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

更新时间:2023-12-26 浏览次数:9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 分)
  • 1. 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句子中的空格处正确的一项是( )

    ⑴在那亘    ①    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

    ⑵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②    

    ⑶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    ③     , 美不胜收。

    ⑷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    ④    

    A . ①ɡèn ②yú ③花团锦簇 ④轻歌曼舞 B . ①ɡènɡ ②yǔ ③花团锦蔟 ④轻歌蔓舞 C . ①ɡèn ②yǔ ③花团锦簇 ④轻歌蔓舞 D . ①ɡènɡ ②yú ③花团锦蔟 ④轻歌曼舞
  • 2. (2023九上·双峰月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雾霭 思慕 销声匿迹 分外妖绕 B . 诬蔑 赃物 人情事故 波涛汹涌 C . 秘诀 风骚 瞬息万变 冠冕堂皇 D . 暄嚷 嘶哑 心无旁骛 丰功伟绩
  • 3. (2023九上·双峰月考) 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五一假期,淄博因烧烤走红。上百桌人同时撸串吃烧烤的壮观场面,令人叹为观止。没有一个烧烤店缺斤少两、欺生宰客,让人交口称赞。最近,淄博又火了!这就是没有奢华的装饰、没有富丽堂皇的艺术品的蒲松龄故居,因一首新歌《罗刹海市》而爆火。全国各地来参观故居的游客纷至沓来 , 日均上万人。淄博烧烤热度没有荡然无存 , 而是更加火爆。

    A . 叹为观止 B . 富丽堂皇 C . 纷至沓来 D . 荡然无存
  • 4. (2023九上·双峰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 . 场上场下,吴艳妮都有一颗“勇敢的大心脏”,能够以阳光心态面对。 B . 铁路部门将精心组织学生旅客运输,统筹做好运力安排和旅行服务工作。 C . 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8月8日晚在四川省成都市圆满闭幕。 D . 观众们一浪高过一浪的“雄起”声,将成都的好客热情、文明风范洒向全球。
  • 5. 依次填入下面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泪水抱怨化解不了愁苦,伤春悲秋翻越不过泥泞,与其困顿挣扎,不如心向阳光,冲出阴霾。有些风浪,难免艰险,____;有些抵达,难免迂回,____。无数次奔跑,无数次跌倒,____;无数次出发,无数次归家,____。

    ①历经波折终会停泊靠岸____②唯有此次让我热泪盈眶

    ③唯有直面才能扬帆起航____④唯有此次让我倍感坚强

    A . ①④③②  B . ③①④②  C . ④③①②  D . ②①④③
  • 6.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1)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感触,表现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的诗句是:
    2. (2) 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内心苦闷的诗句是:
    3. (3)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赞美,表现出词人积极乐观情绪的句子是:
    4. (4) 《沁园春· 雪》中, 总括上片写景, 引出下文对历代英雄评论的过渡句是
    5. (5)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用对偶句写朝暮景物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 7. (2023九上·双峰月考) 名著阅读。

    中国的痛苦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上面的诗是谁写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 8.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中秋佳节,亲人团聚。今年,将由你代表自己的父母向家中的长辈表达敬意,你会怎么说?

  • 9. 综合性学习。
    1. (1)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向大家介绍什么是“低碳生活”。

      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 着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是 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

    2. (2) 请你结合下面的宣传画为践行绿色出行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二、阅读(40 分)
  • 10. 文言类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有自岳阳至者,以滕候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属有所记。”予发书按图①,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基民而及于荆、津、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藤侯之惠利③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

    (节选自欧阳修《偃虹堤记》)

    【注释】①按图:按照地图,文中指看着地图。②远迩:远近。③惠利:指恩惠利益。④作者:建造者。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B . 是进亦忧,退亦忧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C . 夫事不患于不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 . 可以数计哉 技亦灵怪矣哉
    2. (2) 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选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扼长江,临洞庭。 B . 【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C . 【甲】文“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乙】文“滕侯”,即岳州知州滕子京。 D . 【甲】文的“吾谁与归”与【乙】文的“吾滕侯之所为也”均为倒装句,即宾语前置。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成语,如“政通人和”“气象万千”“心旷神怡”。 B . 【乙】文第二段围绕“利”字,交代修偃虹堤的目的,高度评价滕侯修堤的功绩。 C . 【甲】【乙】两文为应邀之作,【甲】文侧重抒发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感,【乙】文侧重表达滕侯以民为本的情怀。 D . 【甲】【乙】两文末段都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点明文章主旨,流露作者思想感情。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

    5. (5) 【甲】段选文中的“古仁人”的览物之情是怎样的?
  • 11. 古诗类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秋雨入寒窗。

