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一...

更新时间:2023-12-05 浏览次数:3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 改革开放45年来,人民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巨变,是因为( )
    A . 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B . 改革开放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 C . 改革开放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 D . 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 2. 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中华大地在“历史的瞬间”翻天覆地、沧海桑田,即便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会想到这个古老的中国“史诗般的进步”。这改革开放( )
    A . 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B . 使中国跨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C .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D . 使中国成为影响世界的最重要力量
  • 3. (2023·齐齐哈尔) 党的二十大于2022年10月22日闭幕,新华社播发评论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 保障人民平均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B . 坚持同步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C .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D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消除地区差异
  • 4. 某社区居委会带领居民探索“七步议事”工作法(如下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实施民主管理,坚持依法行政 B . 发展基层民主,加强自我管理 C . 完善根本制度,拓宽民主渠道 D . 坚持协商民主,行使国家权力
  • 5. 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主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关于改革和创新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改革开放是创新的生命

    ③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 ④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下列能够体现我国积极应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做法是( )
    A . 节假日高速路拥堵 B .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C . 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就医难等问题 D . 我国科技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 7. (2023九上·吉林月考) 下列选项与如图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

    A . 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B . 要强化法治对道德文化的支撑作用 C . 要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D . 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 8. 广州市某校时政兴趣小组收集了如下新闻材料,现请你为其拟定一个共同的主题,其中最为贴切的是( )
    我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专任教师1880.36万人。
    A . 科教兴国 B . 人才强国 C . 科技进步 D . 创新驱动
  • 9. 针对小区没有非机动车停车位,需安装充电桩等事项,某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组成小区圆桌会,依托村民议事厅商议确定解决方案,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并及时向村民公开。通过这种方式,该村已有效解决村民身边的很多“关键小事”。该村( )

    ①全面推进政府政务公开,保障村民的知情权

    ②发挥了协商民主的优势,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

    ③村民通过小区圆桌会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的管理

    ④党支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新时代这十年,从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设立国家宪法日,到国歌法、国旗法、国徽法构成落实宪法规定的国家象征与标志重要制度;从通过新中国历史上首部民法典,到审议通过监察法、国家安全法、外商投资法等重要基础性法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这有利于( )

    ①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 ②落实严格执法,弘扬法治文化

    ③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④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11.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下列古语蕴含的道理与这一思想相一致的是( )

    ①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②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③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④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12. 出门前有专车等候、按按手机可以网络挂号、“机器人”扫地、擦玻璃……应运而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正在浸入我们的生活。这说明( )
    A . 创新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B . 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中心工作 C . 创新可以改变生活中的一切 D . 创新就是从无到有的创造
  • 13. 下列事例点评正确的有( )                                                                                                                                                                                   

    序号

    事例

    点评

    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王先生庄严地投出自己的一票

    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投票选举行使权利

    《反垄断法(修正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审议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

    小磊通过政府工作网站,反映学校周边红绿灯设置不合理,不久后问题得到回复并解决

    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居委会组织居民、私家车主等代表共同商讨、解决停车难问题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数实融合”点燃主火炬塔,献上了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点火仪式。数字火焰点亮时代,也燃烧在每个人的心间,真正展现“万里尚为邻”的友谊之情。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展现出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说明我国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②有利于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力

    ③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5. 从人民大会堂内人大代表的认真审议,到在家门口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再到网上公开征集法律草案意见建议……我国的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这说明我国( )

    ①公民的立法权得到切实保障 ②公民履行义务,参与民主决策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发扬人民民主,推进科学立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最近,AI(人工智能)翻唱在网络上爆红,最火的莫过于“AI孙燕姿”。但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AI孙燕姿”是否侵权?“AI孙燕姿”的作品有著作权吗?等等。随着AI盛行,如何尽快在法律层面制定相应规则并不断完善,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这要求在AI领域( )
    A . 强调严格执法,做到公正司法 B . 加快立法步伐,做到有法可依  C . 加强行业自律,做到全民守法  D . 践行公序良俗,做到良法善治
  • 17. 图示法可以有效梳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示关系的是( )

    A . ①法治 ②良法 ③善治 B . ①五位一体 ②社会建设 ③文化建设 C . ①基本权利 ②政治权利 ③人身自由 D . ①基本政治制度 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③村民说事制度
  • 18.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治国理政之理,下列“名言俗语”所蕴含的道理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不对应的是( )

    ①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科学立法

    ②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严格执法

    ③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公正司法

    ④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全民守法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③④
  • 19. 下列对新闻素材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曾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齐沙漠,经过近30年艰辛治理,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国家重视生态建设,把环境治理放在发展中心位置 B . 某老旧社区改造过程中,集结了专业的规划师、高校师生团队、社区居委会、业主、职能部门等多方共同参与,改造结果深受社区居民欢迎。——推进民主监督,改善人居环境,共建美好生活 C . 我国制定了《乡村振兴促进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搭建乡村振兴制度框架。——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公平正义 D . 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于8月20至27日在北京市通州区绿心森林公园举办,重点展示科技战疫、科技冬奥、第二次青藏科考以及北京市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 20.  2023年7月以来,华北、黄淮东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向险而行、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这一切都离不开的坚实保障(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基本政治制度 C .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D . 社会主义制度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上半年,广东GDP位居全国第一,达到59518.4亿元。珠三角核心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80.9%,东翼、西翼、北部生态发展区分别占6.2%、7.0%、5.9%。近年来,广东省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不断增强,但由于地方财力和历史欠账较多,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大;广东多数农村地区仍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民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和学习,与工业、服务业缺乏融合,很难再短时期内形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强劲动力。

    1. (1) 从材料可见广东的发展现状有“喜”也有“忧”,请你结合材料分别说明。
    2. (2) 结合材料,请你对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几点建议。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通过后,同学们查阅并展示了下列信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10月,党中央印发《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提出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调研和立法论证。草案出台前后,全国人大常委召开座谈会听取地方政府、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及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两次向人民群众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并根据意见建议完善草案。

    ·2023年4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1. (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的立法进程中你读出了什么?
    2. (2) 据此,小立感慨地说:“国家做到科学立法了,法治中国建设就能实现了。”请对小立的观点进行评析。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材料一:“中国心”,中国芯。2023年9月,华为一款新手机的突然发售引发全网围观。很多网友直呼其为“争气机”,因为这款手机搭载的芯片,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历经美国四年多的全方位极限打压,华为不但没有倒下,还在不断壮大,1万多个零部件已实现国产化。这意味着华为在高端智能手机领域不再受制于美国的芯片出口管制,为公司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华为突围,说明自主创新大有可为。科技自主自强,而今迈步从头越。华为能突围,和持续不断地搞研发有关。根据华为公布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华为研发费用达826.04亿元,同比增加35.41亿元,上年同期为790.63亿元。

    材料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国要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持续破解科技管理体制、科研经费管理体制、考核机制、科研激励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的难题,构建有利于科技人才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实现新的历史性突破和进步。

    1. (1)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在芯片研发领域取得成就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为什么要自主研发“中国芯”?
    3. (3) 站在时代的前列,我们青少年如何高唱“中国芯”的时代主旋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