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4-02-18 浏览次数:1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古语启示我们要(     )
    A . 掌握学习方法 B . 遵守社会规则 C . 关心社会发展 D . 培养批判精神
  • 2. (2023八上·义乌月考) 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下列做法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①积极参加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②与同学交流有效的学习方法

    ③每天将自己的房间整理干净

    ④关注杭州亚运会的最新消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3. 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来看,以下三幅图中人物的社会关系类型分别为(     )
    A . 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 血缘关系 B . 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 C . 地缘关系 血缘关系 业缘关系 D . 业缘关系 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 4. 中学生晓东最近成了“宅男”,一到周末和假期就喜欢整天待在电脑面前,与动漫圈的朋友聊得火热,不愿意出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应该提醒他(     )
    A . 网络生活不沉迷,避免脱离现实生活 B . 网络交友不可靠,拒绝参加网络社交 C . 网络信息不可信,谨慎对待网络资讯 D . 网络言行不随意,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 5. 一些艺人的照片和信息在互联网上被以“45张两元”“70张两元”的方式打包出售,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核酸检测时间及结果等信息。无独有偶,近年来,从艺人航班、住址信息被倒卖、航空里程被盗刷,到用户“人脸数据”被明码标价售卖,不仅是娱乐圈里的艺人,还有许多平台的普通用户同样饱受其苦。这表明( )
    A . 网络有利也有弊,弊大于利  B . 网络是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C . 网络上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D . 网络为查阅资料提供了便利
  • 6. 全国首个政务服务小程序、广东“数字政府”改革的首个重要成果——“粤省事”,上线了很多便民功能,其中“随手拍”功能可以举报河湖污染问题,点击“河长信箱”即可实时定位,了解河段详情,查询投诉信息及办理进度。这主要体现了网络( )
    A .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B . 拓宽了民主渠道,保障公民监督权 C . 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D . 促进了科技创新,丰富了人民生活
  • 7. (2023七上·高州月考) 近年来,微信因其便捷实用赢得广大用户的喜爱,也被很多青少年视为“交友利器”,但青少年因微信交友被诈骗、荒废学业、引发犯罪等事件时有发生,直接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微信也成了“危信”。对于微信交友我们青少年应该( )
    A . 强化管理,依法惩处 B . 加强监管,科学引导 C . 依法自律,远离微信 D . 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 8.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行为没有遵守社会秩序的是(      )

    ①小军在景区入口排队时直接插队   
    ②小丽在学校午休时间大喊大叫  

    ③小张骑自行车在机动车道穿行     
    ④小明每次等绿灯亮了才过马路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9.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多规则,如“中学生不得带手机进课堂”“坐高铁要自觉过安检”等。我们遵守这些规则是因为( )
    A . 社会秩序的实现需要社会规则保障 B . 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C . 我们要敬畏规则,提醒他人遵守规则 D . 规则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 10. (2021八上·河源月考) 《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规定:在严格管理区内携带犬只进行户外活动时,应该用长度为两米以内的犬绳牵领犬只或者将犬只装入笼内,为犬只佩戴犬牌,即时清理犬只的粪便。这一规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我们要经常性地修改规则,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B . 我们要坚定维护原有规则,尽量不要作出修改 C .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应完全否定旧规则 D . 我们要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修改完善原有规则
  • 11. 下雨天,深圳公交车彰显“深圳温度”:不仅进站提前减速,没有激起水花,还尽量靠边,方便乘客上下车。若让你来为这一画面定格,最合适的标题是(     )
    A . 文明有礼,彰显风尚 B . 热心公益,献出爱心 C . 互相宽容,传递温暖 D . 诚实守信,崇德向善
  • 12. 一名女子在公交车上大声接打电话,有乘客善意提醒她“考虑下别人”,结果她语出惊人:“坐公交摆什么谱,我是坐公交的穷人,穷人就是没道德,谁因被我伤害而少两肉没?谁少了肉我负责!”对于她的言行,我们应该劝告她(     )

    ①遵守法律,远离违法行为     
    ②换位思考,遵守社会公德 

    ③尊重他人,增强自控能力     
    ④礼貌待人,注意自身形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在我们的同学当中,有的乐观开朗,有的沉稳内敛;有的具有这种能力,有的具有那种能力;有的有这方面的优势,有的有那方面的优势。对于这些同学的“不同”,我们应该(     )

