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第27课 社会主义建...

更新时间:2023-12-19 浏览次数: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strong>
  • 1. 1959年5-6月,中共中央连续下发《关于分配私人自留地以利发展猪鸡鹅鸭的指示》《关于社员私养家禽、家畜、自留地等四个问题的指示》的文件,要求各地“必须采取公社各级集体养猪和社员家庭私养并重的方针”,对社员私养生猪的拨给饲料地;恢复自留地归社员长期使用;鼓励利用四旁零星地种植庄稼,谁种谁收。文件的颁布旨在(   )
    A . 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保障 B .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支持 C . 调整国民经济以应对经济困难 D . 完善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形式。
  • 2. 1964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此后,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该建设主要是为了(   )
    A . 改变传统工业布局 B . 接受苏联经济援助 C . 应对严峻安全形势 D . 实现各地均衡发展
  • 3. 如图是1957年12月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一套特种邮票,共计4枚。当时这套邮票的发行意在(   )

    A . 展现国民经济恢复的成果 B . 落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 C . 推动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 D . 激励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 4. 1961年5月中央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决定在1960年底城镇人口1.29亿的基数上,3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并要求1961年至少减少1000万人。这种逆城市化的举措(   )
    A . 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效益 B . 促进了人口的自然流动 C . 缓解经济过热带来的压力 D . 推动了产业布局的调整
  • 5. 据统计,1958年第一季度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57年同期增长26%;同年6月13日的《人民日报》刊出诗句“英雄志气冲破天,一天等于二十年”,并认为“一天等于二十年”是马克思早已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社会发展作出的科学预判。这说明当时(    )
    A . 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估计不足 B . 我国已建成独立而完整的工业体系 C . 经济的增长助长了文化创作的浪漫色彩 D . 人民群众为工业化作出了重大牺牲
  • 6. 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作出“调整一线,建设三线”的战略决策,遵循“分散、隐蔽、靠山”的指导原则。很多三线企业坐落在交通不便、远离原材料以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的地方。据此推知,三线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 . 平衡地区经济发展 B . 调整国家工业布局 C . 完善经济发展链条 D . 应对国际紧张局势
  • 7. 下图为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工业版画《热火朝天》,真实地描绘了当时车间工人分工明细、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 . 逐步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 . “一五”计划已经基本完成 C . 人民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高涨 D . 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
  • 8. 下图中,与1963年相比,1980年的数据有很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 三线建设 B . 对外开放 C . 西部大开发 D . 经济体制改革
  • 9. 1962年9月,日本通产省松村谦三带着池田首相的重托应邀来华访问。经过多次协商,11月中国外贸部廖承志与通产省高崎达之助,签订了《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这反映了(   )
    A . 中日建交格局基本奠定 B . 两国政治经济往来频繁 C . 两国经济往来趋于正常 D . 中日政治交往成果丰硕
  • 10. 下表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表(单位:个)。据表可知,20世纪七十年代(   )
    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合计
    六十年代11141——17
    七十年代13141913564
    A . 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 美国推行的孤立新中国的政策开始破产 C . 中美建交推动了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 D . 中国极大地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 11. 下面为《中国青年报》记者关于中共某次重大会议的报道摘录。这次会议(   )

    出席大会的1026个代表,代表1073万名党员⋯⋯党员个人身份公开了,党的组织分布在全国城乡。他们来自工厂、学校和农村,山间、海滨和国防前线,从容不迫地坐着火车、轮船、汽车、飞机,像来到家里一样来到北京!毛泽东在开幕时说道:“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彻底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

    A . 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B . 确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C . 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的任务 D . 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 12. 与1960年相比,1962年全国由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减少了1807万人,全国城镇人口减少了2200万人。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际环境的恶化 B . 三线建设的推进 C . 农村劳动力不足 D . 国家政策的调整
  • 13. 如图为中国钢产量变化形势图(单位:万吨)。下列对图中③段中国钢产量变化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苏联政府提供援助 B . 国民经济政策调整 C . 西方先进技术引进 D .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 14. 新中国成立之初,针对我国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院系调整,表1是1953年调整后的全国高校专业种类的设置数量(单位:种)。由此可知,这一调整旨在(   )

    师范类

    理科类

    文科类

    农林类

    医科类

    财经类

    工科类

    政法类

    体育类

    艺术类

    总门类

    21

    16

    19

    21

    4

    13

    107

    2

     

    11

    215

    A . 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B . 满足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 C . 推动高校各专业均衡发展 D . 促进文教事业的迅速发展
  • 15. 1979年11月26日,“名古屋决议”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截至1984年,我国已经加入52个国际体育组织,中国代表在15个国际体育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中国( )
    A . “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B . 开始步入世界舞台中央 C . 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 D . 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
  • 16. 如表是1952年、1957年、1965年内地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大致比重的变化,由此可知(   )                                                                                              

