岁时创作的。当时他被贬邓州,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营造百花洲,并设立花洲书院,也让邓州文运大振。有一次,范仲淹重读陶渊明的诗歌,便写下了这首《定风波》。

    1. (1) 这首词上阕在流传的过程中缺了一个字,请你根据对这首词的理解,从以下两个字中,并简述理由。

      A.残

      B.百

    2. (2) 在人生不同阶段和不同境遇下,思想观念也会发生变化。这首词中“功名得丧归时数”一句与《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情感上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县临水 , 邵武之水从西来,通光泽;归化之水从南来,俱城之东南隅。隔水望城,如溪堤带流也。循水南行三十里至杜源忽雪片如掌。十五里至将乐境,乃杨龟山故里也。又十五里,为高滩铺。阴霾尽舒,碧空如 , 旭日耀芒,群峰积雪,有如环玉。闽中以雪为奇,得之春末为尤奇。村氓市媪老太婆,俱曝日提炉;而余赤足飞腾,良大快也

    (选自《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前》,有删改)

    【注】①村氓:泛指乡民,农人。

    1. (1)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县临水

      查阅词典:①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②里边,中间;④时候;⑤正当

      A际:

      城之东南隅

      组词法:如“苍颜白发”的“苍”意为“苍老”。

      B会:

      碧空如

      关联教材: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C濯:

      乃杨龟山故里

      参考成语:荣归故里。

      D故里:

    2. (2)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两处)

      循水南行三十里至杜源忽雪片如掌

    3.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闽中以雪为奇,得之春末为尤奇。

      ②而余赤足飞腾,良大快也!

    4. (4) 《醉翁亭记》中的“日出而林霏开”与本文中的“”相似,都描绘了 的景象,传达出作者 的情感。
  • 4. 根据表格提示,完成填空。

    城市/地点

    诗文名句

    理解运用

    巴郡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常用来鼓舞人们对美好未来充满期待。

    商山

    鸡声茅店月,②。(温庭筠《商山早行》)

    雄鸡晨啼,空中仍挂残月;足迹有痕

    滁州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情趣寓于山水之间,悠然畅快的心境呼之欲出。

    杭州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独特的量词,写出了天地苍茫,人之渺小。

    桂林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填作者名⑤《我爱这土地》)

    语言朴素动人,常用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岳阳楼

    先天下之忧而忧,⑥。(范仲淹《岳阳楼记》)

  • 5. 名著阅读。
    1. (1) 《水浒传》中有许多与“酒”有关的故事,请仔细阅读下表,完成探究任务。

      人物

      故事

      酒与故事的关联

      探究发现

      大闹五台山

      酒令好汉狂

      通过对这几个经典片段的探究,发现小说多处写“酒”有如下作用:⑤

      杨志

      酒误好汉差

      武松

      景阳冈打虎

      浔阳楼吟反诗

      酒添好汉愁

    2. (2) 金圣叹认为,《水浒传》单写人的粗鲁就有许多不同:鲁达的粗鲁是性急,史进的粗鲁是少年任性,武松的粗鲁是豪放不受拘束,阮小七的粗鲁是悲愤无处说,写出一个能表现其粗鲁的细节。
  •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乡

    靳云鹏

    ①上午和母亲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②天气不错,阳光很好,虽已深冬

    ③先到了一个故友家,一下车,我们就被憨厚的笑容和质朴的寒暄包围了。家长里短,一杯茶还没喝完,就有人续上了滚烫的水。我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除了岁月的风霜写在各自的脸上;我只是有些心不在焉

    ④终于瞅了个空,径自向我的老屋走去。说是老屋,其实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说法,我还是愿意一去。

    ⑤一出大门,眼前是一片荒凉,看不见几个房子;可我走的还是二十年前的路线,虽然脚下确乎没有任何踪迹,但方向却更加清晰、固执。举目远望,微微起伏的地表,草草地勾勒出粗犷的线条,依然虬曲遒劲,像是我的航标,才发现它们的根部已经在皑皑的盐碱物中腐朽﹣﹣所谓遒劲,不过是被时光凝固的姿态罢了。然而,路边那几丛在春日里率先泛绿在寒风中簌簌发抖的芨芨草呢?那几个被村民遗弃在路边生了苔锈的碌碡呢?那些连绵的场圃和堆积如山的秸秆呢?还有那几条从场圃里冷不丁地窜出来吓我一身冷汗的奸猾的狗呢?

