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之中考真题随堂测(20)

更新时间:2023-10-24 浏览次数:55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镇江) 如图是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图。导致图中某一时段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激增的关键因素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 中国形成全方位外交布局
  • 2. (2023·大庆) 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这表明( ) 
    A . 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 B .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3. (2023·菏泽) 在某同学的电脑网页浏览记录中有“万隆会议”“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由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 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 B . 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C .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 . 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
  • 4. (2023·潍坊) 1972年2月的一天,北京市民目睹了一支由107辆车组成的车队驶过长安大街,他们见证了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是( )
    A . 周恩来出访印度 B . 中日建交 C . 尼克松访问中国 D . 中美建交
  • 5. (2023·雅安) 如图是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图(累计)。这反映了( )

    A .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 . 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 C . 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步加强 D . 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 6. (2023·通辽) 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取得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有关。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外交取得突破性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 第三世界的崛起 B . 国内局势稳定 C . 人民群众的愿望 D . 决策者的作用
  • 7. (2023·内江)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2758号决议。这一决议( )
    A .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 . 表明中日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 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 批准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8. (2023·抚顺) 《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吸收中国代表团的建议,形成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公报中这次”亚非会议”的举办城市是(  )
    A . 日内瓦 B . 万隆 C . 慕尼黑 D . 开罗
  • 9. (2023·营口)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到诸军兵种合成转变,武器装备不断向现代化迈进。下列事件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是( )
    A . 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B . 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C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 “辽宁舰”交接入列
  • 10. (2022·长春) 下图所示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 国际局势的渐趋平稳 B . 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C .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 . 美国战略部署的需求
  • 11. (2023·黑龙江) 20世纪50年代,在周恩来与印度、缅甸总理的积极倡导下,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求同存异 C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 . 多边外交
  • 12. (2023·广东)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两国的围棋交流,为缓解两国关系开启了大门:“篮球外交”推动了中菲共系的改善:中美间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与材料主题相一致的是( )
    A . “开展体育运动,为打败法西斯服务” B . “锻炼身体,保家卫国” C . “体育是外交先行官” D . “新北京,新奥运”
  • 13. (2023·广西) 2023年4月6日,沙特和伊朗两国外长在北京成功会晤,宣布恢复外交关系。长期断交的两个中东大国在中国的斡旋下握手言和。这表明新时代中国担当了( )
    A . 国际经济的推动者 B . 世界和平的维护者 C . 全球环境的保护者 D . 先进文化的引领者
  • 14. (2023·山西) 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 “美国人的巨大失败! "坦桑尼亚代表穿着“毛制服"与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这一历史画面的出现是因为( )
    A .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 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 15. (2023·滨州)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这反映了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
    A . 中苏同盟 B . 独立自主 C . 和平共处 D . 求同存异
  • 16. (2023·河北)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这段话是针对当时我国某方面政策作出的论述。“某方面”指的是( )
    A . 社会建设 B . 文化建设 C . 教育改革 D . 对外交往
  • 17. (2023·陕西) 下列属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④
  • 18. (2023·枣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选项属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的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 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 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 19. (2023·烟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改善了同美国的关系,也改善了同苏联的关系”。这此“改善”(    )
    A . 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 .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 推动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 贯彻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20. (2023·凉山) 1955年,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异。”这次会议是(   )
    A . 日内瓦会议 B . 万隆会议 C . 第26届联大 D . 亚信峰会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3·聊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材料二 2017年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决议,3月17日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3月23日首次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 (1) 图1所示乔冠华“仰天大笑”的原因是什么?图2所示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年?
    2. (2) 两则材料反映出中国国际影响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 22. (2023·张家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的列表(部分)

                                                                                                                                                                                       

    不平等条约名称

    主要内容(节选)

    对中国的重要影响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

    清政府赔款白银(③)两,分39年还清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九国公约》

    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材料二

     

     建国以来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变化柱状图

    材料 2023年4月6日,在中国积极斡旋下,中国、沙特和伊朗三国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这对中东宿敌正式复交。

    ——摘编自新华网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变化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推动七十年代我国出现建交高潮的重大外交事件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为建立公正、和平、包容、发展的国际新秩序,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贡献了哪些智慧和方案?(请举两例子以说明)
    4. (4) 综上所述,谈谈中国近现代史上外交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