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10月...

更新时间:2023-12-20 浏览次数: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
  • 1. (2023·宜昌中考) 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水稻之子”袁定阳接续“袁梦”,继续加快耐盐碱水稻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发。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的培育利用的是( )
    A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 . 基因的多样性 D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2. 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类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盐。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 3. 下列诗句中不含生物的是( )
    A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4. 靖远县盛产旱砂西瓜,汁多味甘、含糖量高,深受人们喜爱。在瓜田中,影响一株西瓜生存的环境因素是( )
    A . 阳光、水分 B . 杂草 C . 其他西瓜 D . 以上都是
  • 5. (2023·荆州) 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下列实例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 .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 . 土壤中的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D . 炎热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 6. (2023·云南) 雷鸟的足部完全被羽,甚至趾底也生有羽毛,有利于其冬季行走于冰雪上。这体现了(    )
    A . 生物影响环境 B . 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C . 生物适应环境 D .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 7. (2023·凉山) 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气谚语“蚂蚁搬家,大雨来到”“蜘蛛结网,久雨必晴”,主要运用了(    )
    A . 观察法 B . 实验法 C . 比较法 D . 调查法
  • 8. “国之脊梁,稻田守望者”——袁隆平院士,1997年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技术”路线。在该技术路线指引下,我国超级杂交稻亩产不断实现历史性突破。根据如表,判断超级杂交稻亩产连续增长,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年份

    2004年

    2011年

    2019年

    2020年

    产量(kg/亩产)

    ≥500

    1026.7

    1046.3

    1530.76

    A . 观察法 B . 比较法 C . 推测法 D . 分类法
  • 9. (2020七上·河池期中) 下列不属于实验法的是(  )
    A . 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B . 探究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 C . 用望远镜观察候鸟的迁徙 D .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 10. (2020·广州) 下列关于调查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B . 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C . 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可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D . 调查过程中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记录
  • 11. 在“调查土壤中的动物种类”活动中,不需要的实验材料或用具是( )
    A . 调查表和笔 B . 显微镜 C . 放大镜 D . 透明有盖的小瓶子
  • 12. (2023·自贡) 下列是某同学在实验操作考试时使用显微镜的相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捂住右眼后用左眼进行观察 B . 目镜有污点时用纱布擦拭 C . 收镜时用手转动物镜至一旁 D . 用凹面反光镜将视野调亮
  • 13. 图甲、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B . 甲的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C . 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 D . 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
  • 14. (2020·英德模拟)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视野中的物像偏左下方,且模糊暗淡。如何操作,才能使图象位于视野中央,且明亮清晰(  )
    A . 装片向左下方移动,调大光圈,调节粗准焦螺旋 B . 装片向右下方移动,调大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C . 装片向左下方移动,调小光圈,调节粗准焦螺旋 D . 装片向左下方移动,调大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 15. 图中图甲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0×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图乙是在图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保卫细胞图象,欲将图乙视野中处于下方的保卫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200倍观察,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 将装片向下方移动,至下方的保卫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 . 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C . 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D . 换成高倍物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 16. 下列同学制作的临时玻片标本,属于涂片的是( )
    A . 用牙签在口腔内侧壁刮取碎屑,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而制成的玻片标本 B . 用刀片刮取少许黄瓜表层果肉,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均匀涂抹而制成的玻片标本 C . 用并排的两片刀片迅速切割菠菜叶片而制成的玻片标本 D . 取一滴血液在载玻片上均匀涂抹而制成的玻片标本
  • 17. (2021·黄石) 下列关于生物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涂阴影 B . 图的大小要适当,在纸上的位置要适中 C . 先轻轻画出轮廓,经过修改再画好 D . 图形的名称应写在图的下方
  • 18. (2023·荆州) 细胞具有极其精妙的结构,每个结构都有其对应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B . 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 C . 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D .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 19. (2022·苏州) 每个人指纹的图案、断点和交叉点各不相同,呈现唯一性且终生不变,利用这一特点发明的指纹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机解锁、在线支付等领域。指纹的形成主要受到染色体上基因的影响,这些基因存在于(  ) 

     

