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

更新时间:2023-12-15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 1. 2023年8月,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级高一新生军训会操表演在学校操场隆重举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上午10:00”指时间间隔 B . 裁判在会操表演打分中,不能将队伍中某同学看作质点 C . 当某班级方阵“正步走”通过主席台时,以某同学为参考系,其他同学是运动的 D . 各班级方阵沿操场一周,其位移就是路程
  • 2. (2023高一上·吉林期中) 下列关于重力和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B . 物体静止时受到的重力比下落时要小 C .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D . 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 3. (2021高一上·深圳期中) 下列关于物理思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研究地球公转时把地球看成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B . 加速度的定义等于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变化量是应用了比值法定义 C .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为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极限法 D . 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 4. A、B两物块之间用轻弹簧相连接,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已知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和M,弹簧的劲度系数k,若在物块A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使A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直到B物块离开地面,此过程中,物块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

    A . B . C . D .
  • 5. 如图所示,将一个篮球放在体育馆的墙角处。若墙面和水平地面都是光滑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篮球对墙面没有力的作用 B . 墙面对篮球有向右的弹力 C . 地面很坚硬,所以地面不可能发生形变 D . 地面对篮球的作用力与篮球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6.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沿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50m处 B . 运动过程中,乙车落后甲车的最大距离为75m C . 乙车启动10s后正好追上甲车 D . 乙车超过甲车后,两车不会再相遇
  • 7. 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的高度分别为h1、h2、h3 , h1:h2:h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 . 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 B . 开始下落的时间差等于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C . 三个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关系 D . 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之比是
  • 8. (2023高二下·陆良期中)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 乙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第4s末时,甲、乙相距最远 C . 时,甲和乙相遇,且运动方向相反 D . 0到4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一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9. 某兴趣小组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水火箭。在发射过程中,水火箭由静止从地面以15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运动了30m,然后失去动力做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在水火箭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火箭的最大速度为15m/s B . 水火箭上升运动的时间为5s C . 水火箭离地的最大高度为75m D . 水火箭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为90m
  • 10. (2018高一上·北京期中) 如图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 ,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会通过停车线 B . 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C .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能通过停车线 D .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不会超速
  • 11. (2022高一上·沈阳期中) 如图所示的、d为光滑斜面上的四个点,一小滑块自点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各段所用时间均为。现让该滑块自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该滑块( )

    A . 通过段的位移之比为1∶3 B . 通过段的时间均大于 C . 通过点的速度之比为2∶3 D . 通过点的速度大于通过段的平均速度
  • 12. 汽车A和汽车B(均可视为质点)在平直的公路上沿两平行车道同向行驶,A车在后(如图甲所示),以某时刻作为计时起点,此时两车相距x0=12m,汽车A运动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汽车B运动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车相遇前,在t=3s时,两车相距最远,且最远距离为20m B . 在0~6s内,B车的位移为16m C . 在t=8s时,两车相遇 D . 若t=1s时,A车紧急制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要使A车追不上B车,则A车的加速度大小应大于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 13. 某实验小组想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操作步骤有:

    ①纸带一端拴上重物,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捏住纸带上端,重物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②将打点计时器固定,使其限位孔沿竖直方向。

    ③释放纸带。

    ④启动打点计时器。

    ⑤完成纸带打点后,关闭打点计时器。

    1. (1) 将实验步骤正确排序是
    2. (2) 如图所示为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1个打出的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0Hz的交变电流,则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s;打计数点4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v4=m/s,算出的当地重力加速度g=m/s2;(后两个空保留3位有效数字)

        

    3. (3) 由于交变电流频率不稳定,导致实验测得的加速度总是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那么实验时打点的真实频率(填“小于”或“大于”)50Hz。
  • 14.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弹力F和长度L的关系,把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记录弹簧自由下垂时下端所到达的刻度位置。然后,在弹簧下端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记录每一次悬挂钩码的质量和弹簧下端的刻度位置,实验中弹簧始终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1. (1) 钩码静止时所受重力的大小(大于,等于,小于)弹簧弹力的大小。
    2. (2) 以弹簧受到的弹力F为纵轴、弹簧的长度L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依据实验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弹簧自由下垂时的长度 , 弹簧的劲度系数。(结果均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 (3) 实验中未考虑弹簧自身受到的重力,这对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结果。(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3分。)
  • 15. 某同学利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测量学校图书楼的高度,从图书楼天台边缘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物体,用秒表记录了下落时间2s,重力加速度 , 不计阻力。
    1. (1) 求图书楼的高度; 
    2. (2) 小物体落地前用0.2s时间经过图书楼附近的一颗树,求树的高度。
  • 16. 在升国旗过程中,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8s。国旗上升过程的运动可简化为当国歌响起的同时国旗由静止开始向上以加速度a=0.1m/s2做匀加速运动4s,然后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2s到达旗杆顶端,速度恰好为零,此时国歌结束。求:
    1. (1) 国旗匀加速上升的高度和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 (2) 国旗上升的总高度。
  • 17. 2019年5月12日,在世界接力赛女子4×200米比赛中,中国队夺得亚军。如图所示,OB为接力赛跑道,AB为长L=20m的接力区,两名运动员的交接棒动作没有在20m的接力区内完成定为犯规。假设训练中甲、乙两运动员经短距离加速后都能达到并保持v=11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运动员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5m/s2 , 乙运动员在接力区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在甲、乙两运动员相遇时完成交接棒。

    1. (1) 第一次训练,甲运动员以v=11m/s的速度跑到接力区前端A处左侧s0=17m的位置向乙运动员发出起跑口令,求甲、乙两运动员交接棒处离接力区末端B处的距离;
    2. (2) 第二次训练,甲运动员在接力区前端A处左测25m的位置以v=11m/s的速度跑向接力区,乙运动员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运动员相同时被甲运动员追上,则甲运动员在接力区前端A处多远时对乙运动员发出起跑口令,并判断这次训练是否犯规?
    3. (3) 若第三次训练乙运动员最大速度v=8m/s,要使甲乙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棒,且比赛成绩最好,则甲运动员应该在接力区前端A处多远时对乙运动员发出起跑口令?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