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11-03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综合运用</b>
  • 1. 抄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上阕。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正确。题目写在最后一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摘自《

二、<b >基础积累与运用。(26分)</b>
  • 2. 周一,赵晓明要进行学校国旗下讲话的发言,主题为“重温革命岁月”。为了写好发言稿,他搜集了一些资料,其中有段话是“已经连续行军三天了,土路坎坷不平,战士们跟跄而颠踬地走着,脚步显得疲惫无力。”
    1. (1) 结合识字方法,你能猜到“踬”的读音是(    )
      A . peì B . zhì C . dào D .
    2. (2) 结合识字方法,通过语境,你推测“颠踬”的意思是(    )
      A . 歪歪扭扭 B . 曲折 C . 跌倒;被绊倒 D . 劳累
    3. (3) 在这个主题的发言稿中,他准备引用一些诗句名言作为开头,最适合引用的语句是(    )
      A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B .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C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D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3. 期末,赵晓明复习课文,在朗读文言文时,哪一个才正确(   )
    A . 蜀中/有杜处士  B . 一日曝/书画      C .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D .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 4. 他积累了一些名言诗句,想要赞颂从革命时期到现在的人物,但是都不完整请帮助他补充完整并把序号填人合适的人物后面。
    1. (1) 补充诗句。

      A.,万水千山只等闲。

      B.忘忧国。

      C.捐躯赴国难,

    2. (2) 按要求填空。

      ①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

      ②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

      ③社区人员、建筑工人、快递小哥在抗疫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 5. 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写好作文,赵晓明平时很注意收集资料。下面是赵晓明围绕“爱唠叨的奶奶”这个习作题目选的材料,最合适的一项是(   )

    ①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刻也不闲着。

    ②只要一吃饭,就会不停地提醒我不要挑食,什么菜都要吃。

    ③邻居遇到什么事,都爱来找奶奶帮忙。

    ④出门上学每天都会说同样的话“带好书包”“戴上电话手表”“走人行道”“慢一点”

    ⑤帮邻里调解家庭纠纷。

    A . ②⑤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⑤
  • 6. 学习了《书湖阴先生壁》,受到诗句语言特点的启发,他认为下面最适合做“凌云劲竹真君子”下联的一句是(   )
    A . 梅梢月斜人影孤 B . 空谷幽兰绝美人 C . 白雨跳珠乱入船 D . 野泉声人砚池中
  • 7. 他从王安石《伯牙)当中的诗句“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知道写的是的故事。后来,人们就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
  • 8. 学习完《书戴嵩画牛》一课,同桌问赵晓明,如果戴嵩在画牛时正好遇见牧童,牧童会怎么跟戴嵩说“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搞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这段话?
三、<b >阅读理解(41分)</b>
  • 9. 阅读理解。

    《竹节人》

    ㅤㅤ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ㅤㅤ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ㅤㅤ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ㅤㅤ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ㅤㅤ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ㅤㅤ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ㅤㅤ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又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ㅤㅤ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ㅤㅤ……

    ㅤㅤ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踩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1. (1) 想要了解怎样制作竹节人,应该细读片段中第自然段。根据这段介绍,知道了制作竹节人需要的材料工具有:
    2. (2) 制作方法:

      第一步: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作为竹节人的脑袋和身体,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第二步:

      第三步:

    3. (3) 从第10自然段的具体描述中可以感受到:
    4. (4) 读这个片段可以完成的阅读任务是(    )
      A . 体会玩竹节人给同学们带来的乐趣 B . 教会别人如何玩竹节人 C . 学习如何制做竹节人 D . 教别人做竹节人并体会玩的乐趣
    5. (5) 有人评价作者的语言风趣幽默,你同意吗?从文中举例说明。
  • 10. 阅读理解。

