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联考

更新时间:2023-12-08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年8月8日,成都大运会正式闭幕,中国队在本届大运会中总计获得103金40 银35铜,奖牌总数达到 178枚,金牌榜、奖牌榜双双高居首位。在田径男子4×100米决赛中,中国短跑接力队作为一支全新阵容的队伍,首次参加世界大赛就以38秒80的成绩获得冠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题目中的“38秒80”是时间间隔 B . 在裁定运动员交接棒的动作是否犯规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C . 以跑动的运动员为参照物,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D . 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的位移可能大于路程
  • 2.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 1m ,从桌面右侧边缘上方离水平地面 1.5m 的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橡皮擦(可视为质点),橡皮擦最终落到水平地面。以橡皮擦经过桌面边缘的位置为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橡皮擦在最高点的坐标和橡皮擦从释放位置到落地点的位移分别为

    A . ―0. 5m 和―1. 5m B . 0. 5m 和 1. 5m C . 1m 和 1. 5m D . 一0.5m和1.5m
  • 3. 某同学想测试一下乒乓球桌面的弹性,把一个乒乓球从距桌面一定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发现乒乓球落到桌面上时的速度大小为4m/s、方向为竖直向下,与桌面碰后的速度大小变为碰前的一半、方向为竖直向上,乒乓球与桌面碰撞的时间为1×10⁻³s,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乒乓球在与桌面碰撞的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平均加速度分别为
    A . 6 m/s ,6×10³ m/s² B . ―6 m/s, ―6×10³ m/s² C . 6m /s ,―6×10³ m/s² D . 2m /s ,2×10³ m/s²
  • 4. 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丙三艘船经过一个码头的情景图,其中乙船上的乘客看到甲船在向东运动,看到丙船和码头都在向西运动,则码头上的人看到三艘船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 三艘船都在向东运动,丙船速度最大 B . 三艘船都在向东运动,丙船速度最小,甲船速度最大 C . 甲船在向西运动,乙、丙两船都在向东运动 D . 甲、乙两船都在向东运动,丙船静止,甲船速度小于乙船速度
  • 5. 小刘沿单向直线跑道跑步时,听到手机软件提示“您已经跑了 5k m,用时 31 min 40 s,最近1 km 用时 6 min 40 s”,则小刘在前 4 km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最接近于
    A . 2.50 m/s B . 2.55 m/s C . 2.63 m/s D . 2.67 m/s
  • 6.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生产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某款电动汽车在平直道路上测试其加速性能,测得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v=4t,式中v和t的单位分别为m/s、s,已知该次测试时汽车达到最大速度 40m/s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汽车在0~2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 4 m/s B . 汽车在第 2 s初的速度大小为 8 m/s C .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4m /s² D . 汽车在第 12 s内的位移小于 40 m
  • 7. 某舰载机以60m/s的水平速度降落在静止的航母水平甲板上,机尾挂钩精准钩住阻拦索,舰载机在阻拦索的拉力帮助下,做加速度大小为 20 m/s²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取舰载机开始减速的时刻为0时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第4s末舰载机的速度大小为 20m/s B . 舰载机在第2s内的位移大小为 80m C . 舰载机在0~4 s内的位移大小为 90 m D . 舰载机在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30 m/s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8. 如图所示,周长为400m的操场跑道由直道 AB、CD和半圆弯道 BC、DA组成,其中AB=CD=120m。 甲、乙两同学均从A点开始沿逆时针方向分别练习 200m、400m赛跑,甲同学用时50 s,乙同学用时80 s,则

    A . 乙同学的位移小于甲同学的位移 B . 甲同学的位移大小为 200 m C . 甲同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同学的平均速度 D . 甲同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同学的平均速度
  • 9. 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物体在 2 s~4 s内处于静止状态 B . 甲物体第1s末的加速度大于第5s末的加速度 C . 甲物体第5s末的加速度小于乙物体第5s末的加速度 D . 甲物体第8s末的加速度小于乙物体第8s末的加速度
  • 10. 滑块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在第1s内和第3s内的位移大小分别为.x₁=6m 、x₃=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滑块的初速度大小为 7 m/s B . 滑块第2 s末的速度大小为 4m /s C . 滑块停止运动前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2m /s D . 滑块运动的总位移大小为 12m
三、非选择题:共54分。
  • 11. 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门计时器(后续简称“光电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某同学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条,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可通过调节旋钮调节气垫导轨左右侧的高度,从光电门1的右侧轻推滑块,滑块先后通过光电门1、2,配套的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光电门2的时间分别为t₁、t₂,并记录了遮光条从开始遮住光电门1到开始遮住光电门 2的时间为 △t。

    1. (1) 某次实验时测得t₁<t₂,说明滑块在做(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2. (2) 该次实验时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大小v₂=,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平均加速度大小a=。(用题目中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 12.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 (1) 为完成实验,除了图甲中标出的器材外,还需要____。
      A . 秒表 B . 天平 C . 刻度尺
    2. (2) 某次实验时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实验获得的纸带及测量数据如图乙所示,A、B、C、D、E、F为相邻的六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实验时忘记标注纸带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下列数据中最接近xAB的是____。
      A . 1. 20cm B . 1.39 cm C . 1.50 cm D . 1.60 cm
    3. (3) 已知电火花计时器连接的是频率为 50 Hz的交变电源,结合图乙中的测量数据,纸带上打出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c=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²。(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4) 若实验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51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却仍然按照 50 Hz去计算处理,那么该实验中小车加速度的测量结果(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 13. 图为一栋楼房的截面图,各楼层高度已在图中标出,某居民从1楼的A点沿楼梯依次经过B、C、D点爬到 3楼的 E点,用时30s。 已知图中 A、B、C、D、E点均为楼梯的端点,楼梯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37°,sin37°=0.6, cos 37°=0.8,居民可视为质点。求:

    1. (1) 该居民从 A 点运动到E 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
    2. (2) 该居民从 A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 14. 为测试某篮球的弹性,将篮球从离水平地面h₁=1.8 m高处由静止释放,篮球落到水平地面上后反弹,篮球反弹后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h₂=1.25 m。已知篮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t=0.1s,篮球在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始终为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²。求:
    1. (1) 篮球第一次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2. (2) 篮球与地面碰撞时篮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 15. 甲、乙两辆遥控赛车先后通过直线赛道的起点线开始竞速,取甲车通过赛道起点的时刻为0时刻,如图所示,此时乙车在甲车前方x₀=2.5m 处。若甲车始终以大小 v₁ =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做初速度大小v₀=2 m/s、7、加速度大小a=1m/s²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v₂=6 m/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直线赛道的起点线、终点线(未画出)间的距离L=30m,两赛车均可视为质点。求:

    1. (1) 乙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
    2. (2) 两车第一次相遇的时刻;
    3. (3) 两车第二次相遇的位置到终点线的距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