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考点必...

更新时间:2023-12-05 浏览次数:2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列宁说:“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所服务的 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这表明法国大革命( )
    A . 使法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 . 推动了法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 . 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D . 促进了世界文明与文化的发展
  • 2. (2023九上·苏州工业园月考) 《拿破仑法典》1804年由拿破仑政府颁布,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丹麦和希腊的民法典就是以它为蓝本制定的,卢森堡和比利时至今仍然把它作为自己的法典使用。上述材料说明《拿破仑法典》(  ) 
    A . 确立了三权分立 B . 有助于民族独立 C . 具有世界性影响 D . 维护了封建专制
  • 3. (2023九上·苏州工业园月考) 构画示意图,能很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下面这幅图反映的是(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 美国独立战争 C . 法国大革命 D . 辛亥革命
  • 4. (2023·潍坊) 《拿破仑法典》颁布后,法国在其征服的欧洲国家强行推广。这一做法打击了( )
    A . 德国的对外扩张 B . 俄国的农奴制度 C . 法国的启蒙运动 D . 欧洲的封建势力
  • 5. 《拿破仑法典》规定私人所有权是受法律保护的,而且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契约关系”也给予足够重视,并充分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的法律效力。法典中的这些规定( )
    A .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B . 象征着拿破仑的独裁 C . 体现了封建君主专制 D . 传播了革命精神
  • 6. (2017九上·江都月考) 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会议明确宣布废除世袭贵族制度:“任何人不得再保留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大人、阁下、殿下的成为也被废除,人们以公民互相称呼。这种称谓的变化反映了(    )
    A . 彻底摧毁了法国的专制制度 B . 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强调平等 C . “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 D . 开创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
  • 7. (2023·平谷一模)  如图是某同学学习过程中绘制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 资产阶级革命始于16世纪的英国 B . 各国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法国大革命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 D . 资产阶级革命都清除了封建残余
  • 8. 法国人喜欢设定目标,为追求目标而绝不妥协,革命派这样,反革命派也是这样,因此妥协就不可能。这里的“不妥协”强调的是( )
    A . 制度的创新性 B . 斗争的彻底性 C . 革命的保守性 D . 社会的等级性
  • 9. (2023·长春二模) 恩格斯说:"(德国)农民从此成了自己土地的主人,而且他们还得到了一部在革命时期起 草的、被拿破仑篡改了的《法国民法典》。”恩格斯意在强调拿破仑(   )
    A . 损害德国人民的利益 B . 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 . 扩大法国的疆域范围 D . 窃取法国大革命成果
  • 10. 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公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两百多年前拿破仑在评价其法典时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他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应是( )
    A . 法典是他亲自审定颁布的 B . 法典是一部最为完整的法律文献 C . 法典彻底改变了社会面貌 D . 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 11. 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目标是( )
    A .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B . 实现民族解放独立 C .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D . 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 12. “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材料中的“革命”是( )
    A . 英国的“光荣革命” B . 美国的独立战争 C . 法国大革命 D . 拿破仑军事政变
  • 13. 制作大事年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如表是某同学制作的大事年表,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

    事件

    1789年5月

    召开三级会议

    1789年7月14日

    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8月

    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1792年9月

    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

    A .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B . 法国大革命 C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 美国独立战争
  • 14. 某史学家在《一六四〇年英国革命史》中说:“法国的革命,尽管是后来居上,但并没有使英国革命本身的伟大少了一些;它们都是“同一个战争的胜利。”这里所说的“同一个战争”是指( )
    A . 农奴制改革 B . 民族解放战争 C . 殖民侵略战争 D . 资产阶级革命
  • 15. (2023·丰台二模)  以下内容的共同作用是( )                                                                                                                           

    时间

    1689年

    1776年

    1787年

    1789年

    1804年

    史实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美国制定宪法

    法国颁布《人权宣言》

    《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

    A . 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 . 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 C . 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 . 积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二、非选择题
  • 16. (2023·封开一模) 赏析当代学者名作《拿破仑的三副面孔一一普希金笔下的拿破仑形象》(注:普希金,俄国人、历史学家、诗人和哲人)的节选内容,回答问题。

    (人间的灾星)

    材料一:《皇村回忆》(注:创作于1814年)评判拿破仑的视角是1812年的卫国战争:“敌人像浩荡的洪水/淹没了俄国人的土地。”“和平的城市和村庄在黑夜里燃烧/……敌人横冲直撞,不可阻挡,/烧杀劫掠,一切都化为灰烬。”

    (伟大的人物明星)

    材料二:《拿破仑》(注:创作于1821年拿破仑离世之后)在思考“拿破仑究竟给俄国和世界带来什么”时,从政治、文化和理念的层面,而非战争的层面、揭示出拿破仑最为珍贵的价值:“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遗赠。”(普希金)指责亚历山大一世:“无声的禁锢是他给世界的馈赠”。现实的困苦让普希金将逝去的拿破仑再次当成对抗专制的救世主。

    (世上奇异的过客)

    材料三:《英雄》(注:创作于1830年)一诗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来观察拿破仑的一生……他内心有爱心和仁慈,冒着生命危险去医院探视和鼓励黑死病人:“致命的黑死病(病中之王)/正吞噬着每一个病人……他心情沉重地进行慰问,/冷静地握住病人的手/顿时又焕发了新的劲头”。

    1. (1) 材料一中普希金描述了怎样一幕“卫国战争”的场景?据此可见,他站在了哪个国家的立场?在他眼里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普希金选择从哪些层面揭示拿破仑的价值?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拿破仑最为珍贵的价值”指的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普希金创作这首诗时俄国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他可能依据哪些史实赞美拿破仑“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
    4. (4) 根据材料三指出,普希金对拿破仑的认识又增加了哪一角度?他从拿破仑冒死探望黑死病人的行为中感受到其怎样的情怀?
    5. (5) 综上所述,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两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