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12-25 浏览次数: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①走进农村,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

    ②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③来到工厂,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④步入商店,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阅读。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纸张阅读的新型阅读方式,无纸张限制,无携带保存障碍,图书保存于网络,点即可阅读。可见( )
    A . 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平台 B . 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 C . 网络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 D . 网络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 3. (2022八上·黄山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到庆丰包子铺排队点餐,在收银员结完账后对收银员说“谢谢”,离开包子铺时又对服务员说“再见,你们辛苦了”。对此,你的看法是(    )

    ①作为总书记,这些礼节是不必要的   

    ②这是态度谦和、用语文明的表现 

    ③这是尊重他人的体现          

    ④这样做有利于人际交往、社会和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旅客乘坐飞机、火车、地铁,在入站之前需要安检,未经安检,绝不存在情面和通融之说。特别是乘高铁,进站后还需出具车票和证件。让旅客通过一个狭小的通道进站,让行色匆匆的旅客出具票证的举措,看似不近人情( )
    A . 维护秩序要靠规则 B . 有些规则可有可无 C . 规则限制人的自由 D . 违反规则无关紧要
  • 5. 兰兰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在电动车、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伤亡人员中,绝大部分是由于未佩戴安全头盔造成颅脑损伤的。针对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下列劝告语可取的是( )

    ①遵守规则需他律,自由被限真无趣

    ②戴好头盔保安全,平安规则记心间

    ③不戴头盔受刑罚,惩恶扬善全靠法

    ④交通规则伴我行,尊法守法保太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6. 有这样一首诗:生活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去建设铁路,去做飞行师,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去高山上滑雪,去驾一只船颠簸在波涛上。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我们会( )

    ①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③更加关注社会治理,并献计献策

    ④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④
  • 7. 以下事例属于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的是( ) 

    ①诗诗和小组其他同学相约周末上网搜集资料,通过微信进行讨论,为时事点评活动作准备 

    ②芸芸在广州政府网提交关于人行天桥安装无障碍电梯的建议 

    ③晨晨每天晚上都会和参与社区服务的妈妈进行视频通话 

    ④俊俊积极投稿参加“寻找青年力量”网络公益主题活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17八上·黄陂期中) 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
    A .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B . 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 C . 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 D . 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
  • 9. 有个别网民在网上传播“南昌核酸检测打架致2人死亡”信息,经查此消息为虚假信息。目前,警方正在对编造、散布、传播谣言的当事人进行深入调查,对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处理。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编造并传播谣言扰乱疫情防控工作,必将受到刑法严惩

    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③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疫情面前无小事,切勿心存侥幸

    ④法无授权不可为,我们要自觉约束自身的行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0. 放学后,某中学生黄某某在商店购买文具时,一名陌生人向其发放基督教宣传单,并邀请她加入微信群参加他们的线上活动,该同学应当( )
    A . 立即添加微信并加入微信群参加活动 B . 立即添加微信、加入微信群,并组织同学积极参加 C . 果断拒绝,拨打110电话报警或向民政部门举报 D . 虽不添加微信,但收下宣传单向同学散发
  • 11. (2023八上·都匀开学考)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中学生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的社会课堂中学习。下列做法中属于正确感受社会生活的是( )

    ①关注两会,并献计国家建设

    ②观看升旗仪式,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③逃课去网吧上网

    ④参观历史博物馆,开阔自己的眼界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2. 八年级学生小明利用周末时间参加了很多活动。下列活动能让小明感受到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是( )

    ①到菜园里帮妈妈摘菜、除草

    ②到敬老院给老人讲故事

    ③参观博物馆

    ④走进自然,享受鸟语花香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3. 近日,重庆市交通局修订的新版《重庆市轨道交通乘坐规则》正式发布。在此次修订的新版规则中,身高1.3米以下的儿童可享受免票乘车待遇,相较旧规则涨了0.1米。这说明( )
    A .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B .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 C . 我们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D . 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 14. 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运动员使用兴奋剂”“严禁闯红灯”“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泄露国家机密”等。这样规定的原因是( )
    A . 人们自觉性太差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 B . 法律比道德更有效 C . 维护良好秩序就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 D . 社会生活需要规则
  • 15. (2023·济宁) 下列对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依照……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共场所扒窃他人财物,构成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一万元。

    A . 判决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B . 判决书中的“本院”为人民检察院 C . 被告人王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 . 判决书中的有期徒刑、罚金均为主刑
  • 16. (2023八上·南宁开学考) 某校师生以期盼和喜悦的心情观看全国“两会”,认真聆听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未成年人无法参与社会生活 B . 我们要直接参与政治生活 C .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 . 要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
  • 17. 下图漫画《监管》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能为所欲为

