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3-12-27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2023八下·德惠期中) 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 2. (2019八下·融安期中) 某记者在一则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这指的是(   )
    A . 渡江战役的胜利 B . 开国大典的举行 C . 西藏的和平解放 D . 海南岛的解放
  • 3. (2023八下·德惠期中) 20世纪50年代,影片《英雄儿女》主题山歌词: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歌词中的“人民战士”指的是( )
    A . 中国工农红军 B . 中国国民革命军 C .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 中国人民志愿军
  • 4. (2023八下·德惠期中) 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是(    )
    A . 董存瑞 B . 左权 C . 黄继光 D . 邱少云
  • 5. (2023八下·德惠期中)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些话的意思是(    )
    A . 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B . 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 . 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D . 手工业改造势在必行
  • 6. (2023八下·德惠期中) 毛主席写道:“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华人民共和国把“天堑”变成“通途”的建设成就是(    )
    A . 宝成铁路 B . 武汉长江大桥 C . 青藏公路 D . 包兰铁路
  • 7. (2023八下·德惠期中) 下图可直接用于探究的学习主题是(    )

    1952-1957年间我国部分主要工业品产量变化情况

     

    1952年

    1957年

    1957年比1952年增长的百分比(%)

    135万吨

    535万吨

    296

    生铁

    193万吨

    594万吨

    208

    发电量

    72.6亿度

    193亿度

    166

    A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D . 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 8. (2023八下·德惠期中) 1953-1957年,苏联帮助我国兴建156个工业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额的4.3%,中部地区占32.9%西部地区占20%可见,这时期我国工业布局的中心是在( )
    A . 东南地区 B . 西北地区 C . 东北地区 D . 西南地区
  • 9. (2023八下·德惠期中)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 . 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国家对民族资本实行赎买政策 C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D . 建立起政治协商制度
  • 10. (2023八下·德惠期中) “到1959年,北京同仁堂制药厂的职工人数由1948年190人增加到539人,”值由.16万元增加到1251.9万元,增长了78.3倍;秘制丸药由140 万丸增加到6864.2万丸。增长了49倍。”材料表明( )
    A . 解放了生产力 B . 优先发展医药业 C . 我国已成为制药业大国 D . 公私合营解放了企业生产力
  • 11. (2023八下·德惠期中) 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 .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 .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12. (2023八下·德惠期中)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材料总结了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失误是(    )
    A . 农业合作化 B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13. (2023八下·德惠期中) 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个“八字方针“针对的是(    )
    A . 三大改造后期的缺点 B . “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C . 三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局面 D . "两个凡是”的束缚
  • 14. (2023八下·德惠期中) “从1974年到1976 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二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 民主法治遭践踏 B . 科技文教事业被摧残 C . 国民经济遭受损失 D . 党和国家优秀干部被排挤
  • 15. (2023八下·德惠期中) 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
    A . 毛泽东的逝世 B .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C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 .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口号的提出
  • 16. (2023八下·德惠期中) 下面是九(1)班同学为本期黑板报准备的内容。由此可知,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

    啥是丢人?好吃懒做.贪图享受,才是真正的丢人。——焦裕操

    A . 反抗侵略的英雄 B . 改革开放的先锋 C . 执政为民的公仆 D . 艰苦奋斗的楷模
  • 17. (2023八下·德惠期中) 从1956年到1966年,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成就有(    )

    ①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②开始改变工业落后而貌

    ③修建了青藏公路

    ④国防尖端技术取得巨大进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8. (2023八下·德惠期中) “1986年,国有企业进行用工制度改革,以合同制取代固定工制,打破了‘铁饭碗',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国企改革中开始实行(    )
    A . 实行政企分开 B . 所有制改革 C . 就业制度的改革 D . 扩大企业自主权
  • 19. (2023八下·德惠期中) 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是(    )
    A . 广东汕头 B . 山东青岛 C . 海南 D . 上海浦东
  • 20. (2023八下·德惠期中) 他多次成为美国影响最大、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杂志封面人物……因为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材料中的他是指(    )
    A . 毛泽东 B . 邓小平 C . 江泽民 D . 习近平
  • 21. (2023八下·德惠期中)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激浊扬清,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其中“新局面”指的是(    )
    A . 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B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 22. (2023八下·德惠期中) 在党的十九大上,被确立为指导思想的是(    )
    A . 邓小平理论 B . 三个代表 C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 . 科学发展观
  • 23. (2023八下·德惠期中) “……生态木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材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 . 绿色发展 B . 协调发展 C . 共享发展 D . 创新发展
  • 24. (2023八下·德惠期中) 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21 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21年的是(    )
    A . 解放思想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1大学    三个代表 C . 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 D . 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
  • 25. (2023八下·德惠期中) 中国曾经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2014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中国能成功举办多次国际盛会的主要原因是(    )
    A . 经济实力的提升 B . 综合国力的提升 C . 国际地位的提升 D . 科技力量的提升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 26. (2023八下·德惠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 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材料二:农业生产承包制的实施,解决了几十年来闲扰中国最高决策层的最大难题,即吃饭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又为非粮种植业腾出了空间,从而丰富了城乡农副产品供应。农村改革的成功,又推动了城市全面改革的进行。

    ——摘编自萧冬连《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

    材料三:如果我们追 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费正清《创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成就(部分)

    项目

    变化

    国内生产总值

    从1978年的3678.7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990865.1亿元.

    进出口贸易总额

    从1978年的355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27.8万亿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

    从1978年的171元,提高到2018年的28228元

    贫困人口

    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7.7亿,到2019年底减少到551万人

    材料五: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摘编自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

    1. (1) 材料一中,“改革开放“开始于哪一重大会议?“这条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
    2. (2) 材料二中农业生产承包制后来发展为什么制度?哪个地方的农民率先进行农业生产承包制的尝试?依据材料概括农业生产承包制起到了什么作用?
    3. (3) 材料三中第一扇“窗”是指什么?最终形成了什么样的格局?
    4. (4) 根据材料四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哪些方面的重要成就?
    5. (5) 材料五中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6. (6) 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作为青少年学生你该怎么做?
  • 27. 对联既是一种文化,也承载着历史信息。下面几副对联概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写一篇小短文

    对联一: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对联二:舍生忘死勇援朝,赴汤蹈火争抗美。

    对联三:农民翻身做主人,宪法制定安社稷。

    对联四: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要求:

    题目自拟。对对联中提及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并谈谈你从新中国发生的变化中获得的感悟。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2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