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

更新时间:2023-12-13 浏览次数: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19高三上·浙江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77km”、“100km”等指的是位移 B . 乙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120”、“100等指的是平均速度 C . 丙图是汽车上的时速表,上面的“72”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D . 丁图是导航中的信息,上面的“26分钟”、“27分钟”指的是时刻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研究甲图中排球运动员扣球动作时,排球可以看成质点 B . 研究乙图中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时,乒乓球不能看成质点 C . 研究丙图中羽毛球运动员同击羽毛球动作时,羽毛球大小可以忽略 D . 研究丁图中体操运动员的平衡木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可视为相同
  • 3. “自由落体”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牛顿管被抽成真空后,将其迅速倒置,观察到管内轻重不同的物体从顶部同时下落到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他们能同时落到底端是因为抽走空气后,他们重力相等了 B . 他们能同时落到底端是因为抽走空气后,他们没有重力了 C . 他们能同时落到底端是因为他们初速度和加速度都相同 D . 这个实验说明了物体的重力与空气阻力有关
  • 4. (2019高一上·白城期中)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 . 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 . 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 . 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 5. 2023年,我国运动员陈芋汐获得国际泳联世锦赛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冠军。某轮比赛中,陈芋汐在跳台上倒立静止,然后下落,前5m完成技术动作,随后5m完成姿态调整。假设整个下落过程近似为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 , 则她用于姿态调整的时间约为(  )
    A . 0.2s B . 0.4s C . 1.0s D . 1.4s
  • 6. 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与水平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轻弹簧被压缩了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作用后(  )

    A .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B .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C .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D .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 7. 2023年10月26日上午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的过程及v-t图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在t2-t3时间内火箭向下运动 B . 在t2-t3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最大,大小为 C . 0-t3时间内火箭一直向上运动 D . 0-t3时间内火箭一直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 8. 2022年10月9日,中国男乒3比0战胜德国队,在世乒赛团体赛上取得十连冠。如图所示,比赛中马龙在某次击球时,用球拍将乒乓球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球对球拍的弹力和球拍对球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球与球拍作用,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球拍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 球与球拍作用,球的形变量越大,球拍受到的弹力就越大 D . 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空气阻力和球拍给它的推力
  • 9. (2021高一上·平顶山期中)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下列 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它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   )
    A . B . C . D .
  • 10. (2023高三上·福田月考) 四个水球可以挡住一颗子弹!如图所示,是《国家地理频道》的实验示意图,直径相同(约30 cm左右)的4个装满水的薄皮气球水平固定排列,子弹射入水球中并沿水平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第4个水球,气球薄皮对子弹的阻力忽略不计。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子弹在每个水球中的速度变化量相同 B . 子弹依次穿过每个小球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C . 子弹依次进入每个小球时的速度之比为 D . 子弹穿出第3个水球的瞬时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6分)
  • 11. 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关系”的实验中,第一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再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钩码静止时相应的弹簧总长度L,再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x,并将数据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 (1) 在图乙的坐标纸上已经描出了其中5次测量的弹簧弹力大小F与弹簧伸长的长度x对应的数据点,请把第4次测量的数据对应点描绘出来,并作出F—x图线
    2. (2) 根据(1)所得的F—x图线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3. (3) 另外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簧弹力与弹簧长度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
      A . a的原长比b的短 B . a的原长比b的长 C . 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 . 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4. (4) 第二小组同学将同一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完成实验。他们得到的F—x图线用虚线表示(实线为第一组同学实验所得)。如图所示的图线最符合实际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
      A . B . C . D .
  • 12.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

    1. (1) 实验中除了打点计时器外,下列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是____。
      A . 弹簧测力计 B . 秒表 C . 毫米刻度尺 D . 托盘天平
    2. (2) 通过分析纸带上的数据,可判断物块开始减速的时刻位于____。
      A . 计数点5和6之间的某时刻 B . 计数点6和7之间的某时刻 C . 计数点7和8之间的某时刻
    3. (3) 若加速过程中计数点1、2、3、4间相邻两计数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 , 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f,则加速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请用题目给定的字母表示)。
    4. (4) 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m/s。(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3. 将一木块放置于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木块。拉力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木块先静止后运动。用力传感器采集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并利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的大小f随拉力的大小F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1. (1) 求拉力大小为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 (2) 求木块的质量;
    3. (3) 若木块的质量 ,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请通过计算判断,用的水平拉力是否能拉动木块。
  • 14. 如图所示,热气球以2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离地105m高处,热气球上掉落一物体,热气球继续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考虑物体所受空气阻力(g=10m/s2)。

    1. (1) 物体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 (2) 物体从气球上掉落后,经多长时间落回地面?
    3. (3) 物体从气球上掉落开始计时,5s时,热气球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 15. 甲、乙两车相距18m,同时沿平直公路做直线运动并开始计时,甲车在前,以初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后,以初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 , 与甲同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 (1) 从开始计时经多长时间甲车的速度减小到零,此时乙车的速度是多大?
    2. (2) 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相遇前的距离达到最大,最大距离为多少?
    3. (3) 若乙车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但是燃油有限,用尽后将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运动,其他条件不变,若要乙能够追上甲车,燃油至少要能坚持多长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