    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抵制不良信息

    ③使人们能够更便捷地参与政治生活

    ④网络生活需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2022年10月24日,聊城市东昌府区李某琴离开聊城赴河北沧州,其返聊前未按疫情防控规定向东昌府区香江光彩大市场服务中心报备,未按规定落实相关疫情防控措施,致使两名接触者感染新冠病毒,导致香江光彩大市场封控,给辖区居民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其行为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立案侦查。李某琴的行为( )
    A .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 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C . 应受到行政处罚 D . 是一般违法行为
  • 19. (2022八上·双城期末) 七年级学生小峰在放学路上遭到了几个社会青年的敲诈勒索,小峰设想了以下四种办法,你认为最可取的是(   )
    A . 花钱免灾,把身上带的钱全给他们,免得招来更大的麻烦 B . 想办法联合放学的“哥们儿”狠狠教训一下他们 C . 先拖住他们,然后找家人把他们抓起来,让他们的家长带钱来领人 D . 高声呼喊,求得周围人帮助,逃脱后尽快报案
  • 20. (2023·威海) 2023年5月3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郝春荣因非法收受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1883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万元。对该案认识正确的是(    )

    ①该行为触犯了刑法,所受到的处罚是刑罚处罚

    ②案例中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行为

    ③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④只要违法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1. 我国领土最南端设立了三沙市;我国向联合提交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案;中国海监编队在中国钓鱼岛海域开展全方位维权巡航……我国政府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②只有政府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③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涉及我国的核心利益,需要坚决维护

    ④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需要放在首位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2. 近年来,帮助偏远山区孩子上学,募集闲置衣物捐给有需要的人,给社区生活不便的老人送米面油、送温暖等微公益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汇聚起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参与微公益活动,青少年要( )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②在社会课堂中成长,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

    ③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关心社会,保证拥有健康的人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3. 某工艺厂,有一次在接到一个大订单时,发货时错把款式相似、价格低的货物发给了客户。虽然客户没发现,但该厂厂长认为,绝不能欺诈客户。于是,重新联系客户发货。该厂不仅赢得了市场,而且在行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则案例表明( )

    ①企业应该坚持诚信经营

    ②诚信是企业无形的资产

    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④我国失信惩戒机制逐步完善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②④
  • 24. (2022八上·凤山期中) 下列四个案件的违法性质及维权途径正确的是(    )

    ①邻居收养流浪狗,每晚不停叫,影响大家休息——民事违法,给法院打电话

    ②某商家沿街促销,围观群众占道导致交通阻塞——行政违法,向城管部门举报

    ③赵某与贾某因占座发生矛盾,将贾某打成重伤——刑事违法,向公安局报警

    ④某培训机构未经高考状元同意将其照片作宣传——民事违法,向检察院起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5. (2023·枣庄) 2023年3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增长,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从2018年4600多人上升至2022年8700多人,年均上升16.7%。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     ) 

    ①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②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③自觉遵章守法,防患于未然                 
    ④树立法治意识,善用法律维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二、解答题:
  • 26. 创新作业立德树人

    某校初二年级创新作业形式,在寒假期间给学生布置了"特色作业"。部分学科及作业内容如下表:

    科目

    “特色作业”

    语文

    进行人物采访,并制作一期报纸。

    生物

    完成卿鱼解剖实验,并制作器官分解图示。

    道德与法治

    寻找家乡红色文化资源研学。

    1. (1) 运用所学知识,说说该学校布置的“特色作业”对学生成长有何意义?
    2. (2) 请你结合生活学习实际,谈谈完成学校布置的“特色作业”时应注意的事项。
  • 27. 为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规定》,取消和调整了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设定的53个罚款事项,其中,取消29个罚款事项,调整24个罚款事项。

    下一步,国务院将继续组织清理其他领域的罚款事项,目前有关工作已经同步开展。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对应当清理的罚款事项,及时予以取消和调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1. (1) 阅读材料,分析国务院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说明了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遵守社会规则?
  • 28. 八年级(1)班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 (1) 活动一:文明旅游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爱上旅游,种种不文明旅游行为时有发生,成为国内舆论、甚至国际舆论的关注点。政府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宣传工作以推动中国游客提高自身素质、文明旅游。

      我国为什么要倡导国民文明旅游?

    2. (2) 活动二:诚信校园

      诚信,就个人而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是宝贵的名片;就社会而言,是保障有序发展的通行证;就国家而言,是立国之本。2022年9月20日是全国第二十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年级(1)班决定以“做诚信学生,建诚信校园”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请你参与。

      讲诚信有什么重要意义?请运用所学知识发表你的观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