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

更新时间:2023-12-08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运动会前体育老师需要画百米跑道,为了使测量更准确应选用下列工具中的( )

    A . 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30cm的钢尺 B . 选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0~1m的钢尺 C . 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150m的卷尺 D . 选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0~150m的卷尺
  • 2. 满怀深情的歌声“唱支山歌给党听”从教室内传出,小明隔着墙便能判断出是小红在唱歌,其依据是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频率
  • 3. 物体M通过适当处理,出现三种常见的不同物态(甲、乙、丙),如图所示( )

    A . 甲为气态 B . 乙变丙需要吸收热量 C . 丙变甲需要吸收热量 D . 丙为液态
  • 4.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薪火”,其造型庄重大气、意蕴深远。根据图片信息对火炬“薪火”的长度L估测合理的是( )

    A . 70mm B . 70cm C . 10cm D . 10mm
  • 5. 规格为256Hz音叉声音波形如图所示,将512Hz音叉的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后,其波形是选项中的哪一幅( )

    A . B . C . D . ​​
  • 6. 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过程中,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体是非晶体 B . 此过程是液化过程 C . t1﹣t2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 D . t1﹣t2这段时间,没有发生物态变化
  • 7. 如图,两物体沿长直轨道向同一方向运动,如图记录了两物体相遇后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 )

    A .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两物体通过路程10m所用时长相等 C . 在0﹣8s过程中,物体A走的路程比物体B远 D . 在0﹣2s过程中,物体A的平均速度比物体B大
  • 8. 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中车( )

    A . 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 . 相对于小芳是静止的 C . 相对于地面向西行驶 D . 相对于水杯是运动的
  • 9. 在观察晶体熔化凝固现象时,小明用试管装入温度为25℃、凝固点为0℃的某种液体后,将试管转移到-15℃的冷源中,如图所示图象中,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符合以上实验过程的有( )
    A . B . C . D .
  • 10. 物体A从M点一直运动到Q点,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1秒时间,如图所示。已知该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在( )

    A . OP段的平均速度是3m/s B . OQ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MQ段的运动持续了6秒 D . MN段的平均速度大于OP段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 11. 同学们正在进行科学发明小制作,需要用刻度尺测量一根绳子的长度,如图所示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这根绳子的长度是 cm。

  • 12. 温度计测得恒温环境的温度如图1所示,此时环境温度为 ℃,在此恒温环境下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图2中哪幅图像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13. 下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1450

    空气(﹣10℃)

    324

    水(15℃)

    1470

    空气(0℃)

    330

    水(20℃)

    1480

    空气(10℃)

    336

    海水(25℃)

    1531

    空气(20℃)

    342

    煤油(25℃)

    1324

    空气(30℃)

    348

    1. (1) 由表可知,25℃海水中声速为 m/s,设在温度为25℃,深度为1531m的海中,经过 s超声波能到达海底;
    2. (2) 根据表格数据,推测声音在25℃的空气中传播时,其速度可能是 。(填序号)

      ①340m/s

      ②346m/s

      ③352m/s

    3. (3) 超声波在25℃的煤油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324m/s。
  • 14.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1所示,在烧瓶加入初始温度为90℃的水,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在6min时观察到水沸腾的现象。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T/℃

    90

    91

    92

    94

    96

    97

    98

    98

    98

    1. (1) 根据数据,在图2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水的温度﹣时间图象
    2. (2) 在实验过程中,三组同学测到水的沸点分别是97℃、93℃、102℃,对此现象,为验证该猜想,可以将这三支温度计放入同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则证明该猜想正确。
    3. (3)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本实验中测得水的沸点为 ℃。
  • 15. 在一次野外步行郊游的过程中,为得知自己在步行时的速度,小明利用运动手环测量了如表所示的步数和步行的时间并进行了记录。

    距离:2.4km

    时间:30min

    步数:4000

    配速:12.5min/km

    1. (1)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得小明在这个过程中的平均步幅为 m,平均速度大小为 km/h;
    2. (2) 若小明在接下来的20分钟内继续快速步行了2.4km,则在该50分钟内他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3. (3) 若运动手环测得的距离比小明实际走过的距离远,则会导致计算得到的平均速度数值比实际的平均速度偏 ,你的判断依据为 
  • 16. 小明了解到有种说法“在室内穿两件薄衣服比只穿一件厚衣服更保暖”,他采用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瓶子中装入等体积的热水,用两层灰色薄棉布包裹着甲瓶(内层紧贴,外层相对宽松),用一层灰色厚棉布紧贴包裹着乙瓶,用数显温度计测量瓶中热水的温度,测得有关数据如表格所示。

    室温:25.0℃

    时间/min

    0

    20

    40

    60

    80

    甲瓶水温/℃

    61.0

    56.6

    62.5

    50.9

    48.5

    乙瓶水温/℃

    61.0

    55.6

    52.3

    49.0

    45.7

    1. (1) 表格中有一个温度值记录错误,该错误的温度值是 ℃,水温会先降到41.0℃的是 瓶。
    2. (2) 如果把瓶中的热水换成冰块,瓶中的冰块熔化较慢。
三、第17题结合题目要求,涉及计算的,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演算过程及结果都要在数字的后面写上正确的单位.
  • 17. 某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30s内,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前10s轿车运动的路程为150m。

    1. (1) 第20s轿车的速度为 m/s,此30s内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长为 s;
    2. (2) 求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
    3. (3) 求0至30s轿车的平均速度。
  • 18. 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小明猜想:下滑距离相同时,坡度越大 ,小车的平均速度就越大, 于是他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步骤如下:

    步骤一:如图1组装器材,让小车由A处静止下滑至金属片,用①测得通过路程记为s1 , 用②测得所用的时间记为t1

    步骤二:如图2组装器材,让小车由B处静止下滑至金属片,重复步骤一的测量步骤,所测得路程和时间分别记为s2和t2

    1. (1) 小明设计的步骤中所用的测量工具①是 ,②是 
    2. (2) 该设计方案存在着错误,以致无法验证小明的猜想,请指出其错误并给出正确的实验步骤: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