    1. (1) “垂死病中惊坐起”一句是怎么抒发诗人情感的?
    2. (2) “暗风吹雨入寒窗”借助“暗风”“雨”“寒窗”等意象,有什么表达效果?
  • 12. 说明类

    关于“考试焦虑”的专题阅读

    【材料一】①我国心理学学者蒋传发研究发现,存在 4 个影响考试焦虑的主要因素;第一个是“担心考糟了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第二个是“担心未来前途”,第三个是“担心对考试准备不足”,第四个是“担心自我形象受损”。其中“担心考糟了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一项的焦虑程度是最高的。从社会层面来说,考生周围的父母、亲戚、朋友等,都可能对考生的考试成绩抱有期待。这种周围人的期待有时会在无形之中给参加考试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②从心理层面来说,对于个人而言,考试被看作一种衡量自身价值、自身能力的过程。当学生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时,就会感到自身的价值得到肯定;反之,当考试失败,可能会怀疑自身的能力,甚至对自身产生否定倾向。当我们开始担心这种“考试失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时,就很容易陷入焦虑的情绪中。

    【材料二】①人们常常感到,考试时产生了考试焦虑后,心情难以平静,身体坐立不安,大脑好像一片空 白,知识的记忆在焦虑中受到了损害。那么,为什么考试焦虑会影响记忆力呢?因为人们完成一项任务时,需 要付出“心理资源”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如集中注意力、努力思考、调动大脑中的记忆等。这种“心理资源”对每一个人都是有限的。当人处于焦虑时,这种反应会大量占用“心理资源”,影响对记忆的加工效率,从而 导致用来完成任务的“心理资源”大大减少。简单说,就是人的精力有限,对于考试的焦虑感会消耗自身的精 力,让我们无暇应对接下来的考试。

    ②那么,考试焦虑真的只是考场上的绊脚石吗?研究者发现,高等程度焦虑的学生产生了与任务无关的担忧,分散了注意力,降低了答题效率。中等程度的焦虑反而使学生产生对于学习的“警觉”,相比于没什么焦虑的学生,他们会更多地聚焦于任务,努力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避免产生错误,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这就像龟兔赛跑,没什么焦虑的兔子慢悠悠地行进,结果由于轻视并没有发挥自己的全部实力;相对比较焦虑    的乌龟则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最后反成为赢家。

    【材料三】①气候温度与学习有密切关系。科学实验表明,当气温在 20℃左右,是记忆力最佳的时候,因此在春秋两季要抓紧学习,充分利用这个季节温度。在冬天寒冷季节,当温度低于 10℃时,尽管大脑清醒,但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到夏天炎热酷暑,尤其在温度超过 35℃时,大脑能量消耗骤增,引起疲倦乏力,情绪烦躁,俗称火气大。

    ②人的呼吸主要利用的是氧气,我们的脑子几乎要占用 20%左右,是用氧的大户。如果大脑供氧不足,大脑的代谢能力下降,记忆功能就明显下降。因此,要让学生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经常在空气清新的场所做深呼吸操。

    ③光线也会影响脑功能,过暗的地方既影响视力又影响脑功能,而在过强的光线下,脑细胞受到刺激会感到疲劳,脑功能会明显下降。课间休息时,最好到室外远望天空或树木,不仅保护视力,还会使头脑清醒。少看深红和深黄,以免使大脑疲劳。

    ④人们常用听音乐来休息,解除学习疲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音响不宜超过 60 分贝,否则噪音会使头脑发晕,降低脑功能,尤其不提倡随身听。

    ⑤我们的大脑是十分复杂、十分精密的,除了需要充足的氧气外,还要各种营养的供应,才能保障思维敏 捷,记忆力良好。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的食物很多,其中如胡萝卜能加快大脑的新陈代谢,提高记忆力;菠萝含 有微量元素锰,有助于提高记忆力;鱼虾能增进大脑智力成长和帮助集中精力。其他如生姜能使人的思路开阔,因为它含姜辣素和挥发油,可使血液得到稀释,流动更加畅通,于是供应到大脑的氧就更多;洋葱也有生姜的 同样作用。核桃则是健脑益智的补品,和桂圆一样,被人们称为“使人聪明的食物”,不妨经常少量食用。

    1. (1) 下列各句表述的内容,与材料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考生周围的父母的期待必定会给参加考试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B . 考试严重焦虑时会消耗自身的精力,让我们无暇应对接下来的考试。 C . 当气温过低时,大脑能量消耗骤增,引起疲倦乏力,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D . 听音乐能解除学习疲劳,所以做作业或看书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提高学习效率。
    2. (2) 人们为什么会产生考试焦虑?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3. (3) 材料二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13. 叙事类

