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东南州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实验基地名校2023-2024...

更新时间:2024-01-04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积累(20分)
  • 1. 阅读回答问题。

    1936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一年。在历时4个多月的踌躇中,斯诺采访了众多刚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将帅、普通战士、医护人员、(qiáo)①____首(qī pàn)②____红军到来的民众,记录下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鲜为人知的事迹。回到北京后,他笔耕不辍 , 为英美报刊(zhuàn)③____写了多篇轰动一时的报道,汇编成书,即《红星照耀中国》。其著书目的就是想要人们铭记这段历史。

    1. (1) 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在下面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2. (2) 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
      A . 踌躇 B . 鲜为人知 C . 笔耕不辍 D . 铭记
  • 2.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②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颢《黄鹤楼》)

    ③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哪句诗作者赋予故乡水的深情,含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④《三峡》郦道元结尾引用渔者歌谣“”来表现猿鸣之哀,渲染三峡秋天悲凉肃杀的气氛。

    ⑤《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写月色的名句是:

    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

  •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新闻,也叫消息,资讯,是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 B . 《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 C . 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吴均,南朝梁著名文学家。 D . 《美丽的颜色》作者艾芙•居里,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
二、阅读能力(50分)
  • 4. 名著导读
    1. (1) 文学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很多人物形象的描写,下面名著片段描写的人物形象是( )

      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好

      A . 周恩来 B . 毛泽东 C . 贺龙 D . 彭德怀
    2. (2) 班级里准备举行一场读书交流讨论会,芳芳准备在交流中梳理红军长征的经过,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表格。
  • 5. 现代文阅读。

    圆满

    连接边陲的铁路终于全线贯通,首发列车命名为“圆满号”,首发通车日定在今天,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报社要推选一位随行采访记者,采访的话题定为“讲述你心中最圆满的‘圆满’故事”。报社的同事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柳菡,因为这条铁路线从修建到贯通布满了柳菡采访的足迹,也蕴含了柳菡太多太多的思念和牵挂。

    车厢里洋溢着祥和与喜气,八月十五还在旅途中的人一定是奔着团圆而去的。

    坐在柳菡对面的,是一对新婚燕尔的小夫妻,一杯奶茶也要你一口我一口地喝,也勾起了她的落寞。今天,原本是柳菡和大明订婚的日子, 可是……

    柳菡调整状态,笑着提出了采访的问题。新娘指着新郎笑盈盈地说:“有了他,我就圆满啦!”新郎虽有些腼腆,但表白爱情毫不含糊:“你就是我的整个世界!”幸福的表白仿佛让空气充满了甜蜜的味道。

    坐在柳菡旁边的是一对父子,父亲嘴角挂着藏不住的笑意。听了柳菡的提问,父亲乐呵呵地说:“我家孩子呀,咱刘家的第一个,也是咱村里盘古开天地后的第一个咧!儿女争气,这就是咱老刘家的圆满咧!”柳菡和邻座都被这位父亲的这份自豪感染了。

    坐在前排靠窗位置的是一位端庄优雅的中年女士,脸上的表情略显忧郁。柳菡有些好奇,简单地自我介绍之后,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唉……母亲健在的时候,有的是时间去孝顺母亲,谁知道一错过就是一辈子……我期盼的圆满就是一家人能围坐在一起,孩子安好,一桌团圆饭香气四溢。”说着柳菡也被深深触动,是呀,幸福和美的天伦之乐,大明也因为执行任务而没有回来。

    姐,你在这里呀!我就料到你会乘坐‘圆满号’。”一位帅气的乘务员笑着立在她身旁。“小满,怎么是你?”柳菡惊讶地站起来,“姐是来采访的。今天,也听说了柳菡今天订婚延期的事。

    “看你这精气神十足,讲讲你的‘圆满’故事。”柳菡朝他胸前佩戴的“青年先锋标兵”的徽牌竖起了大拇指。小满调皮地挺了挺胸,说:“姐,小满歉疚地说:“不过,对父母,我有五年没有陪父母一起过中秋了!但是我爸妈非常理解我!”小满转而高兴地说:“姐,我还在攻读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呢!作为新时代的乘务员,更要把服务做到乘客的心灵深处,让每一位乘客都满意。”他忽然认真地问:“姐, 你的圆满呢?”

