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万州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

更新时间:2023-10-24 浏览次数:2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2高一上·荆州期末) 从考古发掘来看,新石器时代,我国家畜中数量最多的是猪,其次是牛、狗和羊,大汶口遗址发掘出的墓地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以猪殉葬。这可以作为证据说明新石器时代(   )
    A . 食物种类十分丰富 B . 人们过着定居农耕生活 C .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D . 小农经济模式已经萌生
  • 2. (2022高三上·稷山开学考) 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 )
    A . 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 B . 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 . 文明之初性别分工形成 D . 集体劳作正在瓦解
  • 3. 商周时期,锸、䦆类农具开沟起土较慢,农田垄与沟的宽度比约为1:2,沟宽垄窄;战国晚期,垄、沟宽度之比变为1:1;沟、垄宽度基本一致。这一变化表明战国晚期( ) 
    A . 生产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 . 集体劳作方式不断得到强化 C . 人地矛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D . 技术革新带动种植面积扩大
  • 4. 商周时期商业或手工业全都由官府垄断,即所谓“工商食官”“工商在官”。而到了春秋时期,在某些官府商业存在的同时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商人,同时一些商业发达城市兴起。上述变化( ) 
    A . 使区域之间的长途贩运非常繁荣 B . 有利于瓦解秩序森严的礼乐制度 C .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工业者地位 D . 促进新兴商业阶层地位持续走高
  • 5. 唐宋时期,城市居民户等的划分与缴纳房屋作为财产的税负有关,即房屋已经成了城市居民重要的财产收入来源。这反映了( ) 
    A . 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B . 城市居民负担沉重 C . 城市管理更加细化 D . 坊市制度已被打破
  • 6. (2022·全国甲卷) 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
    A . 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 . 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 . 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 . 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 7. (2022高二下·长春月考) 据方志记载,宋代湖州所辖乌程县震泽乡的南林村,又称南浔村,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聚落,随着当地草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渐完善而成长为经济镇市,“市井繁阜,商贾辐辏”,到南宋理宗淳柘年间,其获得官方认可升级为镇。从草市升级为镇的主要原因是(      )
    A . 政治时局的剧烈变迁 B . 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 C . 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 . 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 8. (2022·模拟) 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
    A . 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 B . 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 . 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 D . 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 9. 元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发达地带位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江浙地区、长江沿岸、大运河沿岸。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城市的布局发生激变,口岸城市及铁路沿线城市的迅速发展成为其主要特征。这一变化可能会导致(    )
    A . 我国城市交通体系的突变 B . 我国城市重心转移到我国南方 C . 列强入侵中国腹地更便利 D . 我国城市布局地域不平衡加剧
  • 10. (2021·全国乙卷) 16世纪起,英国国王将大量特许状授予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团体,成立特许公司。与此同时,欧洲许多国家掀起创办海外贸易特许公司的热潮。至18世纪末,特许公司数量已达数百个。这反映出该时期(   )
    A . 资本输出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 B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 . 划分势力范围成为列强争霸的焦点 D . 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
  • 11. (2022·杭州一模)  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岁花匠,每天可以买一个小麦面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1品脱啤酒、一些茶和糖。还可以 买一些之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工业革命导致工人工资水平低 B . 英国工人阶级的非理性消费 C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D . 英国是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
  • 12. (2022高一下·佳木斯期中) 1808年,一位英国人在印度孟买购买棉布时,惊讶地发现至少有一半产于英国,且价格比劳动力低廉的印度所产的便宜,而棉花却来自印度,这说明(    )
    A .   印度开启工业革命进程 B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 . 英国海上霸权初步确立 D . 机器化大生产更具竞争优势
  • 13. (2022·全国甲卷) 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
    A . 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B . 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C . 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 D .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
  • 14. 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农牧业,便造就了现代农牧业。它包括:普遍使用科学育种,水利、机井机器、动力、化肥,以及各种农药、除草剂、塑料地膜大棚、土壤改良、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等。由此可见,现代农业( ) 
    A . 提高科技含量是重要因素 B .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C . 完全以市场的发展为导向 D . 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 15. 爱因斯坦晚年写道:“光有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裕的生活,人类从象佛陀、摩西以及耶稣这样的伟人身上得到的教益,就我来说要比所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建设性的见解更为重要。”爱因斯坦此话的主旨是( ) 
    A . 现代科技是抵制宗教迷信的武器 B . 古人的智慧是崇尚道德 C . 具备高尚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前提 D . 反思科技对人类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节选)                                                                      