    ⑥什么也不复存在了,连一道沟一道坎也看不见了。是年复一年萧冷的无情的雨冲刷了它们?还是日复一日寂寞的善变的风填平了它们?一切,只留给遥远的记忆

    ⑦急行几步,我准确地来到了我的老屋。这里不过是一个矮矮的土堆,几步跨上去,刚立住脚跟,旧时的情景如浩浩长风扑面而来。

    ⑧一切如在昨日,却又恍如隔世。我有些慌乱地在四边转了几圈,试图找到那一段低矮的土墙的痕迹,在多少个夏日黄昏炊烟初起的时候,那里曾响起我清扬的笛声。那一排小平房也只剩了几块风化殆尽的土坯,几个人躺在房顶上,正对着满天繁星做无穷无尽的遐想时,起身惶然四望,却是晚归的村民走过。那间小小的炭房更没了痕迹,那些年的冬天似乎总是特别寒冷而漫长……

    ⑨所有的追寻都是徒劳,我只好慢慢地坐下来,闭上眼睛

    ⑩离开故乡真的太久了。就在这个光秃秃的土堆上,我却像回到了真正的家,那沧桑厚重的回忆给我以真实的回归。年少离开的时候;而今早已过了而立之年时回到这里,似乎依旧是孑然一身。我是从何时开始背负着一个理想的空壳在行走?在我日渐麻木之前的那悄然逝去的青春年华可曾有过我心的追逐?

    ⑪“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生命的坚持与生存的法则总是难于抗衡。从寂寂乡村到喧嚣城镇,从不名一文到略显小资,原以为这十数年的奋斗是一个接近理想的过程,只看见来的路上荒草连天。辽远简陋的农村天地,曾给了我对自身美质不断发掘与拂拭的空间,我的所谓奋斗,却只是对自我生存潜力的挖掘,因之衍生的则是按捺不住的浮躁与极力掩饰的虚伪。于是,渐行渐远,其实从未打开过。

    ⑫理想如果能彻底遗忘,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而我,总给我以特别的清醒。在她的荒凉与清寂中,我可以张开肺叶大口地呼吸,还可以看呆笨的灰雀扑棱棱从身边飞过,不必在意旁人的眼光,源于最质朴的干净,无论是身体

    ⑬正想着,听到不远处有人喊我吃饭,我起身应了声

    (选自《散文选刊》)

    [注]①碌碡(liù zhou):石制的圆柱形农具,总体类似圆柱体,平场地。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语见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1. (1) 阅读全文,完成填空。

      “我”的行踪

      心情

      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

      离开老屋

      默然

    2. (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本文第③段。
    3. (3) 赏析“急行几步,我准确地来到了我的老屋”中“准确”一词的表达效果。
    4. (4) 比较阅读本文与鲁迅的《故乡》,回答问题。

      ①鲁迅在《故乡》一文中,用饱蘸深情的笔触叙写了故乡的变化。结合本文的结尾部分,说说故乡对本文中“我”的理想来说有什么作用。

      ②本文画波浪线部分与下面的链接材料都有对环境的描写,试比较两处描写的作用的异同。

      [链接材料]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 7. 议论文阅读。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所主张,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平时在百战百胜中,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③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警告他,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幡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

    ④由此想起《替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因为缺少学习改进的机会,引台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⑥逐日淘沙定有金,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志者,不但不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选文②③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任选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3. (3) 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4. (4) 请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 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ㅤㅤ材料一

    ㅤㅤ近年来,乡村民宿迅速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城里人的青睐,是指利用乡村民居等资源,主人参与经营服务,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各地政府部门把乡村民宿发展纳入各地旅游发展规划,开展多元业态经营

    ㅤㅤ材料二

    ㅤㅤ乡村民宿整合乡村精神文化资源,使游客能体验民风淳朴、自由舒心的乡村生活方式,体验乡村民俗文化,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超然感和惬意感,回归慢节奏本真的、有趣味的生活,不少乡村民宿____,成为展示乡土文化的载体。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底蕴深厚的人文古迹

    表1乡村民宿区域特色一览表

    地区

    特色文化、文物资源

    特色民宿项目

    江西井冈山

    井冈山革命文化资源

    建设“红色记忆”民宿

    河北承德滦平县

    金山岭长城

    开发“长城人家”主题民宿

    山西康家坪

    百年晋南窑洞古村落

    打造传统乡土民宿

    新疆温泉县博格达尔村

    游牧民族西迁定居的历史文化

    发展庭院经济

    ……

    ……

    ……

    ㅤㅤ材料三

    ㅤㅤ各种类型的乡村民宿依托它们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着力丰富游客体验、创新个性化旅游服务。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游客跟着民宿管家饱览滇西北美景的同时,更是观察自然变化、感受乡村文化的重要窗口。乡村民宿的发展,充分满足游客远观风景、近享闲适的诉求

    1. (1)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关于我国乡村民宿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甲]乡村民宿作为规范的大型住宿设施,越来越受城里人青睐。

      [乙]乡村民宿有利于游客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超然感和惬意感。

      [丙]乡村民宿是满足游客观察自然、感受乡村文化的重要窗口。

    2. (2) 根据材料二中图表1的信息,在材料二的横线处补写内容。
    3. (3) 请你根据对以上三则材料的理解,说说如果要在居庸关附近的村庄里开一家乡村民宿,要怎样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三、应用•写作(共60分)
  • 9. 进入初三,学习时间紧张,小山想充分利用为数不多的时间,应该怎么做呢?请你根据下图给他写一份学习建议。要求:建议得当,语言得体,120字左右。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学校要求同学们将社会实践活动等材料上传到“综合素质评价”网络平台上,初三学生王晓阳正准备自己动手上传,妈妈却说:“听说这些材料关系到中考录取,这样我们会更放心一些。”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愿目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自身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