    小满这一问,把柳菡的思绪推向了三年前。三年前,柳菡和大明相识于一次采访。那是个风雪交加的大年三十,她看见正在指挥抢险的大明。他身上的军人气质和镇定自如的神情,一下就打动了从小崇拜军人的柳菡。采访中,这是我的使命!”话音刚落,悠扬激越的新年钟声敲响,喜庆与祥和笼罩着千家万户。柳菡望着风雪中的大明,心想:“他就是我追随的那颗星!”

    后来,他们的故事,就像这列奔驰的列车,演绎着执着和坚定。一千多个日子,这条铁路线承载了柳菡无尽的思念。

    两人原本定在今天订婚,祈望月圆人圆。大明也已经准假,但是部队突然下达紧急任务,抱歉,我欠你一个圆满!”

    柳菡望向窗外,笑着对小满说:“姐的圆满在那里!”此时,天空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她仿佛看到了天空的满月与远在边陲的大明融为一体,也映照着人们每一个幸福圆满的日子,更照亮了柳菡的心……

    “正是有了满月的光辉,团圆的人们才更感觉到幸福的甜蜜。”柳菡这样想着,对大明有了更多的理解,欣然回复了大明:“亲爱的,你给了我最圆满的“圆满’!”

    1. (1) 下列人物与柳菡的采访对象不相符的一项是____
      A . 新婚燕尔的小夫妻 B . 坐在柳菡旁边的父子 C . 端庄优雅的中年妇女 D . 柳菡的心上人大明
    2. (2) 随着采访对象的不同,情节不断推进,柳菡的心理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结合文章内容

      情节

      心理

      ……一对新婚燕尔的小夫妻,一杯奶茶也要你一口我一口地喝。

      中年女士……说道:“唉……我期盼的圆满就是一家人能围坐在一起,父母健在,孩子安好

      被女士忧郁深深触动

      柳菡望向窗外,笑着对小满说:“姐的圆满在那里!”

    3. (3) 文中划线句是小满说的话。下面是小满料到柳菡会乘坐“圆满号”的依据,不符合小满猜想的一项是 ____
      A . 连接边陲的铁路线上常有柳菡身影。 B . 他和柳菡是邻居,彼此都比较熟悉。 C . 柳菡订婚延期会与大明在中秋团聚。 D . 知道柳菡是首发列车随行采访记者。
    4. (4)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圆满”的理解。
  • 6. 阅读回答问题。

    鱼类也有感情和意识

    ①一直以来,判断动物是否具备人类所拥有的情感时,要看它们能否通过“情感发烧”考验。当鸟类、哺乳动物和某些蜥蜴类物种被放入新环境中时,这是真正的“发烧”,就好像它们在对新环境感染作出回应。这种发烧与生物的情绪变化相关联,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行为和生理上的变化。

    ②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情感发烧”现象仅出现在拥有复杂结构大脑的动物中,此前的研究表明,得出的结果与传统认知完全相反。研究人员将72条斑马鱼分为两个对照组,第一组斑马鱼没有生存环境的变化,第二组斑马鱼被单独放在一个小网中,研究人员释放了网中的斑马鱼,使它们可以在水箱内的其他5个格子内自由游动

    ③结果他们发现,和对照组斑马鱼相比,这些鱼类会花更长时间待在温度更高的水槽里。而且,这表明它们也存在“情感发烧”。研究人员表示,此项研究结束了一直以来关于鱼类能不能意识到环境变化的关键争论

    ④然而这一结论发表后,招致了很多反对的声音,科学家们依据不同的判断标准来下结论:认为鱼类没有此能力的科学家指出,缺少哺乳动物大脑中负责协调高层次信息处理的大脑皮质。他们认为,鱼类几乎没有学习和记忆能力,鱼类对新环境变化的“发烧”反应只是一种条件反射。

    ⑤也有许多科学家反对上述观点,他们从另外的角度论证鱼类可能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并列举了一系列论据:虽然鱼类的大脑与哺乳动物的大脑在组织上不尽相同,鱼类大脑也与哺乳动物大脑拥有相同的进化起源,比如负责情感行为的杏仁核和支撑学习能力的海马体。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后续试验也证明,鱼类和哺乳动物会出现类似的行为反应。

    ⑥此外,还有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鱼类明显具备学习能力。他们据此认为,能够完成极其复杂的导航行为,比如大马哈鱼每年溯游而上的产卵行为,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一些鱼类甚至懂得制造和使用工具