    时间

    1952

    1957

    1965

    比重

    30%

    32.1%

    35%

    A . 国家工业布局有所改善 B . 内地工业产值增长缓慢 C . 国家产业结构有所调整 D . 三线建设目标已经完成
  • 17. 下图摘编自李黎《冷战时期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以(人民日报)为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世界形势决定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B . 左倾思想阻断了中美外交的突破 C . 中国一直坚定奉行意识形态外交 D . 中美关系在矛盾斗争中向前发展
  • 18. 1960年6月,毛泽东指出,1958、1959年我们曾经讲数量,今年要讲质量、品种,要把质量、品种放在第一位。同时,他认为“二五”计划后三年(1960—1962年)的指标“仍然存在一个极大的危险……还要打一个大大的折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中国(   )
    A .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 . 工作中心转到城市建设上来 C . 对“左”倾错误全面反思 D . 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19. 下图:《人民日报》关于“抗美援朝”的报道(1953年7月28日至今)。报道数量的变化反映出(   )

    A . 国家外交的务实性 B . 集体记忆的阶段性 C . 国际形势的复杂性 D . 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 20. 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今后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作为补充。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附有一定范围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这表明中国(   )
    A . 总结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工作教训 B . 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C . 提出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向 D . 正在探索实现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型
  • 21. 从1964年开始,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三线建设部署的项目便涉及到钢铁、石油、农业、林业等300多个。同时,中央还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创立特区制,实行建设与生产承包,组织有关部门和省市集中会战等以保证三线建设。这些措施(   )
    A . 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B . 体现了一五计划的工业成就 C . 发挥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D . 开始了经济体制的改革探索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总兵力是550万,经过精简,到1958年底军队规模为240万人左右。到70年代中期,军队员额大幅上升,最多时达 600 多万。导致 70年代军队员额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苏联政府和军队的支援 B . 国际形势和周边局势恶化 C . 大规模三线建设的需要 D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需要
  • 23. 如图为1958年王通创作的年画《欢迎拖拉机来社》。对该作品解读正确的是(   )

    A . 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即将开始 B . 传统年画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C . 农业合作化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D .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已经基本实现
  • 24. 据统计,从1951年到1957年,仅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苏联教育书籍就有303种,总共发行一千多万册;相传,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在当时中国城市中小学教师中几乎人手一本。这些现象的出现(   )
    A . 不利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B . 是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表现 C . 深受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 D .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要求
  • 25. 1978年5月至6月期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团访问西欧,与之会谈的都是总统或总理级的人物,还接受了比利时国王、丹麦女王的会见。丹麦代首相在机场送行时还叮嘱他们说,在发展经济合作上不要只记得大国,也要记得照顾一下小国。这表明当时(   )
    A . 西欧国家存在经济“滞胀”现象 B . 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的趋势 C . 中美建交推动了中欧关系改善 D . 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西方认可
  • 26. 1962年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在1961年已经精简职工800多万人的基础上,1962年和1963年两年内再精简职工1000万人以上。这一举措的直接目的是(   )
    A . 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B . 缓解城市粮食供应紧张状况 C . 维持当前的国民经济结构 D . 保障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二、材料分析题</strong>
  • 27. “雷锋精神”来源于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的凝练,其不断发展的动力始于其内在运行和时空境遇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民日报》对雷锋精神的报道

    日期

    标题

    内容

    1961年5月5日

    《苦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民战士》

    主要介绍雷锋生平事迹。

    1963年2月7日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

    把雷锋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是因为他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雷锋的革命自觉性源于他对毛泽东无产阶级思想著作的学习。

    1977年3月24日

    《雷锋精神是禁锢不了的》

    这一时期的雷锋精神主要表现在与“四人帮”的斗争方面。

    1981年3月5日

    《八十年代更需要雷锋精神的大发扬》

    “雷锋的可贵,不但是他做了大量助人为乐的好事,而且是因为他是一个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分子。”

    1983年3月5日

    《新时期与雷锋精神-纪念开展学雷锋活动二十周年》

    针对当时“雷锋的道德价值过时论”进行回应,指出学雷锋要与时俱进,号召青少年要像雷锋那样树立为国家、为人民学习的态度,用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自己。

    1989年12月16日

    《雷锋精神的火炬永不熄灭》

    “发扬雷锋精神首先是引导人们在改革开放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需要。”

    1993年3月5日

    《雷锋精神永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有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精神是永存的。”

    1997年3月4日

    《论雷锋精神的生命力》

    “雷锋精神在今天之所以没有过时,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同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所要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据何小芳《试论雷锋精神从革命性到道德性的变迁》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雷锋精神的变迁”的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 28. 20世纪60年代初,雷锋在日记中写道:“青春,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春的价值                                                                                                                   

    人物

    简介

    张秉贵

    20世纪50年代初,作为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他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1979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王进喜

    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在1960年大庆油田发现后,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被誉为油田铁人。

    屠呦呦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改变青萬传统提取工艺,创建的低温提取青蒿抗癌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青慧普发现的关键性突破;1972年成功提取青蒿素无色结晶体,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教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雷锋这段话的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透视:一幅年画

    结合所学知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