     

     项目 

     

     宋辽金元 

     

     明 

     

     清 

     

     统计年代(年) 

     

     1100 

     

     1600 

     

     1800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7.2 

     

     10.5 

     

     12.8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92 

     

     85 

     

     81 

     

     粮食亩产量(市斤) 

     

     140—180 

     

     255—270 

     

     300—330 

     

     全国人口(万人) 

     

     约12000 

     

     约20000 

     

     约30000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950 

     

     790 

     

     670 

     ——据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二:1953年,我国对粮食实行国家“统购统销”。1954年,国家征收粮食309.8亿斤,收购569.73亿斤,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1.98%,粮食库存量增加了51%,有效缓解了粮食问题。同年,美国联邦政府发布“粮食增产信贷法令”,发放信贷120亿美元。在消除贸易壁垒的历史趋势下,美国大幅降低粮食出口税,实行国家补贴以刺激农业生产。到1957年,美国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72%,主要出口日本、韩国、西欧等国家和地区。 

     ——据周立《美国的粮食政治与粮食武器》等 

     材料三: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世情、国情、农情、粮情出发,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前,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据国务院《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1100—1800年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特征。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美粮食政策存在差异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评价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17. 工业革命带来诸多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初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尽管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但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世界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我们已经看到,机器如何消灭了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协作和以手工业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由几排小屋围成的方形场地的中间,建起一座安装蒸汽机的所谓机器房,蒸汽机通过枢轴同各个小屋中的织机连接起来。在过程的性质并不是一开始就要求大规模生产的场合,那些最近几十年间新兴的工业,例如信封制造业、钢笔尖制造业等等,通常都是先经过手工业生产,然后经过工场手工业生产这些短暂的过渡阶段才达到工厂生产。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城市化初期,普遍存在对涌入城市的劳动力的残酷剥削,工人在恶劣环境里超时工作,没有社会保障。在汽车时代,治理交通拥堵及尾气排放成为英国城市面临的新挑战。过去两百年,英国工人待遇有了很大提高,英国社会福利体系逐步完善,例如英国1834颁布的新版《济贫法》,19世纪英国通过了《公共卫生法》,对城市建筑的配套卫生设施,做出了明确规定。19世纪后期,英国两次颁布《工人住宅法》,应对贫民窟问题,20世纪初基本解决了“城市病”。英国在城市化进程中,走过了对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摘自李亚丽《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借鉴》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其 

       地位变化的因素。 

    2. (2) 阅读材料二,指出“小屋”代表的生产组织形式,并结合所学分析其积极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解决“城市病”的举措,并分析其特点。 
  • 18. “哥伦布交换”是指植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或迁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 

     

     情况描述 

     

     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民族”大熔炉 

     

     据说,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殖民者卡布拉尔一行登上里约热内卢,考察了9天,留下2名死囚便离开,这两名死囚与当地印第安人结合,形成了最早的混血种人。至今,据巴西官方调查显示,国内人种占比情况大致为白人47.3%、混血43.1%、黑人7.6%、亚洲人2.1%,剩下的是幸存下来的印第安人。 

     

     海地的圣多明各 

     

     ——被灭绝的原住民 

     

     在圣多明各,欧洲人到来之前约有印第安人上百万,到1548年只剩下不到500人。据估计,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的100到150年间,80%-95%的美洲印第安人死于欧洲人带来的传染病。传染病的打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社会文化和凝聚力。很多幸存下来的印第安人开始认为,他们的守护神抛弃了自己,转而寻求欧洲人的保护并信奉了基督教。 

     

     福州 

     

     ——甘薯养活了更多中国人口 

     

     1593年,闽商陈振龙将已经从美洲传到吕宋岛的甘薯带回福州引种,被称赞为“嘉植传南亩,垂闽第一功”。甘薯的单产特别高,适应性很强,又“不与五谷争地”,于是得到迅速传播。1765年朝鲜从中国引进甘薯时即有诗云:“万历番茹始入闽,如今天下少饥人。”比甘薯晚些时候,马铃薯也循着海上丝绸之路登陆中国。此时的甘薯在新的外来户面前俨然已成本土之物。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体现的“哥伦布交换”进行合理的解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