    ⑦英国斯特林大学研究团队还发现,鱼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会对有毒刺激物作出反应,体温同样会随之增高。这种行为是心理状态的转变。用于识别意识存在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所谓的“应激性体温过高”或“精神性发热”,这是一种与人体感染导致的发烧类似的身体反应,这个试验只针对某些表现出“精神性发热”现象的鱼类,它们并不能够证明所有鱼类都具有意识。但是,那些认为鱼类没有感情的人们以后不能再以鱼类没有“精神性发热”来作为争论依据。同时,这也表明鱼类也是可能拥有意识和感知能力的复杂动物,这一发现也影响我们对脊椎动物的情感和意识能力进化的理解。

    ——摘自相关文章

    1. (1)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____
      A . 大马哈鱼每年溯游而上的产卵行为体现了许多种鱼类通过记住意境地图,能够完成极其复杂的导航行为,从而说明鱼类是具备学习和记忆能力的。 B . 英国斯特林大学研究团队还发现,鱼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会对有毒刺激物作出反应,所以所有鱼类都是具有意识的。 C . 本文是篇事理说明文,采用了逻辑顺序。 D .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 (2) 除“情感发烧”外,鱼类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的依据还有哪些?
    3. (3) 指出第⑤段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 (4) 在科学发现方面,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 7. 古代诗文阅读。

    陆九渊,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至忘寝食。及总角 , 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谓人曰:“闻人诵伊川语,自觉若伤我者。”又曰:“伊川之言,奚为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日“四方上下日宇,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宋史•陆九渊传》)

    【注释】①总角:借指童年时期。②伊川:北宋理学家程颐的别称。③奚为:为什么。④有子:孔子的学生。

    1. (1) “即疑有子之言支离”句中“疑”字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
      A .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纪昀《河中石兽》) B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C . 谓如人之善饮食者……虽是食尽,须得其化。(《西轩客谈》) D .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2. (2) 请简要概括文中是如何表现陆九渊自幼好学的。
    3. (3) 陆九渊的读书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 8. 阅读回答问题。

    纵笔三首(其一)

    宋•苏轼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____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1. (1) 请根据上句,选择你认为合适的字填在横线处 ____
      A . B . C . D .
    2. (2) 诗歌用笔曲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
三、综合运用(15分)
  • 9. 2023年第19届亚运会,简称“杭州亚运会”,将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106名火炬手参加首日传递,白岩松成为了火炬手
    1. (1) 小丽是本次活动的采访记者,她拟写了一份对白岩松老师采访的提纲,本次亚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心心相融,小丽想根据本次的主题口号设计几个问题采访白老师,请你为她补充完整。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2023年9月8日在杭州西湖

      采访对象

      采访目的

      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照片拍摄

      采访用具

      相机、话筒

      采访问题

    2. (2) 下面是小丽整理的消息写作的注意事项,请选出语序最合理的一项 ____

      ①消息正文的结构要安排合理,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四个部分。

      ②写作消息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③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按照倒金字塔的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

      ④最后要注意消息的语言要准确、简练、易懂,可适当讲究生动形象。

      ⑤与此同时要写好导语,导语是消息的核心。

      A . ②⑤④①③ B . ②①③⑤④ C . ②④①⑤③ D . ②①⑤③④
    3. (3) 杭州亚运会2023年9月8日首日火炬手传递结束后,杭州市阳光报社记者站的两名记者对此进行了报道,报道中有两处表达不妥

      2023年9月8日杭州亚运会火炬手首日传递新闻采访报道

      ①两个报社的记者于9月8日采访了白岩松老师,②亚运会不仅仅是亚运会,他是整个杭州人的亚运会。③那么对于本次亚运会看比赛,白老师谈了自己的一些感受,并讲了许多杭州的事迹。

    4. (4) 下面是2023年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的设计图案,请根据你的理解说出这幅图案的设计理念。

四、写作能力(60分)
  • 10. 小举动,就是微小的一个动作,细小的一件事情。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一种温和、亲切的语气,一次温暖、友爱的抚摸……亦或是有人默默捡起你掉落的物品,轻轻捡走粘在你衣服上的脏物……这些举动是那么的细微、自然、不显摆张扬,却展现了一个人聪明的智慧、善良的心灵、高尚的情操。请以“小举动”为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

    ①明确“小举动”这一具体事件,突出“小”的特点。

    ②详略得当,充分表现“小举动”的过程。

    ③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能从中获得发现、感悟、思考。

    ④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⑤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