    A . 叶绿体中 B . 细胞膜中 C . 线粒体中 D . 细胞核中
  • 20. 炒苋菜时常会形成红色的“菜汤”,主要是因为高温破坏了细胞的哪个结构(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质 C . 细胞膜 D . 细胞核
  • 21. (2023·苏州) 图中能表示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 22. (2023·自贡) 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动、植物细胞分裂的第一步都是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B . 动物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质缢裂为两部分 C . 植物细胞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将细胞质分成两部分 D . 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同
  • 23. “脱缰之马”——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是产生癌症的病源,下列关于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B . 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变化 C . 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 D . 癌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
  • 24. 对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①②均表示细胞分裂 B . F属于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C . 根和血液分别属于C和E结构层次 D . B和D是组织,类型相同
  • 25. (2023·苏州) 下列人体结构与其主要构成组织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皮肤表皮——上皮组织 B . 心肌——肌肉组织 C . 脂肪组织——结缔组织 D . 韧带——神经组织
  • 26. 如图所示为人的造血干细胞产生不同类型血细胞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 )

    A . 细胞分裂 B . 细胞分化 C . 细胞生长 D . 细胞死亡
  • 27. 如图是动物体结构层次的流程图,其中1、2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过程1使细胞体积增大 B . 人体皮肤对应的结构层次是b C . 与动物相比,植物体缺少d这一结构层次 D .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28. (2023七上·紫金期末) 下列动、植物体的组织与功能相匹配的是(    )
    A . 输导组织——保护、分泌 B . 营养组织——储藏营养物质 C . 神经组织——分裂、分化形成其它组织 D . 结缔组织——收缩和舒张
  • 29. (2022·随县) 将零散的知识通过线索贯穿形成概念框架,利于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和整体地把握。下列概念框架图能准确反映人体各结构层次之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30. 大清早,妈妈买了一大篮蔬菜回来。其中属于绿色植物生殖器官的是( )
    A . 四季豆和马铃薯 B . 西红柿和南瓜 C . 青椒和大白菜 D . 葱和韭菜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无注明每空1分,共40分)
  • 31. 读图理解:如图甲图是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乙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请按照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方法步骤,将甲图中各步骤进行排序:。步骤A为了防止产生气泡,正确的操作方法:使盖玻片的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步骤B中滴加液体的作用:
    2. (2)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该同学的眼睛应该注视乙图的[]。同学用显微镜看到了如图丙所示的视野,为了使看到的细胞更大更清晰,需操作的显微镜结构是(填数字),若放大倍数是原来的2倍,在视野中能观察到个完整细胞。
    3. (3) 该同学根据观察绘制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图,并标注了各结构的名称,如图丁所示。老师看过后认为该同学绘制的细胞图有错误,请你指出来: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哪些结构?

  • 32. 实验探究:植物的叶片能够散失水分,进而可以影响周围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某生物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植被对环境湿度的影响”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成相关问题。提出的问题是:

    作出假设:不同植被对环境的湿度有影响。

    制订并实施计划:用干湿计在同一天的早晨、中午、傍晚三个时间段分别测量裸地、草坪、灌木丛的环境湿度(每次测量10分钟),每地测三个时间段,取平均值记录在表格中。

    时间

    ①裸地

    ②草坪

    ③灌木丛

    早晨

    68.2%

    72.8%

    81.3%

    中午

    18.5%

    27.2%

    48.7%

    傍晚

    44.2%

    55.6%

    66.7%

    平均值

    43.6%

    51.9%

    65.6%

    ①上述实测地点中,记录的(填“裸地”、“草坪”或“灌木丛”)组数据起着对照作用。

    ②此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填“湿度”、“地点”、“植被情况”或“时间”)。

    ③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悬挂在的位置。

    ④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时,对每个实测地点,要记录3个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①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

    ②早、中、晚不同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

    ③以上分析和表格记录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表达与交流:

    ①通过此探究可以证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②如果实验当天有雾,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影响。

  • 33. 资料分析: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为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蓝蓝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为蓝蓝所使用的紫色洋葱,显微镜及所绘的洋葱表皮细胞。请分析回答:

    1. (1) 甲图中洋葱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植物体。洋葱植物一共含有个器官。洋葱的根尖是观察细胞分裂的理想材料,因为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这属于植物的组织。
    2. (2) 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可用对标本进行染色处理。
    3. (3) 丙图中,[]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蓝蓝绘图时出现了失误,多画了,少画了
    4. (4) 蓝蓝看清物像后,把显微镜推移到同桌面前看,结果视野太暗。同桌要想看清物像,应进行的操作步骤是
  • 34. 综合应用:图示生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图一为桔子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图二为人体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一中a表示细胞的过程,图二中也是表示的这一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的增多。
    2. (2) 图一中的b与图二中的②表示细胞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图一中的丁在分类结构层次属于
    3. (3) 皮肤受伤后会流血,会疼痛,由此可见皮肤应该与图二中的同属于一个层次。
    4. (4) 剥掉桔皮的桔子容易腐烂,说明桔皮主要属于组织,桔子皮内和枯瓤外表上的白色筋络主要是组织,桔子瓣中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组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