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

更新时间:2023-12-26 浏览次数: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strong>
  • 1. 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其核心理念是各方推动“一带一路”的重要共识,并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该核心理念是( )
    A . 全方位、合作共赢 B . 相互尊重、公平正义 C . “亲、诚、惠、容” D . 共商、共建、共享
  • 2. 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地,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①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A . ①② B . C . ①③ D . ①②③
  • 3. 如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在①地区设立的军政机构是( )

    A . 安西都护府 B . 北庭都护府 C . 西域都护府 D . 安北都护府
  • 4. 新中国成立第一年,我国与苏联以及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人民民主国家建交。其体现的外交方针( )
    A . 一边倒 B . 另起炉灶 C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 求同存异
  • 5. (2019高二下·大名月考) 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这些保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    )
    A . 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 B . 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C . 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 D . 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 6. 以下史实中,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 西藏的和平解放 C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 土地改革的完成
  • 7. 西欧的宗教改革中英国的宗教改革最具有独特之处,最独特的表现是(  )

    A . 反对罗马天主教会 B . 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 C . 最激进,符合资产阶级利益 D . 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
  • 8. 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叫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 )
    A . 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 B .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 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D . 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 9. 1952年,我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从侧面体现我国的外交策略是( )
    A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 “另起炉灶” C . “一边倒” D . “求同存异”
  • 10.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为此周恩来总理提出了(   )
    A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B . “求同存异”方针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 11. 据统计,1990年4月至2016年6月,中国已经派出3.1万余人次参与24项由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共有17名官兵在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时牺牲。中国已成为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之一。这表明( )
    A . 中国已全面参与联合国的各项事务 B . 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是反霸权主义 C . 中国已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D .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 12.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说:“我充分理解‘一个中国政策’,可除非我们与中国在包括贸易等其他方面达成协议,否则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非要被这个政策绑住。”该表态( )
    A . 体现了美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 . 符合中美之间三个联合公报相关精神 C . 违背了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 D . 有利于构建合作共赢的中美外交关系
  • 13. 蒙古西征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融合而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蒙古统治下实现了民族间的自由平等 B . 蒙古西征加强了不同民族的交流交融 C . 回族是蒙古西征时各民族交融形成的 D . 色目人主要是自东向西迁徙的欧洲人
  • 14. (2022高二下·密山期中) 儒家民族观是历代封建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制定民族政策的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儒家民族观强调“修文德以来之”的和平方式,材料所述民族观:(    )
    A . 与我们现代的民族观完全的相同 B . 是各民族实施羁縻政策的思想渊源 C . 消除了历代边疆地区割据的隐患 D .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创造条件
  • 15. 下表所示为2019年我国主要领导同志所参加的部分外交活动。由此可知,新时代我国外交(    )                                                                                                                                                                                                                              

    时间

    外交活动

    3月

    李克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

    4月

    李克强出席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6月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

    6月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

    11月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

    11月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

    12月

    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成都举行,李克强出席

    A . 积极践行多边机制 B . 重视睦邻友好关系 C . 遵循和平共处理念 D . 具有南北协调合作
  • 16. 下图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三次建交高峰,其中第二次高峰出现的背景包括(   )

    ①中国国际影响力得到不断提高②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③中国与西方多国建立外交关系④美苏冷战格局彻底结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7. (2020高一上·齐齐哈尔期末) 1953年11月5日,美国政府某文件指出:“美国在远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应付势力强大并与西方国家为敌的共产党中国,应付中国与苏联的紧密联系而形成的新的力量格局。”美国的这一政策(    )
    A .   导致中美关系开始恶化 B . 利于“一五”计划的推行     C . 易加速中苏同盟的形成 D . 不利于中国外交空间的开拓
  • 18. (2021高二上·辉南月考) 1955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向驻美国的亚非各国使团发出一个长达4页的通函。通函指出,美国迫切希望友好国家代表团做好应对共产党代表的各项准备,提出那些有利于自由世界的议题。据此可推知,当时的美国( )
    A . 依然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 B . 反对万隆会议的召开 C . 拉拢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 D . 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
二、材料分析题</strong>
  • 19. 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1964年中法突破重重障碍正式建交。1997年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双方一致同意要打造更加坚实、稳固、富有活力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继续探索独立自主、互相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大国相处之道。

    材料一:在法国宣布与中国建交(1964年1月27日)的几天后,一篇评论写道:“作为一个国家,整个20世纪,法国仿佛一步步地走向死亡。然而上个星期,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法国因此再次震动了世界,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为了再次崛起成为世界的强权,戴高乐不顾美国的反对,承认了北京共产党政权作为中国政府的代表,整个决定将严重地破坏美国的亚洲政策。”

      ——美国《时代》周刊

    材料二:在经历一段“冰冻期”后,……中法两国重申坚持《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同意本着相互信任的精神就涉及双方根本利益的事宜加强协商。法国充分认识到西藏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坚持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由戴高乐将军做出的决定没有也不会改变本着这一精神,并根据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法国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双方认为,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法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发展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双方愿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全球性挑战。……

    ——2009年4月21日,《中法联合公报》

    材料三: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一次聚会上他引用了唐代诗人(实际上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可谓时下中法关系的一个隐喻:“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2009年4月24日,《中法关系:一山放过一山拦》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时法国同中国建交的目的与影响。
    2. (2) 据材料二,指出此时中国与法国复合的条件及原因。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三中拉法兰对中法关系的看法。
三、论述题</strong>
  • 20. 德语本身的发展与德国民族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16世纪,随着德语的发展和人们民族意识的增强,德意志人把语言作为民族国家的标签。刘蓓在《德意志民族文化的语言渊源》文中指出:“以前,人们是以山川河流来划分国家的。但现在是用语言和政权把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区分开来。因此,我们所称为德国的地方,就是所有的说德语的地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欧洲各国语言形成中的关键人物

    人物简介
    但丁
    (1265-1321)
    但丁以前,意大利的文学创作一般是用拉丁语,但丁开创了以托斯卡纳方言为基础的文学写作,对近代意大利语的形成有重大作用,被认为是“意大利语之父”。19 世纪意大利完成国家统一后,政府利用国家力量大力推广托斯卡纳方言,作为型造国家和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手段,托斯卡纳方言最终发展成为现代意大利语
    乔叟
    (1343-1400)
    乔叟是第一位使用英语创作的宫廷作家,他的作品对现代英语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近代英语的莫基者,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
    黎塞留公爵
    (1585-1642)
    1635年,黎寒留公爵建立法兰西学院,集上百位语言学家耗费55 年时间编摆法语词典,将各种古希腊拉丁词汇、行话术语、民间俚语、各地方言,进行系统整理和删减,规范并制定了详细的语法规则,这才有了世界上最规范、最明晰、最准确的语言之一的近代法语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民族语言发展与民族国家形成的关系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