    ①学会欣赏他人,互相取长补短 
    ②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③忽视不同,享受交往的快乐    
    ④消除差异,与同学和谐相处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4. 下图漫画中商家缺的德是(    )
    A . 平等待人  B . 诚实守信    C . 善于经营  D . 文明有礼
  • 15. 2023年2月5日,中山市迎来第36届慈善盛会——“中山慈善万人行”巡游活动。“慈善万人行”是中山市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中山市举办该活动是基于(    )

    ①文明有礼需要语言文明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③文明有礼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④文明有礼要从小事做起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6. 小林因违法受到法律惩处,请你根据图示,判断小林的违法行为应该是(   )
    A . 未经允许,旷课逃学 B . 外出旅游,破坏铁路 C . 殴打他人,致其重伤 D . 敲诈勒索,数额巨大
  • 17. 下列选项中三组词语的关系符合右边图示的是(     )

    A . ①违法行为      ②严重违法行为  ③犯罪行为 B . ①刑事违法行为 ②一般违法行为  ③严重违法行为 C . ①刑罚       ②主刑        ③拘役 D . ①刑罚       ②有期徒刑     ③罚金
  • 18. 李某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体育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这警示我们(    )
    A . 纪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B . 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没有危害 C . 民事违法要承担民事责任 D . 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 19. 杨先生外出时忘了关好水龙头,导致房间积水并渗入楼下静静家,使得墙皮发霉,客厅沙发、电器浸水毁坏。静静要求杨先生恢复原状并赔偿损失,遭到拒绝。对此,静静可以(     )
    A . 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权 B . 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权 C . 提起刑事诉讼来维权 D . 曝光个人信息来维权
  • 20. 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实践证明,事前预防要远胜于事后惩治。做好事前预防,需要未成年人(    )

    ①不参与学校和家庭以外的活动           ②勇于执法,严厉惩治违法犯罪行为 

    ③做到行己有耻,不断增强自控力         ④增强法治观念,杜绝不良行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4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材料二:2023年4月8日,某知名打假博主在网络上发布视频称:“到访的八大局的十家店铺,全都没有缺斤少两的情况!山东淄博是一座让我不得不佩服的城市!”从沉寂多年的工业老城,变身“顶流”网络新宠,淄博火“出圈”的终极密码就是“诚信”!所以我们应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共同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1. (1) 材料一:中的漫画分别反映了网络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
    2. (2)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诚信的相关知识,谈一谈这一品质的重要性。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3年7月,由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编写、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明亚运市民手册》在杭州首发,手册介绍了观众在观赛时的各种礼节要求:如当裁判员发出各就各位的口令时,观众应立刻保持安静;在比赛过程中,应与运动员保持安全距离,保持赛道安全等。

    材料二:李华的姐姐在网络上看到“2023青春亚运,志愿有我”的“小青荷”招募令信息,对妈妈说,自己很想去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妈妈却说“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考个好成绩,别让这些不重要的事情耽误学习”,李华不赞成妈妈的说法。

    1. (1) 有人说:“制定如此多规则,是限制了观赛者的自由”。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 (2) 假设你是李华,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服妈妈让姐姐去当志愿者。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持续,重复发生的伤害行为。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某校八年级(1)班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通过对校园欺凌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材料一: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件进行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因犯寻衅滋事罪,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其余四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

    材料二:据对部分校园欺凌犯罪未成年人的追访中发现,平时这些同学在校园中就有喜欢搞恶作剧的行为。如给他人起侮辱性的绰号,辱骂,嘲弄他人;对一些身体力量较弱的同学,总是歧视、孤立他们,不让其融入群体,甚至用身体动作直接攻击他人,或者利用网络侮辱他人。这些行为如不及时有效制止或改正,往往容易带来更严重的社会危害。 

    材料三:据调查,在遭遇校园欺凌的学生中,54%的人选择向家长或者老师反映,14%的人选择向他人或警方求助,但仍有25%的人选择忍气吞声,甚至还有7%的人选择伺机报复。调查结果让警方意识到,不少未成年犯罪的隐患可能就源于此处。

    1. (1) 材料一的行为是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其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材料中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3. (3) 谈谈你从三则材料中得到哪些启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