    成树

    ①十七岁那年,我成了一棵树。

    那天我放学回家,把书包一丢,扑向沙发,陷入深深的叹息。考试失利,朋友背叛,疲惫、懦弱、厌倦等情绪与家中的寂静杂糅在一起,可回家又能如何呢?我与父母之间不知何时开始有了隔阂,就像基本不同频的两列波……种种烦琐扰人的小事像石子般砸在我身上,细碎的疼痛让人无措。

    ③我在沉默中选择了逃离,悄悄关上家门,漫无目的地走着,走过无数岔路,直到走进一片森林。参天大树密密匝匝,它们弯弯曲曲地排列成神秘的弧度,围绕着一块草地。我的眼前仿佛有一片幽绿色的海在翻滚,嫣红的花和洁白的蘑菇漂浮其间,几只灰扑扑的野兔探出头打量着我。

    ④我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发光的它,那棵小小的却挺拔昂扬的树。它对我微笑着,我向它靠近,有种莫名的安心,仿佛与它许久前就相识,而现在又重逢。在触摸到它的一瞬间,我的脚下生出了根,连接着大地,身体抽出了嫩绿的枝芽。我成了它,成了一棵树。

    ⑤钻啊,向上啊……小小的种子长出了白白的芽,泥土似乎把它掩埋得太深,压得它喘不过气来。但它向往着黑暗过后的明媚阳光,于是认定了追寻的方向。那隐隐的光,成了它不言放弃的唯一动力。

    ⑥午后的森林,一派平和安详,它在微风中颤抖着,它已是一株幼苗,也只能是一株幼苗。它还太过柔弱,身边有太多的诱惑,有看上去很美实则饱含苦痛的危险。周围大树林立,这株树苗显得那么尚小,食草动物来 来去去,它随时都有被吞食的可能。

    ⑦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我是家中独女,自小被亲戚夸奖聪颖,但越长大越平庸,父母似乎不甘心,寻找各种时机对我进行或严厉或委婉的说教,而我决定以沉默作为无声的抵抗。

    ⑧直到一只红羽鸟停在了小树苗,抑或是我的枝头开始歌唱。我睁开了疲惫的双眼,见红羽鸟如此快乐,忍不住问:“这片森林符合你的期许吗?”

    ⑨红羽鸟笑了,说:“为什么森林要符合我的期许?森林不是为你而存在,不是森林需要你,而是你需要森林。你们这些年轻的树啊,似乎总是将自己置于对世界失望的状态,这其实是一种懦弱,一种逃避。”

    ⑩我瞪大双眼,迷惑不解。

    ⑪“你们在害怕未来。”红羽鸟继续说,“并不只有沐浴朝阳才会拥有希望。未来不管是好是坏,坚持下去,即使畏惧着也会渴望着,这就是成长。”从红羽鸟的口中,我知道自己已经从一棵幼苗长成了一棵树,虽然只 是年轻的树,但树这个词,真好。我努力地挺直着身躯,做一棵秀美挺拔的树。

    ⑫几天后,我听到了父母的呼唤,他们和警察一起来找我。我凝视着他们,他们看不到我;我对树微笑,树微笑地看着我。

    ⑬我的双脚突然可以移动了,我向那一声声呼唤飞奔而去,离开前不忘与它那棵年轻的树挥手告别。

    ⑭母亲请了一个月的假,留在家中陪我。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一起窝在沙发上打盹,偶尔对视,忍不住 “扑哧”笑起来。出差的父亲回来,给我带了礼物,是一本珍妮特·温特森的小说,她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我开始学着平心静气地面对各种烦扰,终究,是会雨过天晴的。

    ⑮那片森林依然是我经常会去的地方,融入绿色的海洋,抚摸粗壮的树干,我会获得原始自然而又宝贵的能量滋养。我再没有遇见那棵年轻的树,也许它已经长大了,强壮的枝干不断向上、向上,攀住蓝天,浮云成了它的装饰物,它的叶芽应是翠绿色的,那是春天里最耀眼的绿。

    ⑯后来,我对母亲提起:“妈,其实我早就成树啦。”

    ⑰母亲笑得灿烂:“成熟啊,是好像成熟多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2 年第 20 期,有删改)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 (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 (3) 选文中“我”和红羽鸟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4. (4) 选文以母女俩的对话结尾有什么妙处?
三、写作(50 分)
  •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的人没有舞台,却会自己搭建舞台;有的人面对着舞台,却不敢登台;有的人明明拥有很好的舞台,却把人生演砸了;有的人只要有一片舞台,就能演出精彩……舞台与人生的关系还真是复杂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联想或思考?请以“人生的舞台”为题,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⑵不少于 600 字

    ⑶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