    1. (1) 张小铁踢足球扭伤了脚,担心骨折,来到医院挂号。挂的是科。
    2. (2) 医生检查后,建议张小铁拍X光片。医生开了检查单后,张小铁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
      A . 去拍X光片 B . 去挂号收费处交检查费 C . 取药
    3. (3) 张小铁该去哪儿拍X光片?(    )
      A . 门诊一楼 B . 病房大楼 C . 医技楼一楼
    4. (4) 张小铁拍完x光片,拿到片子后,需要去哪儿?(    )
      A . 回家 B . 取药 C . 返回医师诊室进一步诊断
    5. (5) 伤势不重,医生给张小铁开了处方。张小铁去挂号收费处交了医药费,接着需要做什么?(    )
      A . 取药 B . 住院 C . 回家
  • 11. 阅读理解

    A.在万国殡仪馆里,我和一些意外地来了.....友,过了四天严肃而悲痛的日子。灵堂中躺着那个老人(指鲁迅)。每天从早到晚,许许多多的人到这里来,一个一个地或者五六个人站成一排地向他致最深的敬礼。我站在旁边,我的眼睛把这一切全看进去了。

    一个秃顶的老人······

    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

    我所认识的一个杂志社的工友意外地来了······

    我还看见一个盲人······

    ——节选自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删改

    B.我当时不过是一个青年作家。我第一次编辑一套《文学丛刊》,见到先生向他约稿他一口答应,过两天就叫人带来口信,让我把他正在写作的短篇集《故事新编》收进去。《丛刊》第一集编成,出版社刊登广告介绍内容,最后附带一句:全书在春节前出齐。先生很快地把稿子送来了,他对人说:他们要赶时间,我不能耽误他们(大意)。其实那只是草写广告的人的一句空话,连我也不曾注意到。这说明先生对任何工作都很认真负责。我不能不想到自己工作的草率和粗心,我下决心要向先生学习,才发现不论是看一份校样,包封一本书刊,校阅一部文稿,编印一本画册,事无大小,不管是自己的事或者别人的事,先生一律认真他印书送人,自己设计封面,自己包封投邮,每一个过程都有他的心血。我暗中向他学习越学越是觉得难学。我通过几位朋友,更加了解先生的一些情况,了解越多我对先生的敬爱越深。我的思想、我的态度也在逐渐变化。我感党到所谓潜移跌化的力量了。

    ——节选自巴金《怀念鲁迅先生》有删改

    C.一份“什么年龄段用户更关注鲁迅”的调查表显示,24岁至30岁的年轻人占比最高达到44.95%。而一组关于鲁迅关注度最高的语录的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该调查显示,最受关注的5条鲁迅语录分别是-“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青年应当天真烂漫。"“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走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这些语录多数是励志类的,符合青年人的期待,因此很自然地受他们关注。不过,专家也特别说明,“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这句话,尽管网上标明作者是“鲁迅”,或出自《鲁迅杂文选》,但遍读《鲁迅全集》,没有找到这句话的出处。

    1. (1)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①巴金参加了鲁迅去世后的治丧事务。

      ②巴金觉得学习鲁迅很难学,无法再学。

      ③“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打”这句话出自《鲁迅杂文选》。

    2. (2) ①材料A虽然有删减但是从文段中能体会到。②材料C的主要意思是
    3. (3) ①材料B能通过关键句“”把握巴金要表达的主要观点。②联系材料B,说说你是怎么理解最后一句话“我感觉到潜移默化的力量了”的:
    4. (4) 材料A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其中“点”的描写省略了,请你根据文段情境选择文段中的任意一个人物进行“点”的补写。
四、<b >习作(30分)</b>
  • 12. 习作。

    在和家人、同学或朋友的相处中,你有过生气的经历吗?想一想当时的场量,用具体的

    事例,把你生气的情绪表达出来。

    ㅤㅤ要求:(1)围绕中心选择一两件事写清楚,注意事情写具体。(2)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细致描写,表现出真情实感。(3)从“准确”和“吸引人”的角度拟一个最好的题目。字数5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